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5年以来,“降价”并没有像预料的那样成为车市的主角,而“服务”却成为真正的主角,一场以服务为目标的“新战役”在车市逐渐打响。
今年年初,各汽车厂商就推出各式各样维修检测服务,“五一”前后的入夏检测服务更是愈演愈烈。北京吉普、梅赛德斯-奔驰、上海通用、海南马自达等厂商都精心策划推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活动。
服务也是产品
相对于降价,服务的好处要大得多:一方面可促进销售,另外一方面还可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欧美发达国家更是流传着“服务也是产品”的口号。服务对销售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北京吉普、上海通用和北京现代等通过在服务领域的大力投入而喜获丰收,就是最好的说明。
近5年来,我国汽车制造业以平均24.5%的速度高速增长,私家车的保有量增长很快,到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600万辆,与之配套的汽车售后市场也将成为一个庞大的“黄金”市场。据估算,今年我国汽车市场,仅汽车用品行业产值预计可达420亿元,维修行业产值达400亿元。美国汽车服务行业流传这么一句话:“只要有1美元的车在路上跑,那它就会牵扯出至少8美元的汽车售后服务!”
做好并非易事
做好服务并非易事,要想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并在服务战中胜出,更是需要极大的努力。随着国内汽车市场日趋理性化,消费者对汽车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可以说,服务战的成功与否成了2005年汽车市场胜败的关键,众汽车厂家也在服务上投入了更多的筹码。
当然,在众多厂商当中也不乏成功的先行者,他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提示。北京吉普自2003年举办了首届以“Friend”为服务品牌的“冬友会”以来,围绕着“Friend”服务品牌宗旨不断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改进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并举行“冬友会”、“夏友会”和“8万公里保修”等一系列服务活动。奔驰着力打造“星徽理念”,上海通用力推“别克关怀”,海南马自达则推出了“四季关怀”。
业内人士指出,从消费者切实需要出发的品牌式服务,一方面预示着厂家对此重视程度,同时也标志着服务质量的保证。 记者鞠艺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