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点评吉利:活下去 才能体现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9日 10:25  中国汽车报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将吉利比喻成中国汽车业的一条“鲇鱼”。鲇鱼者,搅局者也,意思是它的出现,激活了一池静水,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这里的所谓“搅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它是进入不了《目录》而硬要造轿车的企业。在这个意义上,它和当年的“奇瑞”、“英格尔”以及后来的“中华”并列,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上不了“户口”的“黑户”;二是,它是要进入轿车行业的民营整车企业,挑战了国有经济在该行业的垄断地位。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独此一家,别无二店。

  吉利进入汽车业的8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生巨变的8年。这8年,吉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在这个发展阶段的初期,吉利充分地发挥了其作为“鲇鱼”的搅局者角色。一方面,吉利的存在,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传统格局和政策的一种突破,显示出了巨大的符号意义;另一方面,吉利所倡导的“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的造车宗旨和思路,以及它相应的低价策略,都对中国汽车的市场格局、产业格局产生了许多实质性的影响。吉利营销副总裁刘金良说,吉利的价值,不在于它自身,而在于它拉近了普通人与汽车的距离。看来,吉利过去的价值在于“搅局”,不仅外界这么想,就连吉利人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鲇鱼的价值,在于它所激起的效应,而非鲇鱼本身。在吉利“鲇鱼”效应的巨大“光环”下,吉利出现后的自身生存问题,反倒有意无意地遭到了忽视,仿佛它能否活下来,能否继续存在并发展起来,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但是,今天,笔者到吉利采访,对此有了新的认识。今天,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已经相对放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吉利已经完成了搅局者的角色使命。而另一方面,对于中国汽车业而言,需要的是一批实实在在能够自主发展起来的企业。而这一批企业当中,吉利无疑又是具有显著特色的一家。从自主品牌、自主发展的角度考察吉利,你就会发现,它的外在价值已经不重要了,它自身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而问题也恰恰出现在这里。由于汽车产品的特殊性,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日益成熟,也由于吉利因为是民营经济的相对弱势,吉利的成长历程充满艰辛。用吉利人自己的话说,干一件同样的事,吉利花的精力必须是两倍、三倍乃至十倍。别人能争取到的权益,吉利可能永远也争取不到。正因为如此,一有风吹草动,或者是宏观环境趋紧,吉利便处在很不利的地位。以至于许多媒体记者对吉利的采访,也总是能否活下去的问题。幸运的是,就像吉利人说的,“在董事长的带领下,吉利每次都能安全地走过来。”李书福自己也说,当初人们怀疑吉利是否能拿到“准生证”;拿到“准生证”后又怀疑吉利造出的车质量是否有问题;质量没问题后又怀疑吉利造出的车能不能卖出去;车卖出后又怀疑吉利能不能赚钱。吉利是在人们的怀疑声中走过来的。

  当然,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走向成熟,汽车产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于自主品牌和自主发展企业来说,生存空间并没有增大,生存的压力却越来越大。总体上看,吉利还是一棵幼苗(不过,李书福认为,这棵幼苗具备了长成大树的潜质)。为了能长成一棵大树,吉利默默地干了许多事,开始呈现出一种战略性的变化。譬如,它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积聚者的角色,将各类技术人才招至麾下,特别是在动力总成、自动变速箱及车身开发等关键技术方面的突破,终于形成了一定的研发能力;譬如,自由舰的上市,意味着它在制造技术上提高了一大步。其他车型的陆续研发,标志着产品线将向上提升,吉利的品牌内涵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并逐渐从当年的“模仿秀”阴影中走出。譬如,它确定了2/3产品出口的目标,更是企业战略的一大转移。

  吉利在人们的怀疑声中走过了8年,再过8年呢?有人说,中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品牌和自主发展,不应该是一两个企业,而应该是一小批企业,这些企业如有两三个能够发展起来,就是幸事。换一句话说,有两三个自主企业能活下去,就是对中国汽车业的贡献。这样的价值观,也同样适用于民营企业、当年的“鲇鱼”——吉利!

  桂俊松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