一汽最大的本领:生存;最沉重的负担:责任;最宝贵的财富:人才------这是一个盛产物质和精神双重财富的地方
一个雄壮的名字——
第一汽车!
他的经历——负重
他的身体——坚韧
他的思想——智慧
他的深情——
用户的“第一伙伴!”
我们奉行第一汽车、第一伙伴的企业价值观。我们造车人要用汗水和智慧,让中国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的汽车。动居乐业。
我们奉行学习、创新、抗争、自强的企业精神。牢记“狮子和羚羊赛跑”的警示,坚信观念是生产力,观念是竞争力,苦练内功,做强自己。永求第一。
我们奉行用户第一的经营理念。践行“四W”,全力支持合作伙伴做大做强。以第一的质量造名牌汽车,把第一的服务送广大用户。以对用户的忠诚赢得忠诚用户。
我们奉行民族品牌、开放合作的发展理念。推动企业自主与合资合作的发展,比市场需求快一步,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
我们奉行质量是策划出来的产品品质理念。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控制和解决在设计、试制、生产过程中。不忽视每一个细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我们奉行从“0”和“1”做起的基础管理理念。善于把复杂的管理工作拆分成无数个“0”和“1”,有序组合,夯实基础。
我们奉行人赢则赢的人本理念。确信每个人的劳动都是企业必需的。诚实勤勉、爱岗敬业,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于企业发展之中。
我们建设具有良好社会形象高品位的企业。遵守法纪,参与社会政治、文化、公益等活动,促进人类文明。珍惜自然资源,追求人、车、社会和谐发展。
这就是我们一汽人的信念。
——摘自《第一汽车 第一伙伴》文化手册
在英语里,有一句俗语:“小即为美。”一汽的美,却在于它的博大。
1966年,支援二汽建设,一汽把全厂的干部、技术业务骨干,按照专业配套、政治力量、技术力量三个方面合理配置,分成三“堆”,由二汽任选一“堆”。全年共支援二汽技术业务骨干1539人,以后又抽调大批工人,总共支援了4200人。
1972年,一汽又将换代的产品移交二汽。
50多年来,人才不间断地从一汽流出去,像水一样撒向大地,财富不断地奉献给国家,一汽的创造之泉,越加具有活力,加倍地喷涌。
去年春天,记者去南方一家汽车厂采访,这家企业,不到3000人,却拥有规模生产能力,在其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各自独立的配套厂。这样的企业,怎么能不实现精益化生产!回到长春以后,记者对一位同行说,一汽,和人家比,是不是太笨重啦。当记者一次又一次接近今日一汽的时候,这种看法改变了。
由于采访工作,记者经常与《第一汽车集团报》一位部门负责人联系,每一次通电话,他都在忙,在制订计划、在印刷厂、在组稿子……后来,记者问该报总编李惠乐,那么忙,为何不多要一些人,李总编笑了笑说:“一汽,哪个部门都这么忙;数字化管理,每一个人都有忙不完的固定的工作。”这就是今日的一汽,就是拥有十几万员工的一汽!
数万人的大企业,大家沿着同一个目标,每一个人都忙碌着,这将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历史上,一汽拥有无数个第一,现在的市场,却充满着变数,一汽的每一种产品,都面临激烈的挑战,有国外的,有国内的,有“联合舰队”的。一汽总经理竺延风,常引用“狮子和羚羊赛跑”的警示。面对张着血盆大口的狮子,是生存的意志,让羚羊变得坚强有力。
一汽自比羚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第一不是谁给的,想永求第一,惟有长久地背水一战。
一汽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人事管理室负责人孙久文先生,向记者介绍,1998年,效益最不好,面临崩溃的边缘,次年,一汽进行三项制度改革,打破铁饭碗,竞聘上岗,做到机构能合能分,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岗位能上能下,硬是从死亡线上将“老”一汽拉了出来。这样的改革,在一般国有小企业都很难进行,但是,在一汽居然承受住了这一次剧痛。
改革开放以后,面对国内外双重竞争,经过了“手术”的一汽产销大幅上升,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实力的大型汽车集团。2001年,一汽产销40万辆,收入630亿,利润25亿;2002年,产销58万辆,收入840亿,利润45亿。人们记得,2004年,国内汽车企业面对多重压力:车价连续下跌、原材料涨价,据不完全统计,不下10余家整车企业亏损,一汽完成产销100万辆,收入1180亿,利润45亿。
深入一汽,会发现这里的变化是在悄然中进行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基地的建设。曾几何时一汽的竺总凭远见卓识意识到今天的市场情形,他说,明天(也就是现在)市场不会再“热”下去,我们得打进去100个亿。事实上,4个新的生产基地的落成,牢固地确立了一汽在新时期第一的地位。二是看不见、只能感觉得到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人才的成熟、产品后劲的增强,还有管理水平的飞跃。
长春的一位私营企业家,从国外考察回来,深有感触:我们和人家差就差在管理,技术没有什么,实在不行,引入也可以,管理却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得来的。开放的一汽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注重体系的建设,为了实现2009年产量200万辆(自主品牌100万辆)的目标,将复杂的事情分解成“0”和“1”,实行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所有的人,都成为这台大机器的一个环节,向着同一个目标,加速地有效地运转。竺延风说:100万辆不是干出来的,是管出来的,我们一方面要紧跟,一方面又要把拉下的课程补回来。
