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5年第一届车展举办至今,上海车展即将走过整整20个年头。上海车展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开放、发展的历程。上海车展迈向国际A级车展预示着——
中国汽车产业新高潮渐近
上海车展“热”起来
第11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将使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全部七个室内展馆、三个临时展棚和室外场地,总规模达到12万平方米,比上一届增长50%,有望超过东京车展而居全球第三位。包括通用、福特、戴-克、大众、宝马在内的世界汽车巨头都将带来各自的顶级产品和主力车型。
是什么让他们趋之若鹜般地来到上海?要知道,前几届的上海车展并没有这么“热”。
据了解,1985年和1987年的两届上海车展,虽然展览面积远不及2003年的上海车展,但展出的世界名车、新车中,有不少属“新鲜出炉”,有些车几乎是从闭幕不久的北美车展直奔上海而来。但随后的10多年,上海车展陷入低谷,除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次外,鲜见世界名车、新车和概念车的身影。
而这一次,上述五家汽车集团均明确将本次车展视为全球A级。
为什么会这样?
在谈到本次车展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理事长蒋雷表示,上海车展的“热”,反映出的是国内汽车市场拥有的巨大购买力。
与上海车展全球第三的排名相对应的,是中国全球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全球最有潜力市场的地位。巨大的市场需求,让国内外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借助上海车展的平台,展出最新的车型和技术。
蒋雷认为,从国际上看,几大车展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车展的火爆又何尝不是汽车市场大发展的结果呢?
自主品牌全面出击的背后
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人们不仅仅能看到跨国汽车巨头“竞风流”,还能看到诸多高举自主品牌大旗的国内企业一展雄姿。
一汽集团历时4年全新研发的两款红旗概念车将在车展上亮相;奇瑞将有7款自主开发的新车现身车展;长安汽车打造出主打家庭市场的CV9;中华推出面向家庭轿车市场的B级中型轿车新M2……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自主品牌车型亮相上海?
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认为是市场规模使然。
3月23~26日,在海口召开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05年年会上,竺延风表示:“(我国汽车产销量)去年已经是500万辆了,‘十一五’期间肯定将达到500万~1000万辆的年产销售规模,其中肯定会有200万~300万辆是自主品牌。自主品牌循环的市场空间有了,发展自主品牌的时机就到了。”
蒋雷也表示:“‘十一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的工作重点将放在加强品牌建设上,重中之重是轿车自主品牌的建设。”
蒋雷认为,国内汽车产业已经度过了导入期,在今后3年时间内,国内汽车市场将保持15%左右的年增长率,不会再出现原先那种大起大落的状况。
新一轮高潮渐近
从当年的合资引进,到自主开发成为新潮流;从老三样割据市场,到各地“豪强”蜂拥而起。上海车展由盛转衰、再由衰转盛的20年,恰恰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近20年的发展。
那么,上海车展的火爆是否意味着国内汽车产业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呢?
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官员分析认为,面前各跨国公司的中国战略正在调整,这种调整会带动国内汽车产业新一轮发展。
他说,跨国汽车公司目前正在作两种调整:其一,将独立的中国战略与其全球战略融合,这种融合导致跨国公司要把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变成自己的子公司,而中国汽车企业也要把合资企业变成自己的子公司。两个利益主体必然产生碰撞,产生谁统率谁的问题。
其二是发展模式的变化。中国加入WTO之前,中外双方各有所需、互相平等。加入WTO之后,外资进入中国汽车产业的领域放宽了,除整车外,其他领域对外商投资股比有所松动,跨国公司的模式从双方平等转向单方主导的控制型模式。
再联想到去年年底,各外国公司进行了紧急结构调整,CEO们也发生了大调换。而转过年来,民族企业又纷纷展示了自己在自主开发上的新进展,而且这些进展又向核心技术领域迈近了一步。这种战略的变化,显然是新一轮发展高潮的前兆。
本报记者 王 冀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