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猎豹C1概念车设计师朱立庆:C1有个灵动的眼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4日 00:53  新浪汽车
猎豹C1概念车设计师朱立庆:C1有个灵动的眼睛

图为猎豹C1概念车设计师朱立庆

  新浪汽车讯 4月23日是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对大众开放的第一天。众多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厂商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概念车,新研制的车型也层出不穷。新浪汽车频道为广大网友请来主要概念车和重点国产车型的设计师,让设计师和工程师畅谈车型设计思想。以下就是新浪汽车对长城猎豹C1概念车设计师朱立庆和陈哲的专访实录。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来到新浪嘉宾聊天室。请您先谈一谈长丰猎豹C1这款概念车的设计思路吧。

  朱立庆:概念车代表企业的开发的能力,现在国内的一些大的汽车产商都在作这个。长丰猎豹C1在设计的思路上,体现出我们的企业发展的竞争手段和企业的内涵。这个车的造型就像是一只奔跑的猎豹。他的线条是比较流畅的,他的整车造型用了大量的流线型线条。从车头车尾到车门,我们采用了软连接的方式进行过渡处理。大家可以看到,当这款车车等打开时,猎豹C1具有一种威慑的气质。我们设计这款概念车,是以猎豹腾飞的寓意为设计理念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您在设计这款动感十足的猎豹C1概念车的时候,灵感主要是来自这款车的名字--猎豹。

  朱立庆:设计每一个汽车制造商的开发重点,他所发展的东西,总结起来用猎豹两各字来替代。在设计的时候,我们所作的是设计的很多的研究,已经才用的猎豹的一个设计。

  现在是一个概念车,他代表整个的一个走向,如果要量产的话,很多的地方要改建,在概念车上,追究一些动感,流线等等,舍弃一种使用的东西。

  主持人:长丰猎豹C1走的是完全自主的研发道路么?

  朱立庆:现在国内各大企业都在走品牌的道路。其中一种是学,另一种是用。这并不矛盾,等于是一个人用两只脚走路。

  主持人:不同的企业由于自身的企业文化不同,产品定位的不同,对新车型的设计有很多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否会限制了您的设计思路和灵感呢?

  朱立庆:企业提出的具体要求并不会影响我们设计的思路。企业提出具体的要求后,我们根据这些要求,提供几套设计方案给企业,然后有企业选择认为符合其要求的产品设计。这款车最大的亮点是比较前卫。这两天从参展的人来看对这款车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主持人,您一定是非常喜欢这款车的。您最喜欢哪里?

  朱立庆:我最喜欢这款车的线条,这是这款车最大的亮点。

  主持人:您对以后准备走汽车设计方面的新一代有什么建议呢?

  朱立庆:我做设计也不是很长的时间,现在国内的公司比较注意自主研发,都在提倡自己设计产品。同我们一起参展的还有一些国外的汽车厂商,他们也是把概念车的模型拿来展示。国外车型在结构的设计上是非常合理的。我们是刚刚起步的阶段。我们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但是我们在设计的理念上相差不多,有的地方几乎是同步。共同参加这次车展,对国内外的设计师来讲是一种互相交流的机会。国内的厂商也可以在概念车这个舞台上好好打拼一下。

  主持人:您觉得国内的设计师和国外的设计师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呢?

  朱立庆:最大的差别是突破性吧。国外设计的东西从外表上看非常的吸引人。我们国内的东西吸引力不够大,内部结构的合理性以及车身的流畅性通过外相比还有一些差距。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模型的方面。他们作的模型也是比较细致的。

  主持人:猎豹C1概念车的“概念”到底是什么呢?

  解哲:这个车的概念就是“明快”。他的整车发热量是比较小的。在我们的展台上可以看到,我们的C1展车总是开着车灯的,而其他展车的等都是熄灭的。即便是开着灯,也不能长时间打开。我们的光源一般可以连续的点4到5小时。现在应该说8个小时没有问题。

  另外猎豹C1概念车的尾灯的设计是一种多角度反射的尾灯。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国家有相关的规定:尾灯在正后面看光线应该是最强的,在侧面应该随着角度的变化越来越暗。很多的车都没有达到这一要求,而我们达到了。

  我们还在车上集成了小的GPS系统。比如从A到B点这是一段路,途中会有很多的拐弯。我们(把这些信息)输入到小的GPS系统,就可以对你有一个提醒。我们有一个小的荧屏,可以显示车的一些情况。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东西就是我们的车载的娱乐和信息的系统。我们把这套系统做在一个平台上。这个平台集成了五个系统,一个是我们的全球定位的GPS系统。类似GPS还有我们的娱乐系统,可以播放CD,DVD等等。我们还可以无线上网,再有就是我们有一个前车后视系统。我们可以有一个荧光屏,通过在车前和车后设置的四个摄象头显示出前后左右所有的情况。后面的摄像头也可以在倒车时使用。

  我们的C1概念车还设计了硬盘录象,相当于“黑匣子”。能够将行车中的最近10分钟驾驶情况进行录象,从而分析出发生交通事故时的情况。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