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淮差异化战略阔步海外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1日 09:37  中国经济时报

  年初至今,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步伐显得比以往更加轻盈。

  民族汽车工业的标杆之一江淮汽车的出口表现一向颇为惹眼,记者日前获悉,这家本土企业已经制定了“全向”的市场战略:稳步立足国内,全面迈向国际市场。董事长左延安把江淮汽车国际化的举措称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巨人同行”。

  实际上,江淮汽车从1990年就开始尝试进军海外,经过15年的摸爬滚打,出口业务已走上了持续增长的轨道,轻卡出口总数突破了13000辆大关。

  适用客户为先导拓展海外市场

  今年一季度,江淮轻卡出口超过2000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00%。去年,江淮汽车共出口JAC系列轻卡3000多辆,预计今年的出口量将超过去年的两倍。2004年,江淮轻卡出口创汇1800万美元,今年一季度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0%以上。

  江淮汽车的各类产品都有出口,从卡车、客车底盘到客车,每一个系列的产品都有不错的表现,而轻卡的出口势头更为迅猛。

  江淮汽车销售公司海外营业部经理张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江淮轻卡已经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并形成JAC轻卡稳定的出口市场,这些国家每年的销售量都有较大的增长。

  江淮汽车公司针对出口业务,做了很多独创性的工作。

  张鹏告诉记者,江淮汽车在品质方面的表现是立足海外市场的基础。另外,公司还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生产最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这种随着市场需求而改进生产的政策得到了很多国家市场的认可。

  江淮轻卡产品虽然拥有不同系列的多个品种,但是江淮在将其推向海外市场时还是非常慎重的,因为在和消费者的初次接触中,产品品质不但决定了能否为客户创造价值,而且还承载着企业的品牌,而对品牌的认可是一家企业打开当地市场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做好产品品质之外,江淮汽车对当地经销商的选择也是非常慎重的,据张鹏介绍,目前和江淮合作的经销商在当地都是有很强实力的,并且有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力,这一点是江淮汽车公司最为看重的。对于轻卡消费者来讲,品质和服务是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经销商的服务能力强将有效弥补公司远离消费市场造成的沟通障碍。

  在国外积极铺建生产基地也是江淮着力控制出口成本,提升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江淮已在海外建立了3个轻卡生产基地,以输出人力资本和技术为主。

  张鹏表示,实践证明公司坚持“品质为先、塑造品牌”的路线是正确的。他举例说,2002年的时候,在某个海外市场只有江淮一家轻卡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到了2005年已经出现了15家竞争对手,虽然竞争加剧了,但是江淮轻卡的销量反而呈现出增长的态势。

  寻找核心竞争力

  随着入世的不断深入,中国汽车产业逐渐和国际接轨,这给中国民族汽车产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机会。

  江淮汽车销售公司王保清副总经理告诉记者,和世界其他汽车大国相比,中国轻型卡车的制造成本是比较低廉的。形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两个原因:劳动力成本相对廉价;零部件厂商数量众多导致配件产品相对过剩价格下降,从而降低了整车生产成本。同时,王保清特别强调,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不等于产品质量也相对较低,中国的轻卡制造商有着多年的生产经验,除了个别尖端产品之外,中国生产的卡车并不逊色于其他国家的产品。

  特殊的国情使中国轻卡的价格要低于国际水平,这是优势所在,然而若没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市场的风向随时会变换。王保清坦承,中国轻卡企业目前还不具备有真正竞争力的研发能力,这将是中国轻卡企业在未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中国轻卡能否长久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专家认为,尽管中国轻卡企业在某些核心技术方面还落后于日、美等强国,但是这并不影响中国轻卡在海外市场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要对市场有足够清晰的认识,就能够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

  在“国内市场国际化”扩张的同时,“国际市场国内化”的趋势也越发明朗,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走向世界,逐渐形成了中国汽车的“集团军”作战的场面,因此国际竞争也出现了国内化的趋势。因此,“性价比”不再是惟一优势,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情况下,谁能最先挖掘差异化竞争潜力,最先培养起市场对品牌的忠诚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报记者 刘春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