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利陷入涨价传闻 董事长李书福继续成本风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 11:32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书福成本控制手段一:节流,降低内部管理成本、财务费用,或压低零部件供应价格,延付货款;

  手段二:关键零部件由对外采购到自己生产,将周边的摩托车零部件工厂改制,生产汽车零部件,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和采购成本。

  吉利要涨价的传闻,正在四处流传。

  近日,吉利美日1.3升在广州市场的售价是4.15万元,而在上海和北京,同款车型的售价为4.099万元。广州的售价比上海和北京整整高出了510元,差价高达1.2%。

  北京吉利的经销小姐在电话里告诉记者,“等厂家的确切消息一到,我们就涨价,涨幅在2000元至3000元。”

  在“两会”期间,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宣称:“今年经济型轿车不但不会降价,而且还会涨价。”吉利正是经济型车的主要代表。

  当记者就涨价与否、何时涨价之事向吉利询问时,相关人士表示,“目前不会涨价!大家误会了此前李书福的观点,李仅仅是说明经济型轿车有成本压力,可能会引起价格上调,而并非指吉利目前要涨价。”

  有市场人士表示,虽然吉利涨价不排除有经销商炒作的成分,但是国内生产经济型轿车的厂家面临史无前例的经营压力,也是不争的事实。

  吉利的利润空间

  吉利一直以“造中国老百姓都买得起”为己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书福说,经济型轿车涨价的主要原因就是原材料涨得太厉害,三五万元的经济型轿车,利润空间小,去年开始,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企业利润被一步步挤压。

  吉利的利润空间有多少?

  目前,吉利汽车(0175.HK)的整车业务主要自于上海华普和浙江吉利。根据吉利汽车的公开数据显示,上海华普和浙江吉利共销售27594辆车。此外,2003年上海华普总收入为3497.2万港元、税后净利润为137万港元。

  2003年浙江吉利的总收入为99703.2万港元,税后净利润14398.7万港元。由于零部件业务并不多,故将此项业务忽略。由此可推算出,吉利旗下各品牌单车销售价为

  3.73万港元,每辆车净赚5267港元。如果上述数据真实,吉利的净利润率达到了14.08%。

  及至2004年,吉利的利润空间逐步减小。2004年中期,上海华普和浙江吉利共销售24692辆车。上海华普的中期收入是73294.2万港元,中期净利润是11505.5万港元;浙江吉利中期收21075.8万港元,中期净利润达729.7万港元。

  忽略其它方面收入及损失,可推算出吉利旗下各品牌单车销售价为3.82万元。2004年中期单车均价较2003年高900港元,是因吉利推出的美人豹新车、拉高价格空间所致。但车卖得贵了,净利润却下降了:每辆车净赚4955港元,比2003年少赚312元;净利润率为12.96%,同比下降7.95%。

  目前吉利汽车尚未公布年报,故无从考证其2004年全年利润情况。但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是,2004年下半年中国轿车市场进入了肉搏期,轿车生产企业的利润继续下滑。如果将与吉利同为经济型车市场的一汽夏利作比较,也许会得出相对严肃的结论:2004年1至9月,夏利共生产车94517辆,销售86258辆,整车的营业收入是402217.6元,成本363633元,平均售价为4.66万元。

  一汽夏利季报显示:2004年前2个季度一汽夏利的整车销售收入为30.3123亿元,整车主营成本为27.3456亿元,共销售59302辆,每销售一辆车盈利3439元,毛利润率为9.79%;第3季度这一数值下降到8.99%。如果考虑到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一汽夏利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仅5.8%。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按常理,2004年底吉利的净利润将低于第三季度。

  与吉利的利润在缩小,吉利经销商利润也在萎缩。据熟悉的吉利经销商透露,吉利豪情的单车利润最低时只有百余元,销车几乎没有利润。经销商解释,销售虽然不赚什么钱,但可以获得一些返利和维修利润,后者才是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继续压缩成本

  汽车企业成本不断攀升,而罪魁祸首就是主要原材料之一的冷轧板价格持续上涨。2月28日,以上海宝钢为首的中国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了71.5%。从而引发了中国钢铁价格指数再创新高,至137.01点;冷轧薄板每吨涨至7736元,劲升6.2%。

  汽车总耗材的60%至70%为钢材钢板,中国大部分车车用钢又是由进口的高纯度铁矿石炼造而成:通常的生产流程下,1.6吨的高纯度铁矿石可产1吨生铁;1吨生铁可提炼0.95吨钢。因此,上游原材料的进口铁矿石价格暴涨,最终会导致钢价上涨,并传递到下游的汽车制造业。

  据专业人士估算,铁矿石价格上涨,将导致轿车业生产成本上涨数千元,相当于一汽夏利净利润的三成。也就是说,一汽夏利净利润率将下降到2.8%。而看上去还不算太差的吉利汽车,净利润也将迅速滑落至10%以下。

  今年1月份,吉利销售量为1.27万辆,国内排行第五,豪情和美日均有所增长。2月销量下降为7000多辆,3月至今销量近8000辆。虽然吉利销售排名正在上升,但与尾随而至者相比,优势微薄。

  在原材料涨价,利润摊薄的形势下,摆在汽车厂商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涨价或者节流。但是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目前的竞争压力下,任何一家汽车厂商都是不敢贸然涨价的。”

  上海华普董事长徐刚告诉记者,“华普绝对不会把成本增加的压力转嫁给消费者。”如此一来,唯一的办法就是节流,或内部降低管理成本、财务费用,或压低零部件供应价格,延付货款。由于资金周转的问题,吉利在以往的采购零配件过程中,经常采取延长结算周期的方式。

  吉利集团公关经理刘健全之前也表示,由于整车厂商利润较薄,不能够承担成本压力,未来与零部件商在价格上的合作将有一些调整,最终达成默契。

  2004年9月15日,吉利集团总裁徐刚坐镇华普,一心将华普打造成“中级车”生产基地。如果成功,将拉大中档车在集团的比重,从而提高整体的盈利能力。

  此外,吉利控制成本的方法就如吉利汽车主管销售的副总裁刘金良所说,关键零部件由对外采购到自己生产,如变速箱、发动机等。

  2004年12月27日,上海华普发动机有限公司的首台发动机在华普枫泾汽车工业园下线后,它将使得吉利和华普汽车的全系列发动机实现国产化。

  在扩大产品线,增加关键件生产的同时,吉利仍然要从零部件供应上下功夫。

  李书福的设想是,零部件体系建设上,主要是依靠浙江企业。“我们工厂周围有很多原来生产摩托车零部件的工厂,改制一下,就可以生产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这样可以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和采购成本。”

  李书福希望供应商能够发扬浙江人生产打火机的精神,来生产汽车零部件。原来中国的国营企业生产是几十元人民币,现在温州人只要几毛钱就生产出来了,而且全世界卖得非常好。(本报记者 吴琼 上海报道)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