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式混合动力车殊途意欲同归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 10:08  中国汽车报

  本报记者 王 冀

  当丰田本田公司的混合动力车型在美国一步步取得成功后,美国三大再也无法忽视这一市场了。但在怎样推进混合动力车型商业化的进程中,通用克莱斯勒选择了合作,福特则想单干。

  压力促使美国三大

  加速混合动力车研究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正面对着日本对手丰田和本田公司施加的巨大竞争压力。

  4月15日,丰田推出了混合动力款的雷克萨斯RX 400h;6月还将推出混合动力款的Highlander。不仅如此,丰田公司计划Prius今年在北美市场的销量至少将达10万辆,比去年增加一倍。本田也相继在美国推出了Insight、思域和雅阁的混合动力车型。

  市场是无情的,三大公司错误地判断了消费者对油电混合动力车的需求。两家日本公司预计今年将在美国市场销售20万辆油电混合动力车。相对地,三大今年大约只能够售出2.2万辆混合动力车,其中有2万辆将是混合动力款的福特Escape。

  除了产量,三大推出的车型技术含量也相对较低。目前只有福特Escape是完全意义上的混合动力——既能够用电动机又能用发动机驱动车辆;通用雪佛兰的Silverado、GMC Sierra皮卡和克莱斯勒道奇皮卡的动力系统中的发电机只起辅助性作用,不能单独驱动车辆。

  面对来自环保人士的批评和市场的巨大压力,三大公司纷纷加快了各自混合动力车型研究的步伐。福特公司正大跨步地推进自己的计划。而通用正在和克莱斯勒联手研发混合动力系统。如果他们能够在市场上成功,三大公司就能够有效地缩短与丰田和本田的差距。

  福特希望不再赔本赚吆喝

  作为三大公司中惟一能提供完全混合动力车的福特公司,计划在2007年推出多款混合动力车型,扩展自己的产品系列。

  在谈到混合动力技术时,福特动力部门的副总裁Szczupak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未来科技。虽然相对于销量,我们花费的时间目前是不成比例的,但考虑到它是一个重要的新兴技术,我们需要推动它向前。”

  不过,福特公司并没有给出它未来的混合动力车型详细的发展计划。目前有消息称,福特公司推出的混合动力车型包括水星品牌的Milan和Mariner及马自达品牌的Tribute等SUV。Szczupak暗示,福特主打的有可能是某一细分市场的小批量车型。

  丰田和本田公司宣传自己的混合动力车是赢利的,但考虑到高额成本的电池组、专利技术上的投入和偏低的销量,许多工程师和分析人士并不相信他们的说法。福特承认投放的混合动力款Escape并不能给公司带来利润,但Szczupak希望努力使它变成公司的赢利点之一。

  通用、克莱斯勒联手求量

  与福特不同,通用公司的目标是必须从混合动力车中获利,该公司认为获利的关键在于提高产量。通用公司动力系统的副总裁托马斯·斯蒂芬认为,要想获利,年销量要超过10万辆才行。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应用最先进的技术,提供更高的功率、扭矩和更好的燃油经济性能。”斯蒂芬表示,“但这还不够。我们需要那些能带来高产量的尖端技术。如果量上不去,是不可能真正为环境做什么事儿的。”

  通用和戴-克在去年年底就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分担发展混合动力技术所需的费用,并生产一种可以供两家公司使用的混合动力系统。

  通用和克莱斯勒计划使用他们在卡车领域共同发展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他们表示这种系统能降低油耗25%,同时还能提高加速能力。

  斯蒂芬称,双电机系统是使用一对电动机来驱动车辆。一个用于低速状态,如起步-停车的城市交通,而另一个则用于高速运行状态。

  “这种技术并不是一种折中”,斯蒂芬说道:“这通常意味着如果你想要更好的性能,你就得不到好的燃油经济性,反之亦然。”

  按计划,到2007年底,通用会推出混合动力款的雪佛兰Tahoe和GMC Yukon。如果双电机系统真的有效,即使是通用最大型的SUV,在市区内和高速状态的油耗将达到24公里/加仑。

  克莱斯勒动力产品部门副总裁鲍勃说,他现在正致力于让2008款道奇Durango能使用混合动力系统。他表示,让双电机系统准时投入使用是个艰巨的工作,但两家公司的技术人员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这个计划推进得很顺利。

  据悉,通用和克莱斯勒正在和第三方谈合作,以期能够引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海外车讯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