第一汽车的魅力在哪里,在产品——解放霸气十足,可以与世界级品牌比肩,有一句话:有路就有解放车;红旗做为名车,已为世界公认,有着一种王者的风范,在日本丰田汽车博物馆里,收藏着的惟一的一款中国品牌就是红旗;捷达把经济实惠带给大众;宝来在时尚的今天,满足了驾驶者个性化的需求;开迪引领全能,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奥迪尊贵大气,魅力四射……在人才——据了解,今日的中国汽车工业,找不到哪家汽车生产企业没有一汽的人,这些人是企业的决策者,或者是技术、管理上的骨干;在实力——去年产值列汽车行业之首。
第一是孤独的,第一永远处于危机之中,但一汽偏偏要做这个第一,要争这个第一。
本世纪,中国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整个汽车行业需要大量的人才,后来者自然把目光盯住“老大”。1999年到现在,长春举办了三届汽博会,每逢展会来临,不少企业参展的同时,还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交流活动,以及“地下活动”,目的是来一汽“挖人才。”
在一汽看来,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据了解,一汽高层次人才的评聘工作,已经开展了三期,给车、给车贴,享受高等待遇,目前,评聘了1293位,这些人才,起到了领军的作用,带出了一批好徒弟,成为各专业的拔尖人才。
有一位同行的爱人在一汽技术中心工作,以优惠的价格购买了一汽生产的车,每月享受可观的车贴、房贴,他说:这里有我的事业,工作环境好,技术、信息与国际接轨;有我的不错的生活条件,有车有房;有我的亲情,孩子老婆都在这里,根就落在一汽啦。
外面的诱惑有很多,留住人才靠什么?一汽做到四个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机制留人。人才,留是一方面,还要不断地“制造”人才,面对人才的流动,一位分厂的总工程师说:“一汽的人才是挖不尽的!”目前,一汽已拥有17937人的核心人才队伍。这个团队,是一汽的智慧之源。
汽车生产,自主开发最难,投资就像是泼出去的水,苗长了,没有白费,苗不长,泼了也就没了,当然,经验有了,可是,这值得么?
有着50年历史的一汽,上要孝敬父母,每年都要为国家创造利润,下要养活十几万职工、拉动数倍于十几万从业人员的相关行业。自主开发要花钱,是慢功夫,但一汽始终没有放弃,因为这是长子的责任,这也是长子的梦想。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说:“从世界汽车来看,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要想发展,必须拥有自己的民族品牌,也只有这样,才会真正起到汽车的拉动作用。”
开发解放卡车,一汽投入已达70多个亿,在技术中心,负责人李骏,通过自主开发使解放奥威卡车有了“中国心”。中国汽车发动机技术研究告别了依赖发达国家的历史,一步跨越了20年,差距缩短为零。翻开一汽卡车的产品目录,有500多个品种,自主开发每年要推出上百款新产品;一汽轿车的人说,自主一定要干,不干自主品牌,就不叫一汽轿车。
在一汽红旗全新的生产线旁,记者问一汽轿车的领导,先进的管理,我们默默地学习了三年,我们已经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线,我们拥有出色的员工队伍,我们还差在哪儿。这位领导回答,差在开发,差在一个自主生产体系的全面建立,已经付出太多太多,快啦快啦,黎明就要来了。据了解,一汽自主开发的红旗B级车,明年或者稍晚一些时间将上市,而一款D级车,将使今日红旗重返神坛……
一面是只要合资,财源广进;一面是自主开发,为了完成一个体系的建设,历经磨难,甚至要遭受种种误解。一汽的选择是开放式的自主开发。前段时间,网上讨论自主开发沸沸扬扬,一汽仍旧保持低调的沉默。
让中国汽车全方位地达到世界级水平,一汽在默默耕耘。
一汽的人谦虚地说:我们是拖泥带水往前跑,传统的弊端还存在,对于国际化机制的引入,心里没有底。从一个分厂到另一个分厂,从一个处室到另一个处室,记者感受到,今日的一汽可以用一个字描述:忙!一汽的一位部门领导,在非正式的采访中,对记者说:“如果说现在的发展战略有什么问题的话,我认为,步子有些快啦,长时间,队伍会吃不消的。竺总正努力建立一个体系,一个先进的体系,整个一汽就像一条先进的生产线一样。”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说:“他(竺总)能不快么,他不仅要让员工吃上饭,还要开上自己的车,就得快!”
一汽有一个目标:经营国际化。看一看现在的国际市场情况如何?
据《中国汽车报》报道,今年第一季度,美国通用公司亏损11亿美元,创下了该公司13年以来最大的亏损纪录。福特公司虽然整个季度公司获利12亿美元,但是利润同比下滑38%。戴-克集团营业利润下降59%,最赚钱的奔驰品牌自1993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赤字,亏损12.2亿美元。
“今天的底特律正处在悲惨的境地中,整个美国汽车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困境,这将会给整个美国带来巨大的创伤。”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杰拉尔德·梅尔教授发出这样的感叹。美国的经济学家分析,位于底特律的“三大”面临的挑战很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他们未来能否扭转颓势的关键。
三大公司尚如此窘困,刚刚进入世界汽车市场、永求第一的一汽,将要面对怎样严峻考验的挑战!
一汽的文化手册,已经形成一汽的文化。在记者看来,随着一个现代化体系的建立,一汽正在变成一个整体,一个环环相扣的造车机器。在新的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这台庞大的机器正开足马力,全速运转。
十几年深入一汽,以及近两个月集中的采访,记者感觉到今日一汽有“土”,大部分员工是长春人,有着敦厚朴实的性格,说话带着北方的乡音;有“洋”,正在形成一种现代化大生产的新思维;有骨气,自主开发,永不放弃,解放、红旗两面旗帜飘扬;有眼光,开放合作,目光望着世界;有“物质”,好多家庭拥有着自己的私家车;有“精神”,不管多难,也要永求第一;有历史,50多年,历经风风雨雨;有未来,新思维、新产品、新目标、新技术……
这就是今日的一汽!
(待续)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