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北京的二手车市场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车型,令很多消费者迷惑的就是一些使用时间很短的车型居然在旧车市场有如此高的出镜率,行业内把这种车称作“准新车”。准新车的大量出现揭示了很多中国汽车消费的问题,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负面的,我们认为这种现象也应该受到重视。
根据北京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统计,北京地区汽车正常进入二手车交易应该是在车辆使用5年左右时间,并且其二手车的价格应该在原车价格的一半以下。即使是比较富裕的消费者一般换车的频率也应该是在3年左右,三年内换车的高汽车消费水平即使在北京也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我们下面列举几个“准新车”的故事。
“面子还是肚子重要”
朋友之间见面难免要看混得好不好,那么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开什么车”。就好像《大腕》里面所说:人家开奔驰宝马,你开着日本车你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有不少人买车往往
是“面子”作用超过“使用”,原本不能达到汽车消费阶级非要超前消费,明明是奥拓的消费群体偏要跨越到宝来。尤其是很多年轻人把汽车当作名片来宣传自己的“成功”,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的“月光族”,因为买车导致生活水平下降,实在难以支持只好卖车来填肚子,于是旧车市场出现了众多年轻人卖新车的现象。我们认为买车还要充分考虑使用成本,一辆价格十万元的汽车每年的使用费用至少要在1.2万元左右,如果加上贷款每个月至少三四千元的花销。量力而行才是用车根本。
“花钱买忽悠,适合别人未必适合自己”
鲁迅先生曾经对国人的从众心理有比较客观的批评,其实这一心理也导致了很多消费者盲目买车。曾经有一个身高1.85米的小伙子看广告听朋友说,花钱买了一款时尚小车,可是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把车卖掉了,如果加上税费间接损失近万元。我们采访中小伙子坦言,这个车对于自己的身材太“精致”了,开车不是碰门就是碰挡把,简直是活受罪。
我们问当初买车怎么不多试试,他说销售说好、朋友说好、价格也不太贵所以就冲动了。我们想说的是适合别人的东西未必适合自己,人云亦云也不是什么好事情,买车不能只看广告,也不能只听说,还要自己去实际体验。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要钱没有要车有一辆”
如果说上面的两个例子中消费者由于缺乏经验和好高骛远所犯错误的话,那么这个例子中有一些人就有悖于“诚信”。
2002、2003年两个汽车消费高峰期,很多人买车都是通过贷款,2004年众所周知汽车价格明显下降,一些车型的价格甚至12个月就下降了24个百分点。这就出现了很多还款车辆的剩余贷款和利息要比现在的新车价格还要高,尤其是很多进口车,首付比例低,贷款时间长的车辆更是明显。所以很多“精明”的消费者就开始“恶意”不还款,银行和分期公司“要债上门”也不怕,只还车不还钱。但是银行和分期公司拿到这些车辆也没有办法,只能通过二手车市场来消化,但是由于新车价格的积压,这些车中60%左右都是“资不抵债”,很多银行和分期公司只好吃这个“哑巴亏”。
这一方面是消费者的信用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把责任全推到这些人身上,有关的贷款漏洞、人为漏洞、监管漏洞大放大开,所以很多人在“钱和信用”之间选择了“牺牲信用保住钱”,这也是中国汽车所出现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二手车市场出现了这么多的准新车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消费者缺乏理性、消费体系缺乏科学、汽车价格缺乏信任,中国的汽车行业到了应该冷静思考的时候了。(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