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研究所 赵雪桂
2005年汽车政策环境总体继续趋严,预计汽车能源政策、技术政策、流通政策将成为关注的焦点。
燃油税何时出台?
中国能源紧张,新增石油需求与日益高涨的汽车消费有关。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1年,全部汽车消耗汽油3589万吨,约占当年国产汽油的87%;全部汽车消耗柴油1451万吨,约占当年国产柴油的21%。中国“重化经济”的提速,制造部门对石油的需求也大增,国产石油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近年石油进口迅速增加,石油对外依存度迅速上升(2002年升至32.8%),中国能源的供应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燃油税政策”出台与否最能牵动车市及相关产业神经。笔者认为,从中国能源紧张及中国汽车油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实看,尽早推出燃油税,并修改燃油税替代养路费的设计初衷,应是政府的理性选择。
至于征收时机,笔者认为:油价回调之机、CPI微降时、中央和地方对柴油税分成比例初定时、中央对农民使用柴油的补贴政策确定时,就是“燃油税政策”出台的最佳时机。不久前财政部综合司某官员发表评论说,“燃油税涉及到中央和地方、交通系统和税务系统各个利益主体的均衡问题,有负担主体也有管理主体的问题。管理是各个部门的问题,负担主体就是农民、渔民等其他消费者怎么补偿的问题。养路费属于地方政府收入,税收则中央占大头。从养路费到燃油税的转变,意味着征收管理单位将从目前各地政府管辖的公路交管部门移交到各地税务局。在如此复杂的利益主体博弈之下,油价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但不是全部的关键因素。”
燃油税征收的原则是取代养路费。但从政府主流研究结构的近期舆论导向看,有很大变化:起征时,燃油税支出等于养路费支出;起征后,不断提高燃油税比例,最终将远远高于养路费支出。
如果燃油税设计原则变更成为现实,这暗示着中国汽车税率方面会发生根本性变革,将从购置阶段征税改为使用阶段征税。如果政府提高燃油税比例时,未取消或降低购置阶段税收(消费税、增值税、购置税),其政府政策执行的最终效果是“阶段性抑止私车消费”。
如果开征燃油税,业内对起征税率的普遍预测是:起征比例为30%,最终将提高到日本水平至120%。
如果燃油税政策出台,重卡、大客将因相对的燃油经济性而受益;柴油发动机及其配件行业发展也面临提速可能;乘用车私人消费一定程度受到能源政策的遏制。
需要强调的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有望成为政府在高油价、交通紧张时代的重要“相机选择”;逐步推广柴油车将成为政府发展“节能经济”的中长期选择。
消费税是否调整?
业内普遍传闻消费税即将调整:税率从目前的3%、5%、8%即将调整至1%、3%、5%、8%、10%,其中,1.0 L以下,税率从3%降至1%;3.0 L以上,税率从8%上升至10%。
如果消费税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排量轿车的消费,限制大排量轿车、SUV的消费。
公车改革力度有多大?
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在不断指责公车私用、隐形浪费严重、相关国家财政支出负担沉重;而近期北京郊县、四川、江苏等地的政府、国有企业的公务车改革已开始低调进行。
公车改革是必然之势,而油价上涨、燃油税择机推出,将加快公车改革力度。2005年公车改革的力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私车消费的升降走势。
表1:已获悉的2005年政策影响分析
政策 |
出台/执行时间 |
主要内容 |
影响 |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
规划至2020年 |
提出2010年汽车节能目标:8.2-6.7升/百公里(2000年该指标值为9.5)。通过加快发展柴油车等车辆、强制提高机动车燃油经济性、发展公共交通等方式节约能源。暗示“考虑出台燃油税政策”。 |
能源政策导向将对未来中国汽车产品结构、汽车消费产生深层次影响,预计燃油税等相关配套政策相继出台。 |
继续履行WTO承诺 |
2005/1/1执行 |
配额取消,实施“自动进口许可证签发管理”,落地征税;关税进一步下调,其中轿车关税从34%-38%下调至30% |
进口车冲击有限。但如果人民币升值,将使豪华及高档车进口倾向显著上升。 |
《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 |
2005/1/1执行 |
禁止KD、SKD方式组装汽车,并对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产品按整车税率征税。 |
新车上市当年,进口成本总体攀升。如果人民币升值,一定程度抵消按整车征税对新车进口成本的上涨压力。 |
《关于降低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的意见》 |
2005/1/1执行 |
10~15吨(四类车)道路通行费降20%,15吨(五类车)以上重卡降30% |
促使物流用重卡(牵引车等)消费升温。 |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 |
2005/7/1执行 |
2008年乘用车的油耗量能将比目前水平降低15%左右。 |
车型油耗水平下降;生产企业研发、引进成本有显著上升;不合格的生产商库存将在2005年上半年集中抛向市场;消费者注重燃油经济性,日韩车相对于欧美车更易被消费者选择,两箱车逐渐受到重视。 |
《家用汽车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
在质检总局网站上“征求意见”2004/12/30 |
俗称“三包制度”,规定整车、主要总成三包期限及内容。 |
与“召回”制度互相呼应,解决“非系统性”缺陷;增加汽车厂商服务成本。 |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 |
2005/4/1执行 |
自2005年4月1日起,乘用车应当实行品牌销售和服务;自2006年12月1日起,所有汽车应当实行品牌销售和服务。 |
虽有商务部人士近期表示,品牌销售不等于品牌专卖,只要是厂家授权的经销商即可,不一定具备4S店资格。但我们依然认为,这仍造成众多的中小经销商出局,并使这部分经销商库存迅速抛向市场,一定程度造成车市的价格动荡。另外,如果进口车和国产车同时授权给一家总经销,将形成实事上的“并网”。 |
《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 |
“征求意见”状态 |
略 |
二手车流通将在规范中发展。 |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
图1:不同经济体机动车油耗水平比较(2004)
资料来源:发改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注:假设中国油耗水平为1。)
图2:不同经济体燃油税率比较(2004)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
表
2:2001年10月15日各国汽油零售价对比
国家 |
英国 |
意大利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中国北京 |
汽油价格($/gallon) |
4.13 |
3.52 |
3.45 |
3.33 |
1.50 |
1.33 |
资料来源: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注:中国汽油零售价不含燃油税。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