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适应消费者培育体系竞争力 通用模式中国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4日 08:30  经济观察报

  今年头两个月,上海通用的销量加起来才2.5万多辆,销量排名一度下滑,上海通用的竞争能力受到了挑战,有人甚至认为,它已经走过了在中国市场最辉煌的顶点,开始进入不可避免的衰落历程。

  “1、2月份,上海通用正在进行产品的调整,肯定会影响到销售,调整完成后估计销量会很快反弹。”一位分析人士认为,上海通用正在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做自我调整。果然,完成产品调整后,上海通用3月份就以2.53万辆的成绩拿下了销售冠军,接下来的4月份,上海通用以28083辆的销售数字,继续领跑车市。其中,雪佛兰景程上市仅7天就售出1967辆。作为一家不到10年历史的企业,上海通用汽车正在悄无声息地驶向中国汽车市场老大的位子。

  2004年,上海通用的销量超过了25万辆,同比增长25.3%,高于当年乘用车市场平均增速近一倍,上海通用的市场占有率从2003年的9.8%上升至10.7%。2005年初,上海通用推出了全新的雪佛兰品牌,至此,上海通用形成了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三大品牌,雪佛兰主打经济型车、别克是中高档车、凯迪拉克则瞄准了豪华车,它排出了国内汽车企业中,产品系列最全的阵容。

  了解和把握中国市场,建立一个适应中国商业环境的经营模式,对很多合资企业而言是一门很艰苦的功课。上海通用自投产以来,销售收入和利润都一直在增长。在为投资各方提供了丰富的利润回报的同时,上海通用已经找到了一个适合中国、也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适应中国消费者

  “消费者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我们就为他们提供什么,而不是让消费者来适应我们的产品。”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说,中国汽车市场在走向细分化的过程中创造了很多机会。

  上海通用对待每一款产品都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从中国市场需求出发,在通用汽车全球资源平台上挑选适合中国市场的车型,并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通过参与、主导产品设计以及逆向工程,对旗下每一款别克、雪佛兰产品进行了大量本地化的设计改进,使每一款产品不但符合中国用车环境,外形、内饰、配置等越来越满足中国用户的功能和审美需求,就连名字也极具中国特色。上海通用坚持并且大力推进“本土化”工作,从塑造融入中国文化理念的品牌,到产品的改进,都是为了适应中国市场,适应中国消费者。

  由于汽车产品涉及面广,开发周期长,静等市场变化就会陷入被动。因此,上海通用高度重视市场信息的采集,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预判,并将其纳入制度化轨道。上海通用深知,经销商在一线与客户接触,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最直接,上海通用通过对经销商的制度化管理,保持了信息渠道的畅通。经销商通过定期上门走访、电话联系、信函往来等方式与潜在消费者和现有用户沟通,并将结果反馈到上海通用,上海通用有专门的部门对各种信息进行汇总、归纳,定期提交报告,与相关部门进行交流、会商。

  培育体系竞争力

  “这是我们长期打造企业体系竞争力所积累能量的持续释放,” 对于销售数字的多年来的持续上升,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表示,取得这样的业绩,是“做长跑型选手”战略理念的成功,是市场对公司整个体系竞争能力的肯定。

  1999年,上海通用第一款产品——别克新世纪上市后,很受市场欢迎,但是很快,竞争对手也注意到了中高级轿车这个细分市场,并投入了竞争车型,刚刚打开一个口子的市场被迅速填平。而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兵”,要很快在产品方面具备突出的竞争力,显然不大现实。由于市场情况变化,2000年,上海通用一度陷入很被动的局面,面临很大的压力。

  正是由于这种压力,迫使上海通用对整个业务链的所有环节进行了反省,“怎么样能做到真正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也正是从那个时候我们下定决心,要整合整个业务链,并把它打造得非常有竞争力。”丁磊回忆起了上海通用创立之初的历史,确立体系竞争的策略是迫于当时的市场压力。

  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很长很宽,从产品的开发,零部件的采购,物流支持,然后到制造、营销、服务,服务的领域也很广,包括信贷、租赁、二手车。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上海通用一直致力于把主要环节的竞争力同步发展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合力。

  “在业务链的各个重要环节上,包括工程开发、制造、采购、营销、资本运作,我们始终把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同行业,作为我们的参照系统。”丁磊说。上海通用在提升自身制造水平的同时,一直非常重视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水平。

  对于一个汽车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以整车制造为龙头向上下游两端延伸,形成拉动和辐射相关行业的效应,充其量就是个组装厂。上海通用目前在全国拥有150多家直接生产物料供应商,上千家非直接生产物料供应商,近500家签约经销商和售后服务中心,“我们要像齿轮一样,对产业链起到驱动作用。”

  -本报记者 李毅明 上海报道

(编辑:李颜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