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原材料价格上涨、整车价格下降,双重的压力在2005年仍然继续,成为零部件供应商面临的主要问题。东风汽车有限公司零部件事业部在面临这些压力的同时,还面临着其他一些企业没有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对东风零部件的现在和未来发展提出了挑战。
在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就东风有限零部件的未来发展问题,记者采访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绍烛。
战略思想应时而变,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技术
“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正在对原来的战略进行重新梳理,7月份会公布一个新发展战略。”在李绍烛看来,目前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外部环境的变化。“WTO对中国的影响刚刚开始显现,去年全球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油价波动,这些现象在中国市场上都有反映。”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的制造业也快速发展,李绍烛认为,这是中国在市场和资源管理成本上的比较优势使然。“中国正在向全球卖廉价的资源,而资源日益稀缺,涨价就是必然。这对制造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企业一定要从资源依赖型转变为技术依赖型。中国制造业必须要走新兴工业发展之路。”
李绍烛表示,环境的变化决定了企业战略思想的变化。东风零部件事业部在今后的发展中将重视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自主与发展。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概念,还包括管理、商业模式等其他内容。其次是一定要融入全球化,在全球化中参与竞争和合作。第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有完整的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第四是企业要承担对股东、对客户、对员工、对社会及对国家的责任。
李绍烛还特别提到了技术的问题。“零部件与汽车一样,不能回避技术的问题。”他认为,目前国内技术稀缺,企业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提高技术,即花钱买技术、通过中国特色的合资合作学技术、自我积累。
2003年以后,东风有限零部件事业部旗下的部分子公司先后与美国伟世通、德国贝洱、美国德纳成立了合资子公司。对此,李绍烛表示,零部件子公司要做强主营业务,加强专业化。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他们不排除参与国际合资合作的可能。
“合资将不再是工厂的概念,而包括研发、制造等。合资企业成为某个集团的一个分支机构,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但合资企业的研发中心一定要争气,要在这个环节积累东西,完成本土化的吸收。”他说。
走出集团保护阴影,争取多为乘用车配套
东风有限零部件事业部旗下共有19个子公司,但像东风车桥、东风散热器这样的零部件企业多为集团内部供货,尤其是向商用车供货。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个集团保护的概念。
对此,李绍烛坦言,同在一个集团的内部,没有保护是不可能的。但保护要有度,过度保护不现实,不保护也行不通。“今后,东风零部件事业部要争取做到以独立供应商的身份面对市场与客户。”
他说:“现在,对东风有限内部销售的价格高于对外销售的价格,这种情况非常不好。今后,我们要将‘内价’低于‘外价’,从内部得到的收益率将低于从外部得到的收益率。在一个集团内,东风零部件不希望赚内部太多的钱,而是要按市场定价。有了这种压力,东风零部件才能走出去。”
李绍烛称,目前,在东风零部件的供应体系中,乘用车的比例虽不断增长,但还是不高,以前是3%-5%,现在达到7%-8%。他表示,随着战略的变化,以后给乘用车配套的比例会大幅上升。
2004年,东风零部件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但盈利状况并不好。“零部件企业要采取技术降成本的方法,以此为切入点,发挥技术的作用,这样能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依赖型转变,同时将无效益不赚钱的业务进行重新调整。”李绍烛表示。
积极参与整车开发,从OEM向OED转变
目前,国际上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即零部件企业参与到整车开发的过程中,与整车企业同步开发。在这种趋势下,有时零部件企业甚至要先于整车企业进行技术开发。
李绍烛认为,零部件提前参与整车开发,这是一种趋势。东风有限旗下的零部件公司,要从OEM(原厂设备供应商)的角色向OED(原厂设备开发商)转变,形成一个做市场的概念。这样,才能抢占市场先机,争取主动权,同时提高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
李绍烛还表示,东风零部件子公司应该有危机感。“外部的供应商已经进来了,在与我们竞争。所以,我们要尽快掌握整车的研发信息,积极努力,早作准备。”本报记者 方笑菊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