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主研发道路何去何从--从汽车模仿秀说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 13:53  新浪汽车

  2004年车市,在收关盘点之末,曾经沸沸扬扬的“汽车模仿秀”却在广州车展频繁亮相,再次成为2004年除降价以外业界关注的又一焦点。汽车模仿现象究竟是借鉴,还是抄袭?中国汽车自主研发道路究竟何去何从?为此,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公司与新浪汽车频道联合进行了一项“您如何看待汽车模仿秀”的热点调查,共收回2311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911份。

  一、消费者如何看待汽车模仿秀——应打破单纯外形模仿的学习方式

  无论是模仿前脸,还是模仿车灯,还是整个外形的全盘模仿,模仿车都赢得了不错的市场销量。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消费者又是如何看待汽车模仿秀呢?

  调查结果显示,接近半数的消费者对“汽车模仿秀”持以宽容的态度,认为“模仿”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毕竟,面对通过前期模仿而日益壮大的日韩汽车产业,国内汽车企业的模仿之举似乎承载了太多的民族希望。从这个意义上说,汽车模仿现象,对其宽容无可厚非。

  但同时,还有40.0%的消费者指出,目前国内汽车企业的模仿仅仅是单纯的外形模仿,通过外形来扩大市场销量只会本末倒置,更谈不上提高自主设计能力。消费者并不否认“模仿”的积极作用,但国内汽车企业应在模仿、借鉴之后,孕育出象日本丰田、韩国现代一样的世界级品牌。(图1)


图1

  二、汽车模仿秀频繁上演的主要原因——学习借鉴的同时提升市场销量

  于汽车厂商而言,无论是合资公司的中方企业,还是独资经营的民营企业,只有拥有自主品牌,才真正具备竞争实力,才能走出可持续性发展道路。而国内汽车模仿现象却频繁上演,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似乎还有一段距离,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调查结果显示,35.3%的消费者认为,“国产汽车希望在模仿的过程中学习经验,减少研发过程中所走的弯路”。还有34.9%的消费者认为,“国产汽车缺乏一定的创造力,希望通过模仿扩大市场份额”。在消费者看来,借鉴学习的同时,扩大产品的市场销量。正是这种双赢因素促成了当前愈演愈烈的汽车模仿现象。

  但需要注意的,目前有些厂商推出的车型仅是单纯模仿,缺乏自己的开发技术,只注重眼前的暂时盈利而忽视了长远的品牌树立。的确,借助当前汽车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契机,推动中国产品走向世界,依靠“模仿”作为一个起点,是非常有利的形势,但如果把它作为终极模式,一味复制别人的产品,不能由此而发展出自己的技术和品牌,那么一时的热销只是昙花一现。(图2)


图2

  三、中国汽车自主研发道路——借鉴先进技术是关键

  在这个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任何生产或者研发都不会从ABC做起,都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全盘否定“拿来主义”只会在研发的过程中多走弯路,日韩汽车企业的崛起,证实了“拿来主义”是发展民族企业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自主研发并无捷径可寻,有专家指出,对于汽车工业来说,要想在技术上不断发展,需经历测绘、仿制、消化吸收和自我创新的过程。目前国内汽车企业的模仿仅仅处于逆向设计层面,即测绘和仿制阶段,如果长期以逆向设计为主,只能了解汽车的结构,自主设计能力并不能得到提高,甚至会引来侵犯知识产权的官司,这并不是国内汽车企业自主研发的正确道路。正如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公司所提倡的,要想通过模仿来学习,唯有从发动机、零部件等硬件设施入手,而并非单纯依靠外形模仿来学习外国的先进设计技术。

  在我们的调查中,当问及消费者是否会在购车计划中考虑购买模仿国外车型的国产汽车时,42.5%的消费者表示不会购买,40.1%的消费者表示会依车型的性价比而定,仅17.4%的消费者表示会购买。这表明,目前国内的模仿车型对消费者而言并无太大吸引力,单纯的外形模仿可能暂时会提升销量,但所谓的品牌知名度、忠诚度及美誉度绝不是靠模仿外形就能得到的。而40.1%的消费者所谓的“依车型性价比而定”,也说明了国内汽车企业在模仿借鉴的时候,应从汽车性能等硬指标出发,生产真正具备优质性价比的民族品牌。(图3)


图3

  入世后,中国汽车产业日益融入国际市场,面临来自大众通用、丰田等世界汽车巨头的压力,模仿的确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但是,研发的征途没有捷径,亦步亦趋地模仿外形很难提升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在国家对《专利法》和《知识产权保护法》完善的同时,中国汽车企业尽快吸收借鉴并掌握国外企业先进的研发技术和手段,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打造出中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民族汽车品牌。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