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系车与日系车孰优孰劣的争论由来已久,争论各方也从未达成一致的结论。这是因为,在讨论当今汽车业两大最具代表性的车系时,我们难免会因关注点的不同而得出迥异的答案。既然观察角度的局限性可能会对客观、全面的判断产生影响,那么我们不如不冒这个以偏概全的险,而仅从性能与质量的角度来将德系车与日系车进行一番比较。
朴实无华、保守内敛是德系车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的形象,而日系车花哨的装备和较低的使用成本也吸引了无数眼球。然而皮实耐用的德系车正在面临着来自日系车的挑战。汽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评判它的首要标准就应该是性能和质量。以前人们买车时的关注点是哪款车结实、耐用,如果可以开上十年甚至更久,那它一定是辆好车;但现在不同了,铺天盖地的广告上着重宣传的不再是性能,而是汽车的外形有多前卫,装备配置有多高等等。于是,人们的消费观开始变得浮躁了起来。
日系车充分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态,将开发设计的重心转移到怎样使汽车更吸引人,并凭借有诱惑力的装备水平赢得了消费者越来越多的芳心。然而固执的德系车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汽车性能的提升,在关乎汽车性能和质量的材料和工艺上从不妥协,但却忽视了诸如倒车雷达这种诱人的小玩意儿。于是目前在某些汽车消费者调查报告中,就出现了德系车落后于日系车的局面。
究其原因,日本人强烈的危机意识让他们学会了在汽车的性能和装备上针对不同客户需求区别对待、点到为止。而强烈的大国心态让德国的汽车制造商习惯于从大处着眼,关注长远的未来,他们专注于技术的更新和性能的提升,愿意从最艰难处做起,一块石子一块石子地铺路,然而却忽视了节约开发成本的问题。不过,尽管生产成本高于日本厂商,但德系车的性能质量却始终都能保持行业领导者的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德系车在价格上会比同级别的日系车高出了20~30%。
德系车优异的性能质量既与德国人严谨、认真的做事风格息息相关,同时也离不开德系车制造商苦心研发的无数领先于对手的新技术。奥迪研发的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为汽车的驱动性能开创了新天地,ASF奥迪空间框架结构也是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车身重量和中心,从而使汽车更加灵活、直接和易于操控,此外奥迪独有的multitronic变速器解决了无级变速器没法匹配在大功率发动机上这个难题,它能让强大的发动机动力更加平顺、均匀地发挥出来。此外,奥迪的MMI多媒体交互系统和宝马的i-Drive系统可以将繁杂的操作功能集于一身,大幅降低驾驶员的工作量。回顾历史,当今广泛普及到各国汽车上的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和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则都是出自奔驰工程师之手的杰作。
德国既是汽车的诞生地——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在1886年分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和四轮汽车,同时,在一个多世纪的汽车发展过程中,德系车在先进技术和性能方面也一直扮演着先驱的角色。世界上第一台单缸汽车发动机诞生在德国,第一台转子发动机也诞生在德国,即使到了今天,技术先进、动力惊人的W型发动机也同样来自德国的奥迪公司。在世界公认的20世纪十大汽车发明中(三点式安全带、防抱死刹车系统、安全气囊、汽车空调、一体化车架、顶置凸轮轴、汽车燃油喷射系统、可变气门开合系统、涡轮增压器、自动变速器)中,来自德国的发明就占了一半之多。
德国汽车工程师一丝不苟、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令世人折服,但创新的技术和设备在研究与应用的过程中都需要一个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仔细观察德系车你就能发现,几乎每一款德国新车都拥有结构或装备上的创新,然而这些创新却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成为不定因素,进而威胁到德系车的消费者满意度——某些权威的统计报告显示,德系车的消费者满意度受到了新开发的电子设备故障率较高的影响,但真正在性能质量的对比中,德系车却始终领先于日系和其他几大车系。相反,日系车制造商则采取了跟随的战术。他们通常会把德系车的新设计、新技术及新装备作为标准,总结并利用德系车的经验来开发自己的产品。从某种程度上说,日系车在市场上较高的质量满意度是以牺牲领先的技术性能为代价换来的。例如已经出现在很多奥迪车型上的AAS电子可调空气悬挂系统,它可以根据车身负载、路面状况以及转向角度等不同条件自动调整悬挂系统,改变底盘高度,来提高汽车的行驶性能和操控性能。然而这项已被德系车厂商运用在很多车型上,质量可靠性也已经得到德系车成分证明的技术在日系车上却非常少见,除了节约成本以外,我想这也与日系车设计师担心他们产品的故障报告率受到影响有关。刚刚在国内上市的全新奥迪A6L,撇开它的multitronic无级变速器和空气悬挂等性能技术不说,仅凭借动力强大、平顺宁静的4.2升V8发动机这一项就足以甩掉身后的日本对手了。4.2升V8发动机被国际权威专业媒体评为世界十大发动机第二名,与第一名的奥迪FSI 3 .2V6发动机一道占据着世界发动机的顶尖位置。
德系车在性能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掩盖了它在外形上取得的成绩,其实我们常说的内敛、保守的外形风格就是德系车的独到之处。德系车除在性能和技术的领域里站在了汽车业的领航者位置,德系车稳重、扎实而且充满力量的外形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其他很多国家的汽车设计起到了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尽管日系车的外形被喜欢时尚的年轻人所接受,但如果追根溯源你就会发现,多数日系车的外形设计都学习、借鉴了德系车的设计精髓。比如在新近面市的雷克萨斯RS430充满浓厚德式风格的车身上,我们就可以轻松地找到宝马经典外形的影子。
说到车身,很多人会联想到德系车厚重的车门与日系车轻盈的车身的对比。车身钢板的厚度对汽车安全性能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这个问题我们留给技术专家去论证,但从购买和使用成本的角度来看,以大众和奥迪为代表的德系车型不怕牺牲成本、升高油秏,为提升汽车安全性能而采用了可提高车身刚性的高成本激光焊接工艺,并在车架结构上通过增加防撞钢梁来提高车身抗撞击能力。
有人说德国人太笨,说他们不会把劲使到消费者能够看得到的地方,而日系车则聪明地在外形、装备水平上充分取悦消费者。也许这种说法有道理,就拿奥迪ASF空间框架结构来说,它的生产成本和加工工艺水平都比常规钢制车身高出很多,但这种铝质框架结构可以大大减轻车身重量,使奥迪汽车拥有胜过对手的灵活性和操控性,同时在舒适性和安全性上也有很大的提高。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难道德国人就喜欢这种“自找麻烦”的工艺?德系车崇尚简朴、内在充实的设计理念,目前还没有被国内汽车市场认识,但随着人们汽车消费观念的逐渐成熟,相信德系车的品质才能日久见人心。
今天,各大汽车厂商在设计水平和制造工艺上的差别其实不会很大,只是在设计理念上存在较大的不同。那么究竟是重品质、重性能的德系车更好,还是成本低、配置全的日系车更优?这个问题还是要由消费者和市场来验证。相信消费者中最先成熟起来已经进入审美消费的人,注定会成为德系车的忠实追随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