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吸引了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纷纷进入,面对咄咄逼人之势,记者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长期只能追着整车屁股后面跑、发展滞后的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由于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先天不足,时刻面临被跨国巨头吃掉的危险,亟待突围。
跨国巨头纷纷布局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近年来,随着“6+3”跨国汽车巨头相继完成在华投资布局,在华汽车零部件生产开始出现本土化浪潮,吸引了一批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来华投资设厂,我国开始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生产工厂。
湖北三环气门有限公司是国内发动机气门专业生产企业三强之一,由于生产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成本控制力弱,受下半年国内配套主机厂限产影响,不得不主动调减产量,以适应全球化采购竞争要求。
湖北省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叶向阳说,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市场已成为国际汽车市场的一部分,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广阔的市场潜力,对深受国际汽车市场不断上涨的制造成本和日益加剧的价格战困扰的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6+3”(通用、福特、丰田、戴-克、大众、雷诺-日产、宝马、PSA和本田)跨国汽车巨头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力度,不断推出新车型,国内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需求巨大,吸引国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纷纷抢夺中国零部件市场的蛋糕。
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仅去年以来,这个开发区就吸引了法国法雷奥车灯、美国伟世通、日本理研、美国李尔等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扩产和投资,投资规模超过30亿美元。目前,世界头号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在我国已设立了十多家独资和合资企业;伟世通已在南昌、北京、长春、上海设有工厂,并将其亚洲总部从日本东京迁往上海,计划在我国建厂达到两位数;而另一家零部件巨头博世也在我国拥有150多个汽车售后维修服务站。迹象表明,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在华投资已成汹涌之势。
业内人士说,这一轮本土化浪潮的最大特征是跨国公司的技术本土化,其核心内容就是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开始纷纷在中国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为例,目前包括与美国伟世通公司在内的外国公司的合资项目中,引进外方的技术研发中心都是其一项重要内容。
据统计,在全国5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目前已有1200多家是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5,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在华独资和合资企业在我国已形成列强环伺之势。专家说,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许多都是位居世界500强企业,它们在带来技术和资本的同时,为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导入了全球化、中性化、同步化、模块化等先进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市场竞争加剧 小企业单打独斗生存难
今年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拐点年”,经过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今年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明显趋缓,增幅下降近一半。汽车市场的这一骤变,立即在汽车零部件市场得到显现。
在记者对汽车零部件行业进行的一次深入调研中,神龙汽车公司所在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位负责人无奈地告诉记者,这个拥有70多家零部件企业、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年产值近200亿元的开发区,今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形势很差,利润是负数,而去年同期利润达10亿元。在我国惟一的汽车产业开发区———湖北省襄樊市汽车产业开发区,不少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面临同样处境。在一个月的调研中,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传递出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面对市场风云突变,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发展困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出现这一局面,表现看是市场应变能力差,暴露的却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对跨国巨头带来的全球化采购、同步化研发和模块化供货等竞争新要求不适应的深层危机。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的技术研发、产品结构、质量和成本控制等几大瓶颈制约。
湖北省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叶向阳说,这种危机还体现在我们的产品单一,不能适应市场结构变化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零部件产业是在商用车零部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零部件企业一直依附于商用车整车生存与发展。而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主要体现为轿车的快速增长,1991年到2003年的12年间,我国汽车销售增长4.7倍,而轿车销售增长了23.3倍。国内汽车零部件产品轿车配套能力低,无法与跨国巨头抗衡,结果是大家都挤在商用车这一小块天地拼得你死我活。
与研发能力和产品结构相比,当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还没有做好进入全球化采购平台的准备,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购得进入这一平台的“门票”。这张“门票”就是TS16949质量体系标准的第三方认证。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际上对进入全球采购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全部采取这种新的统一标准。据调查了解,目前国内通过这一认证的零部件企业少之又少,湖北省通过这一认证的企业不到一成;就连开展这项工作较早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19家零部件子公司,目前也只有6家子公司通过这一认证。没有这张“门票”,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就失去了与跨国巨头同台竞技的资格。
此外,规模小,批量少,成本控制力弱,不能适应用户对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等全球化采购要求,使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竞争能力相差悬殊。特别是随着轿车整车价格战的频繁上演,成本压力不断向零部件环节转移,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整体竞争力面临巨大挑战。以武汉市为例,目前这个市近百家零部件企业中没有一家规模达到10亿元。“小、散、乱、单打独斗”成了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的真实写照。
(□刘紫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