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走进家庭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汽车文明在商业文化中的沉淀,汽车越来越像时代表演者一样利用文学这一文化产业来塑造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这种现象成为当下汽车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报刊图书成“红娘”
当汽车日益走进中国寻常百姓家时,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写照记录下了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从全国各大报刊的汽车专刊上,可以随处看到以汽车故事为题材的文章,它们的风格大多风趣幽默,多以第一人称记叙,反映发生在“我”及我周围的汽车故事。除了报刊单独设置的汽车故事类的栏目以外,各大汽车网站也竞相转载这类文章,成为车迷朋友们闲暇时的调料。这些文章以小见大成为汽车时代的忠实记录者。报纸汽车专刊广泛开设“汽车故事”专栏直接引发了汽车作为一种散文题材的火爆。
如果说这些“豆腐块”还稍显稚嫩,那么,大部头的长篇小说则成就了汽车与文学的这段姻缘。记者在北京的各大书店调查中发现,以汽车为题材的小说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比如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汽车城》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描写我国轿车产业的长篇小说。小说以20世纪80年代末的上海汽车工业为背景,围绕着中德合资俊友汽车公司在引进设备、技术及管理理念等方面的矛盾、冲突,乃至付出沉重的代价,反映了轿车发展为上海20世纪90年代新的支柱产业的艰难历程,同时也表现了这项产业在中国并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工业,更是不同时期的不同政治概念的载体。小说中有生活,有故事,有激情,有独特的都市文化气息,使人感受到开埠百年的上海在世纪之交的巨大思想观念的冲击,触摸到鲜活的现代大工业的脉搏,领略到汽车城里的人们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以及人物间的友情、亲情、爱情的碰撞。
从报纸专栏到长篇小说,如今,以汽车为创作题材已成为出版业的一大热门,并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愈演愈烈。
汽车文学并非新发明
“汽车文学”是一个独特的概念,对于大多数人似乎有些陌生。其实,从古至今,以汽车为文学的创作题材并非是21世纪的发明和创造。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令人惊讶的是,1956年以前中国并没有自己的汽车工业,可是在这段汽车工业相当贫乏的时代,却能找到汽车文学的雏形。
“宝马雕车香满路”,它也许是古人描述繁华都市马路的场景,充满脂粉之香,高头大马套在雕刻花纹的车子前,一路“嗒嗒嗒”走过,却留下蕴香四散……
在晚清的文学作品《孽海花》中,最初与香车宝马相伴的是俊俏的孪童,他们被主人长期带在身边,每当出行之日,他们可以是“挎戴红缨帽的四个俊童”,可以是“七八个华服的俊童”,“骑着各色的马”簇拥着一辆“北京人称为‘十三太保’的车子”来衬托出主人的高贵与显赫的官位。
“她,像一辆1933型的新车……鳗一样地在人丛中滑动着……迎着风,雕出了1933型的健美姿态:V形水箱,半球形的两只车灯,爱沙多娜邓肯式的向后飞扬的短发。”这是叶灵凤于1933年发表在现代杂志上的作品《流行性感冒》中的一段,当时流行的品牌汽车是爱沙多娜邓肯牌汽车,此外还有美女代言人,此时说不上描绘的是车还是美女。在中国三四十年代,在当时都市文化兴起的背景之下,将女人比喻成汽车或是将汽车比喻成女人已经成为了海派写作的一种风尚。如果说海派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还保留着中国传统男性的影子的话,这种汽车女性形象与传统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在“本”还是在“形”上都是一个文化的裂变,汽车几乎跳跃性地改变了男性作家们对女性的描述。
伴随着汽车渐渐成长的是女性的现代个性解放,汽车诱发了女性对物质的需求,对速度、刺激、新鲜以及力量的向往,汽车带来了一个新的时代——消费时代,当它以一种价值等价物的姿态出现在这个商品社会时,就已经被框在一幅题名为“诱惑”的彩画之中,而女性就成为可以使这幅画叫卖得更好的噱头。
汽车文学“秀”起来
看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了以文学为载体为汽车作“秀”的作品,但是遗憾的是,如今,汽车企业似乎并没有发现文学在汽车品牌的造势上不可替代的功能。尽管汽车文学已经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日益兴旺起来,但汽车企业还没有主动利用这一平台打造自己的形象,前面所说的无论是报刊上的汽车散文,还是出版业的汽车小说,似乎都是作者在一厢情愿地用文字在“绣花”,为自己,为时代,惟独没有为汽车企业,从这一点上说,这种汽车文学还没有与商业秀“牵手”。汽车企业一位老总对记者说,在他的眼里,文学与畅销是对立的。文学创作一旦与畅销书挂上钩,就是低级趣味。以这种逻辑分析推断,文学与市场经济相差甚远了。其实,在国外,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其文学越是迅猛发展。文学和时代息息相通,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文学,这道理大家都承认。近年来文学界有一80后现象,给我国的文学事业带来了一些生机与活力,甚至带来了一些冲击,如果汽车企业能够深谙文学之道,比如以某些畅销作家作为自己品牌的代言人,着力推出相关的汽车文学作品,可以想见,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将是深远的。
信报记者 崔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