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伯·鲁茨说:“我们现在做的每一步工作,包括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都会让我们很快扭转局势。”
鲍伯·鲁茨,通用汽车公司副董事长,主管通用全球的产品研发。在本届上海车展通用汽车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说:“中国市场对于通用汽车的重要性,已经超出我们在当地市场取得的业绩本身所给予我们的想像。”
他解释说,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将对我们在亚太区域的其他新兴市场,以及对全球市场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反过来,这也使通用汽车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以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上海车展期间,通用汽车的“中国大家庭”展出了31款车型。其中,雪佛兰Aveo是通用第一次在中国发布的全球量产车型。之前,通用中国公司曾表示,2005年上海通用将推出10款全新及改款新车,上汽通用五菱也将继续推出3款新车。如此,通用在中国年推新品数量将创历史纪录。
创纪录的不单是新车数量,更有通用在华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市场行为。这些行为包括:将亚太区总部从新加坡迁至上海;宣布新增投资30亿美元;与上汽合资组建中国首家专业汽车金融公司;联合开发使用清洁能源的混合动力客车等。
通用中国公司副总裁陈实说,中国目前已经成为通用汽车全球第二大销售市场,仅次于美国本土。2004年,通用在中国市场共销售49.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27.2%,创下了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年销量之最,市场份额则从上年的8.5%增至9.4%。与中国市场的高歌猛进相比,通用在其他市场,尤其是北美市场的业绩却让人担心。
今年1月份,通用全球销量仅上涨1%;2月份,通用在美国市场继续走弱,通用不得不调低其在北美的产量目标。今年3月份,通用向外界宣布,由于北美市场销售出现意外下跌,将无力实现利润目标。通用首席执行官里克·瓦格纳也表示,北美运营的业绩,“大大落后于我们的安排和计划”。相关人士分析说,通用的不得意不只是市场业绩不佳,这个老牌汽车制造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沉重的历史“包袱”。今年,通用在美国要缴付的雇员医疗保险费用将达60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是为通用的退休员工支付的。
内忧未平,外患又来。丰田在超越福特后,增势不减,开始向通用的“老大”位置发起进攻。在通用的老家———美国,丰田去年的销量超过200万辆,同比增幅达到10.4%;全球年产量更达到创纪录的672.3万辆,同比增长10.6%。今年2月份,丰田在美国的销量上升了11%,混合动力车Prius更是受到热烈追捧,销量上升120%。
在这样一种态势下,中国市场作为通用在全球的一枚棋子,重要性逐渐凸现出来。除了经营业绩的直接拉动外,中国市场的成功对通用的全球业务都有昭示作用。更重要的是,为摆脱困境,通用公司的底特律总部正调整组织结构。在通用新的战略框架中,中国市场将肩负更重要的使命。
鲍伯·鲁茨介绍说:“通过内部调整,通用汽车将成为一个真正全球一体化的跨国公司,而非之前4个准独立的地区性汽车公司。”鲍伯·鲁茨所说的4个准独立汽车公司指的是通用欧洲业务部、北美业务部、拉丁美洲业务部和亚太区业务部。基于之前的区域业务构架,当区域市场有需求,但在每一个区域都难以规模生产的时候,通用原有的管理架构只能割舍这部分业务。但在新的一体化模式下,只要区域需求量叠加后能形成规模生产,通用就可以马上启动该项目。
简单地说,通用新的组织模式就是产品研发、生产的全球化。一个产品,基础研发做50%左右,然后让各个地方市场完成后期的本土化开发。这样,一个基础车型可能衍生出几十款产品,在不同的市场里形成规模生产和销售。上海通用的凯越就是这种组织模式的产物。凯越在欧洲叫Nubria,在韩国叫Lacetti。凯越、Nubria、Lacetti在各自市场的销量都不是很大,但总销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由此分摊在每一辆车上的研发成本就很低。
鲍伯·鲁茨说:“毫无疑问,中国是关于我们这一战略正确性的最好例证。”通用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延伸了通用在全球的触角,并帮助通用把更多的车型引入中国。鲍伯·鲁茨说:“在我们看来,21世纪全球市场的领跑者,将仍是那些在全球化运作和本土化思维之间寻找到最佳平衡点的企业,恰如通用汽车。”
伴随中国市场的快速升温,通用在中国更多市场份额的占领,将直接决定通用的全球位置。这其中,在中国市场的重要任务是,遏制丰田的发展。在上海车展上,通用汽车亚太业务区总裁卓亦凯介绍了通用的新能源计划:近期,通用将致力于提高传统动力系统的效率,提高燃油经济型;中期,促进混合动力技术的商业化;长期,推进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这个计划的亮点是通用的中期规划。混合动力车生产目前最成功的是丰田。Prius已经决定在长春投产,通用准备在现有量产车型上加装混合动力装置,应该是应对丰田的举措。
鲍伯·鲁茨说:“最近,不少美国媒体对通用的报道充斥着灰色调。在美国市场上,我们的确经历了艰难的一年,但我们相信,我们现在做的每一步工作,包括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都会让我们很快扭转局势。”
毫无疑问,对于通用而言,中国市场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本报记者 武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