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字再次将汽车业列入“过热产业”的“黑名单”。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业产能已达800万辆,超过需求200万辆,在建产能220万辆,而正在酝酿和筹划的新产能则将达到1000万辆。这使得汽车“产能过剩论”再次成为了热点话题。
从2001年开始,中国汽车业一直在产能过剩的天平上上下晃动。但随着2005年汽车利润近50%的大幅下滑,国家发改委对中国汽车业亮起了红灯。据说此次根据各厂家上报的产能统计而成的数据和由此得出的结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效能不足才是症结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通常,汽车产业的产能鉴定周期是5年,而以目前私人汽车的发展速度而言,5年以后也未必过剩。更重要的是,企业用毫无依据的产能目标来博取名头、地方用夸张的规划显要政绩的“虚拟产能”在汽车业广泛存在。很多产能最终都没有落实。而另一方面,产能不足的危机在国内主力汽车厂商中普遍存在,因此,简单的产能相加是不科学的,“无效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的“相对过剩”才是国内汽车业的真正现状。而将汽车业推上“过热产业”的“铁证”—200万辆的产销差,这个数据是正常的,因为所有企业的产能设计理应有一定的富裕,有一个发展的余地。
“产能过高”为时尚早
中国工业报记者管学军:按照国际惯例,中国的汽车工业早该亏损了,可中国汽车工业为什么还活着,还有利润。非常简单,中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汽车市场、是未饱和的汽车市场,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是饱和的汽车市场、相对静态的汽车市场,用饱和市场的产能利用率套未饱和市场合适吗?从居民存款率和存款总额看,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受到了某种抑制,现在几乎没人说得清这种抑制因素到底是什么,而一旦这种抑制因素被消除,市场将迸发出难以预料的增长。因此,现在谈产能过剩似乎为时尚早,更没有必要危言耸听。
在工厂设计的时候,没有一个投资人会说,今年生产1万辆车,我就要1万辆的产能。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要面向未来,根据对市场未来的预期进行工厂设计。因此,今天看到的产能,完全可能是瞄准未来5年的市场需求设计的。
做市场预测太难
中国青年报汽车版主编程远:“产能过剩”,过去常常叫做“重复建设”,可以说是中国汽车工业与生俱来的顽疾,时起时伏,一直如影随形,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成长。以我们旁观者的感觉,改革开放以来,汽车管理部门的绝大部分精力,似乎都花在与产能做斗争上。计划与审批,几乎包含了他们对汽车工业管理工作的全部精华。市场波动太大,规划目标连参考的意义都难以具有。产能过剩的警告也就像那个总喊“狼来了”的孩子,让人如何敢信?和计划反着来,倒常常是歪打正着。
市场预测的确非常困难,产能过剩在任何经济体制下也都难以避免,中国经济处于大发展阶段,不确定因素太多,预测就难上加难。但是在真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本身有自我调节机制。而严格的审批制度,大大扭曲了市场风险。
不能仅靠市场调节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清泰:从总体上讲,我们并不怀疑,中国汽车产业会持续增长,但是汽车产业发展必须考虑的最重要问题却是可持续性的问题,为使大众汽车消费产生好的效果,首先应该发挥市场的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
中国汽车产业和汽车工业发展中的很多问题,离开了市场的作用是不可能解决的,但是由于汽车生产和消费涉及到能源、环境、安全等大量外部性因素,因此离开了正确的政策导向,仅靠消费者和厂商的自发倾向,不可能走向可持续发展。
因此借鉴国际经验,从中长期着眼,制定汽车社会可持续的法律政策框架,使大众汽车消费与我国的经济资源环境水平相一致,这是政府和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目前,在缺乏有效政策引导的情况下,居民汽车消费快速增长,汽车产业大量投资,从某种意义上说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政府有关政策法律框架早制定、早颁布、早实施,会少走弯路,少支付代价十分昂贵的社会成本。绝不能忽视“政策药方”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曾: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已经通过提高技术门槛调节汽车产业发展,同时提出管好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国家发改委今年初对已发放的WMI(世界制造厂代号)进行了清理,在拟撤销的清单中,百余家企业将被永久终止车辆产品生产或被取消生产资格。为汽车产业“降温”,绝不能忽视“政策药方”。消费者得益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以前控制重复投资,治理散乱差,都是从投资者的立场出发,而不是从消费者的立场考虑问题。其实,衡量一个行业是不是健康发展,应该看社会公众、消费者是否得到了利益。而从消费者的立场考虑,巴不得市场上多一点竞争,可以买到价廉物美的产品。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