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发改委干预油价“市场化”有无道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7日 09:07  中国经济时报

  时报时评徐冰

  市场化,是经济改革的一个宏大的目标。而干预市场化改革,在目前的语境下,显然也是一个同样宏大的吓人的帽子。

  24日零时起,国家发改委下调了国内汽油零售中准价。但是这次价格下调的时机却引起了包括石油公司、能源专家、行业分析师在内的诸多质疑,称此次调价与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市场化方向背道而驰。

  理由是,尽管国际油价近期有所下降,但相对来讲仍然处于高位。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相比国际价格,还是比较低。中国自身的石油供应不足,在国际油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应该抑制消费,而不是鼓励消费。

  冷不丁一看,这些话很有道理。可再一琢磨,却总感觉有那么点不对头:让大家少消费点是对的,但是否油价一调低,消费者就认为油真是很便宜,就受到了“鼓励”而拼命消费?或者说,是否一定要等到国内油价和国际差不多了,才需要“鼓励”?

  必须看到,与专家的忧虑截然相反的是,普通消费者对下调油价给予了热情支持,不仅支持,他们还抱怨下调得少。笔者就是“热情支持”者之一,笔者同时还认为,这次调价的“时机”很对。

  这是自2003年7月以来,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首次下调。——许多报道中,几乎都出现了这样的话,读来别有滋味。每次上调油价的时候,都在强调国际油价上涨,都在强调与国际接轨,也都在强调是在走市场化之路。可消费者抱怨的是,国际油价上涨了国内也上涨,是在走市场化的路子,但国际油价下跌时国内却为何总是不动?这时怎么就不强调走市场化路子了?

  走市场化道路,任何人都不会反对。可对国家发改委下调油价,笔者虽然完全赞同,但同时并不认为发改委是在与国际接轨。我更愿意相信,发改委更多的是在顾虑国内消费者的承受力以及舆论议论——总是上调,还总是强调走市场化,小小地下调一次,怎么说也是一个姿态吧?正是基于此,笔者认为发改委选择的“时机”没有错——在国内几个石油巨头连国家战略储备都难以保证的情况下,依靠他们搞不断上调价格的“市场化”,次数一多,实在不好交代。

  当然,这样说并不否认发改委的市场化取向,而从理论上,那些质疑发改委此次调价与市场化方向背道而驰的观点也不是毫无道理。那为何既认为专家的观点不是毫无道理同时又总感觉有那么点不对头?为何既对发改委调价完全赞同,同时又认为它不是在与国际接轨?

  原因自然是:国际的市场化和国内的市场化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虽然已经置身于国际市场化的大环境,但具体到国内,还是要考虑到有特色的社会的事应该时刻看到它的特色。

  就油价来说,不能无视国内的消费能力与国际上毕竟存在巨大差距。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很大,可国内人民币的购买力和美元是一回事吗?在目前的收入水准下,能要求国内的消费者去“享受”国际市场化的价格?单单从这里看,质疑发改委此次调价与市场化方向背道而驰的观点就站不住脚。当然,笔者认同“尽管国际油价近期有所下降,但相对来讲仍然处于高位”,同时也认同,就算是国内油价再次上调,与国际相比仍然较低,笔者甚至倾向于相信,一旦真的国内成品油市场实现了充分竞争,在国际油价的比照下,国内油价说不准会涨。但这些认识,并不能成为质疑发改委下调油价的依据,更不能由此就说发改委的举措是与市场化背道而驰。虽然目前国内油价的“市场价”并不是真实的市场价,却毕竟考虑到了公众的承受能力——尽管可以认为发改委在市场化改革上步子慢,但在成品油市场尚是一个垄断市场并且是国家垄断的情况下,发改委这样干预市场的做法却恰恰符合市场要求。

  我们支持发改委大力推行市场化改革,并且希望力度和步子更大一些。但这种支持的前提是尽快打破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垄断,垄断不除,就谈不上真正的“市场化”;其次,任何“市场化”都不能不考虑国内的承受能力。无视这点,如果再加上国家强力,那同样也不是什么“市场化”,而是国家盘剥。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