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看德国交通人性化管理 改善北京交通得换观念(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 16:45  北京娱乐信报
  ▲没红绿灯也停车让行人

  慕尼黑作为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是德国南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之一。可我们却从政府部门了解到,这里的交通事故奇低。去年全年才死亡33人,要知道这里有上百万辆的车呀。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规则,在德国人心目中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在有人走在人行横道上的时候,体现得最为明显。其实,不管在哪个城市,我们都能见到这样的一幕——无论是什么车,不管有没有红绿灯,只要将经过人行横道,准会自觉地减速停下来,等行人过完之后才继续前行。这与北京的“人在车前抢着走,车往人堆里硬开”完全相反,在北京,行人得“一停二看三通过”,有时还会被司机骂得“狗血喷头”;司机得随时准备急刹车,生怕撞上不走过街天桥或人行横道硬在车流中钻过的行人。

  ▲从小就学交通课

  为什么德国人是如此善待行人呢?他们的回答很简单:除了环保因素,还有人道主义,因为“车是可以修复的,而人是无法修复的”。这无疑要比北京人的人文意识和交通意识高出了一大截,在他们的眼中,最重要的还是“人”。据了解,德国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习交通课,而且经常参与一些交通法规的活动。而我国,只有学开车时才要求系统地学习交通法规,还只局限于机动车驾驶中要遵守的交通法规。

  ▲改善北京交通是系统工程

  如今的北京天天都在发生变化,但对交通问题的治理却显得有些滞后。这两年来,车市格外火爆,新车新司机如潮般地涌向街头;来京经商者、就业者、务工者越来越多,来京旅游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素质不高的驾车者和素质不高的行人等因素,已使北京的交通混乱成为“公害”。北京市政府已经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并请全体市民献策献计,解决或降低北京交通拥堵、混乱的问题。我认为,要想在短短的几年内赶上德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的交通治理水平,显然还不够现实。因为交通环境是一个集科学的交通规划、先进的交通设施、具有高度人本思想的管理模式,以及国民的素质、人均道路的面积、城市道路的稠密程度等众多因素的系统工程。

  ▲应从四个方面“起步”

 不过,从长远的发展和长远的利益考虑,我们起码能够从四个大的方面做起:一是我们的交通规划应经得起科学的论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要以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和普通市民的便利为出发点。在我们过去的规划中,对城市发展估计得不足和忽视普通市民的便利,是很明显的,也是今日北京交通问题的根源、症结之一。二是交通管理部门要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从管理方式到设施设置首先应当是合理、科学、便利,当某一地点或某一行为的违章惩罚的比例较高时,应审视一下在我们的管理方面是否存在着不合理、不科学、不便利的地方。三是提高全民的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意识,形成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交通不畅是一种耻辱的道德观念。四是在幼儿园、小学的课堂上,就开始系统地灌输交通安全意识,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交通意识、树立起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是长远大计,是从根本上改善北京交通的最重要的手段。(读者庙街三少)

[上一页]  [1]  [2]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