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的地位不仅源于市场--访北京现代董事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16:39  重庆商报

  从2002年10月开始,北京现代创造了汽车史上一个又一个新的纪录。在北京现代项目的带动下,连续多年亏损的北京汽车工业扭亏为盈。在成立的第二年,累积销售15万辆,进入行业前五名,由于北京现代的良好业绩,北汽集团进入中国汽车集团前三甲。

  在北京现代短暂却又令人目睹的发展史上,徐和谊是一个最关键的人物。

  他曾经是首都钢铁集团的权威专家,他也曾经是北京经济发展的运筹帷幄者。2004年,他给中国的汽车工业带来了最灿烂的一道阳光

  2004年岁末,一向低调的徐和谊与《重庆商报.车周刊》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他以一个学者一个企业家的睿智、理性、乐观与自信,向人们描述了中国汽车产业以及北京现代的现在和将来。

  睿智 汽车产业需要纵向联盟

  车周刊:现在人们普遍比较关心2005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以您的个人看法,中国的汽车产业2005年会是怎样的状况呢?会有更大规模的价格战吗?会有更多的新车型吗?国家的宏观政策会有所变化吗?是变得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发展,还是不利于汽车产业的发展?2005年的汽车消费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吗?

  徐和谊:我个人估计,2004年的车市状况在2005年还将会延续一段时间,但是2004年频繁出现的价格战不会再重演,厂家、商家的利润空间已经很小了,更多的竞争点将会逐步从价格转向服务,当然厂家也会不断地推出新车型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吸引消费者。

  从总体和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是鼓励汽车产业的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也将一定会朝着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我相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汽车产业必将也必须越来越成熟,中国的汽车消费者也会越来越成熟。

  车周刊: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中国的汽车产业将最终整合成两到三个大的集团,您是否认同这种说法?

  徐和谊:新的汽车产业政策鼓励大型汽车集团的发展,这是非常正确的。中国汽车产业要力求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部分,而不只是重要市场。中国汽车产业只有通过纵向联盟,提高配套总成、零部件企业的水平和能力,才能真正把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放大,并将其体现到汽车总装企业。

  理性 自主品牌的道路很漫长

  车周刊: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现在仍然是合资的天下,民族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几乎是个空想。您如何看待这种现状?北京现代有自己的品牌或者知识产权计划吗?

  徐和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汽车的民族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必须得到肯定,并不是“空想”。但是从历史来看,中国汽车必须走合资之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走弯路,才能在落后的情况下以最短的时间迎头赶上。

  自主品牌是每个中国汽车企业的必然选择,北京现代也不例外。在我们的发展规划中,北京现代2005年将启动第二工厂的建设,在这个工厂里我们将同时设立自主研发中心,而且我们还将计划和北京的几所高等院校和汽车研究所进行合作,我们将利用合资方、国外、国内等一切可以利用力量进行自主研发。国人对民族品牌的心情我们非常理解,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自主品牌的道路是很漫长的,是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来共同努力,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靠一两个企业、一两班人马、一两年时间,是非常困难的。

  乐观 北京现代相信实力决胜

  车周刊:北京现代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冲入了中国轿车行业的前五名,您认为北京现代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北京现代将如何保持这种竞争力呢?

  徐和谊:北京现代的核心竞争力是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北京现代首先拥有一支精诚合作的团队,这是许多合资企业渴望和难以企及的;我们的产品在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拥有良好的口碑,经受得住多重考验同时又符合中国实际情况,这些产品在中国市场具有非常高的性能价格比;北京现代具有现代化的、技术含量和自动化水平都非常高的生产设施和设备,我们的产品在交付消费者之前经过了多重质量把关;北京现代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范围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给广大用户提供最全面、细致的购车和修车服务,而且这个网络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北京现代拥有61家一级零部件供应商,能为我们提供质量可靠、价格具有竞争力的500多种零部件。

  自信 打造中国最成功的车型

  车周刊:据传2005年北京现代将继续扩充产能到30万辆,到2008年将扩充到60万辆,但是,面对目前中国车市的现实状况,您认为这有必要吗?如果北京现代确实要扩充产能,是否意味着明年将有更激进的市场策略?

  徐和谊:根据我们的发展规划,2005年工厂将达到30万辆产能。虽然2004年的车市出现增长减缓,但我们的产品还是非常畅销,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另外,明年我们还将推出两款新车型,市场份额也将继续扩大。北京现代工厂现有的产能难以满足顾客及时提到车的需求。

  车周刊:北京现代有冲击三甲的雄心,是否意味着要建立与一汽、二汽、上汽相同的产品结构?

  徐和谊:最近几年,北京现代每年都将有新的产品推出来,从中低档到中高档,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产品体系,具体车型届时自有分晓。另外北京现代与一汽、东风、上汽不在一个层面,不好比较。

  车周刊:您认为伊兰特的生命周期会有多长?为什么?

  徐和谊:一款好的车型,其生命力是难以估计的,我相信伊兰特就是这样一款好车。从1990年面世以来,伊兰特已经在全球销售310万辆,得到了很好的评价。我们有信心把伊兰特打造成为中国最成功的车型。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老总语录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