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4月5日电(赵海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呼和浩特一些公车司机维修时为了“揩”公家的“油”,往往选择小汽修店的劣质配件,以图报销时以次充好赚取差价。
在呼和浩特市有名的汽修一条街——赛罕路,云集着几十家大大小小的汽修企业。4日,记者在一家仅有20多平方米、名为“小路汽修”的店里看到,一名工人正在给一辆奥迪A6打蜡。“你们店里还能修这种高级车”?记者问道。“能修,咋不能,你也太小看人了。”店主抬眼瞅着记者,语气透着不满。“这么好的车,在小店里修你也放心?”面对记者的提问,站在一边的司机哼了一声便扭过头,再也不搭理记者,还顺手把卡在头顶的太阳镜拉到了鼻梁上。经了解,这辆奥迪A6是某机关的公务用车,像这样的公车,在赛罕路不少小汽修店里都能看到。
一位多年从事汽修生意的朋友向记者揭示了其中的奥秘,他说,一些公车选择小店维修,是看中了廉价的配件,开发票的时候,则按正规厂家配件的价格开,只要给店主一定比例的税钱,回单位报销仍有一笔不菲的差价可赚。
据了解,目前呼市地区汽车配件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价格非常混乱,同一车型的同一配件,售价可能相差几倍。而比如夏利车的保险杠,价格最高的卖到240元,而最便宜的水货仅售30元;一个金杯面包车的离合器,贵的400多元,便宜的100多元;奥迪保险杠在特约维修点卖3000元,而其他店只售1000元。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配件来源的多渠道。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呼市市面上的汽车配件来源有3种,一是正厂件,指由汽车整车生产商生产、销售或由整车生产商指定的零配件提供商生产的零配件。二是副厂件,即其他厂商生产的零配件。此外,还有的配件来自无证无照的小作坊。这三类产品看起来差不多,但价格差距很大,质量参差不齐。
据呼市运管处负责人介绍,呼和浩特地区共有汽车维修业户836户,从业人员约7000人,年维修19.6万辆次,但是一类企业只有23户,二类企业也不过77户,三类企业多达736户,而三类企业经营最不规范,存在着设备简陋、技术差、超范围经营等情况,也是卖假冒伪劣配件最多的地方,这也为公车司机挣“维修钱”提供了可乘之机。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