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们都好像把发展自主品牌的希望更多寄托在本土整车企业身上,但却忽视了每一辆汽车都是由成千上万的零部件组装而成。
放眼国际上各个汽车生产强国,无不拥有多个著名的原装部件第一梯队供应商,诸如美国的德尔福、 伟世通、纳铁福传动、江森控制系统、PPG涂料,日本的富士通、雅马哈、 爱信精机,德国的ZF变速箱、汉高密封材料、萨克斯制动系统,法国的法雷奥、米其林,瑞典的奥托利夫,英国的皮尔金顿等等不胜枚举。它们不仅为本国的整车生产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在国际市场上纵横捭阖,互相渗透、合作和竞争,使得汽车产业的发展日臻完善。
但在中国大陆,这些随着整车厂进入的跨国零部件巨头们却很有默契地建构起一道铜墙铁壁墙。目前绝大部分中国本土的独立的零部件制造商只能达到第二梯队的地位,为这些巨头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提供一部分零件。而这样的后果只能是,整个部件总成的设计能力被这些巨头们所垄断。
一个整车厂在开发新车时,从设计开始必须与第一梯队的供应商保持基本同步,这样可以在越来越短的开发周期内尽可能地杜绝设计带来的缺陷,确保各个系统、部件之间的良好衔接配合。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厂家如果要开发自己的新车,很大程度上就必须依赖这些国外品牌的部件供应商。如果这个供应商被国外整车厂家所钳制比如爱信精机对于日本丰田,或者本来就是子公司和母公司的关系(比如德尔福对于美国通用,伟世通对于美国福特),那么后果将会是很严重的。
奇瑞的遭遇其实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当初奇瑞风云上市,大众的原厂供应商就受到了合作伙伴的制约。而后QQ的上市,通用的供应商也是如此。QQ的传动半轴曾有极个别断裂的事故,据说原装产品来自某本土厂商;而众所周知的是,QQ最可靠的货源应该是上海纳铁福GKN传动轴有限公司,但问题是奇瑞的采购量能够牵制住GKN吗?
由此看来,发展我国自主品牌除了需要本土整车厂商自强之外,当务之急更要培育一批自主独立的高水平零部件供应商作为配套,打破国外巨头们的铁壁。
刘春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