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淘”二手靓车(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 07:40  东方网-文汇报

  经济实力有限、相信二手车保值或是对自己的驾驶技术十二分地没有信心,但却又整天心痒痒地想拥有一部自己车子的时候,买一部二手车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毕竟不同于新车,二手车交易不是凭一时冲动就可以搞定的。如何在茫茫车海中“淘”出一辆自己心爱并且质量可靠的靓车呢?

  讨价还价有口诀

  二手车价格的评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头痛的问题。很多消费者面对卖家的报价往往心中没底,价杀少了自己吃亏,价杀多了人家又不卖。到底有没有一个简单而且易掌握的估价公式呢?

  业内总结了一套不成文的简单估价公式,以此可以计算出一个二手车辆的基准价格,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车辆的“成色”,那也就八九不离十了。估价公式如下:

  二手车价值就是人们常说的设备残值,常用的计算办法是“54321法”,具体为:假如一部车有效寿命30万公里,将其分为5段,每段6万公里,每段价值依序为新车价的5/15、4/15、3/15、2/15、1/15。假设新车价10万元,已行驶12万公里,那么该车的价值大体是:10×(3+2+1)÷15=4万元。

  一般美、日、德产车的有效寿命都在30万公里左右,一辆车如果行驶里程超过30万公里,维修保养费可能比车本身价值还高。档次低的车,有效寿命可适当缩减。根据此法估价基本八九不离十,对新手尤其有用,买车基本亏不到哪里去。

  评估成色九标准

  二手车毕竟不是新车,对于车辆的过去你一无所知,但正如经验老到的神探可以通过对若干细微的蛛丝马迹观察,重组曾经发生过的案件。对于车辆的评估也是一样,只要你善于观察,车子的外伤甚至内伤统统逃不出你的眼睛。

  1、品牌——热门车或冷门车依市场行情加码或减码;2、车况——外观、内装、引擎、底盘、原漆五大要素一个不能少;3、保险——有否购买保险应算入车价;4、过户次数——次数越多车况越难预料;5、颜色——特别不畅销的或冷门的颜色可要求减价;6、配置——依加装配置价值及拆装难度决定加价多少;7、保养记录——有完整记录心中有底,并显示原车主比较细心;8、事故车——根据事故大小判断;9、新车调价、促销、改型——随时注意市场脉动,做相应价格调整。

  二手车试选六要素

  预约试车时,尽可能带上一些有丰富汽车经验和常识的朋友一起试车。如果没有这类朋友,唯有先放出风声让卖方知道你将带上一些专家试车,万一对方的旧车有问题,可能会知难而退。试车尽可能在大清早,并于停车场直接取车,因为旧车的毛病往往较容易在隔了一夜后完全冷却时被发现。而且日间试车,能清晰看见车身的损伤。试车时应该打开车窗,留心有没有一些不正常的噪音,最好选择途经一些较高的隔墙,以听听车底发出的回声。

  1、仔细核对证照。在买车的时候,对车主的身份证、车辆原始发货票、车辆购置附加费(税)证明、机动车行使证、养路费证明、年检证明及保险单等都要仔细看好,确保没有问题。假如证照不全,买车后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则会烦恼多多。这方面有很多前车之鉴,值得消费者借鉴。而发动机号、车架号更要核对好,这样才能确定车辆的身份,不会被糊弄。

  2、不要轻信里程表。为了卖出更高的价钱,把8万公里数的车调到3万公里是卖家们常用的伎俩。其实汽车里程只是判断车况的一个标准,而真实的车况通过检查发动机等实质部分都能了解到,里程表显示的数字并不是汽车价格的决定因素。因此不要把公里数过多放在心上。

  3、重新上漆要看到。看车身漆膜有无脱落,面部漆有无新印记,在排气管、镶条和窗子四周有无多余的喷漆,如有则证明该车经过翻新,可能车身有划痕、损坏,可以作为判断其新旧程度的标准之一。

  4、重点观察焊接点。车门、头、尾与车身之间的接缝应该平滑完整。如果主要的接缝处缝隙大小不一,线条弯曲,装饰条脱落或缺失,证明该车是事故车,经过整修或大修。有些翻修车水平较高,普通人看不出是否是原厂焊接或翻新的,可以请懂行的朋友或者维修技师来帮忙鉴定。

  5、车厢也要看仔细。观察座椅、地毯及其他车厢部分有没有不正常的铁锈或锈蚀。锈蚀严重的说明有可能车子是水泡过的。有些二手车商为了掩盖车厢内的问题,故意加上一些亮眼的装饰迷惑人。消费者一定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还要检查汽车的配置是否完整,工作是否正常。

  6、引擎性能很重要。重要的汽车性能主要还是引擎盖下面的东西,发动机工作是否正常、各油管、水管、线路是否老化,有无漏油漏水痕迹。不要以为里面干干净净就没有问题,越干净的发动机越是经过人工清理的。这些部位只要仔细检查,就能及时发现问题。

  小帖士:验车口诀

  绕车走一圈,看看各线条;

  打开前后盖,瞧瞧主副梁;

  左右两轮包,外加防火墙;

  地毯记看掀,玄机在里面;

  开关各车门,拉开水胶条;

  弯腰探车底,车顶别忘记。
  文/刘浪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二手车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