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受三大误区影响 目前持币待购占绝大多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 08:59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但现今的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连精明的商家也感慨:“如今的消费者就一个字———精!”在川北汽车文化节上,记者随机访问了

  现场观展的30位市民,发现他们对汽车都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少人还有自己创造的

  “买车哲学”。但从消费者的言谈中,记者发现有三大误区影响着消费者的“精明指数”。

  误区一:盲目持币等待

  张先生(38岁,公务员):我从前年开始就有买车的计划了,但我总想再等一段时间,希望车价还能再降一点,最好是等到车价最低的时候再出手。可这一等就是两年多,车价虽然降下来了,可我也累得够呛。孩子上学要人送,可学校和我的单位不在同一个方向,每天这样又是接又是送的,不仅麻烦而且大人孩子都受累。老婆上班又远,起早贪黑地挤公交车,也挺让人心疼的。

  【记者点评】张先生的想法实际上代表了消费者的普遍想法。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原因,需要一辆车,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购车实力,但并非到了不需要考虑价格的程度。因此他们对汽车降价特别敏感,总担心今天刚买车明天车价就降了,所以迟迟不肯下手买车。实际上,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产量逐年增加,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会日趋激烈,根据价值规律的变化汽车厂商进行价格调整是必要的,但价格的高低实际上只是相对的高低,找不到绝对的低价格。对一个家庭来说,车对工作和生活带来的改变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所谓“早买早享受”就是这个道理。

  误区二:一味追求低价

  陶先生(42岁,商人):我买车首先问的就是价格,其他配置啥的我也不太懂,反正只要有安全气囊、ABS就可以了。最好是大一点的车,看起来有气势些。对于售后服务那些我倒不是很在意,反正修车店到处都是。买的时候价钱便宜些,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嘛。

  【记者点评】像陶先生这样买车只问价格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他们买车往往只是将车作为简单的代步工具,对车没有过多的要求。但车和其他消费品不一样,对于车主和乘客来说,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不仅要考虑车的价格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将车辆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同时,汽车作为一种持续消费品,买车只是汽车消费的开始,因此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还应该对车的油耗、配件价格、售后服务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误区三:迷信网络报价

  杨女士(28岁,大学教师):我平时喜欢上网,自从有了买车的计划后,我就经常上网浏览汽车相关信息,我拥有的汽车知识大多也是来自于网络。时间长了,我发现,有些网站上公布的新车价格往往比目前市场上经销商报的价格低了一大截。这让我很困惑,为啥本地车商没有网上公布的那样低的价格呢?

  【记者点评】网络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使得网上的信息真假难辨。实际上,同种品牌、相同型号的车的价格也是存在地区差异的,同样是上汽通用的车,就不能拿上海的价格与成都的价格相比。其次,车辆的出厂时间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车的价格,两三年的库存车与刚下线的新车价格也有差异。另外,各地经销商做促销活动时对消费者的回报也不相同。因此,消费者不能迷信网络信息,网上公布的价格只能作为综合分析当地车价的一种参考。

(编辑:张效铭)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