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1月1日起,中国取消汽车及其关键件、光盘生产设备这两类商品的进口配额管理,普通商品进口配额至此全部取消。2004年12月底,商务部正式公布了《汽车产品自动进口许可证签发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称《细则》)供进口商次年申报时参考。
市场一直在期待进口车配额取消,这也是2004年消费者持币待购的深层心理之一。然而,本来可以利用整体降价再作一搏的进口商却发出声声叹息。不确定的非关税壁垒、消失的保税区优惠政策,以及竞争无序和不断恶化的市场环境,正在把昔日金银满箱的进口车商逼到悬崖边上。
没有甜味的“好日子”
按照过去的惯例,在遇到比较好销的车型时,进口车经销商通常会用一个配额进口几十辆或几百辆汽车。配额管理取消后,《细则》中明确,自由申报可以“一批一报”,也可以“非一批一报”。表面上看,进口商在进货的时候可以更加自由地掌握买进数量,而且配额的成本也没有了,但实际情况是,此前进口配额(即许可证)的价格早已经降到不能再低,“一两千,甚至几百块钱的都有。”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总经理丁宏祥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取消配额带给经销商的利好并不明显。”
回顾一下许可证的灰色历史就不难发现,进口车商已经习惯于利用许可证来控制资源,挤压进入者。“作为非有价证券,进口车许可证是不能买卖的,但是多年来,一些权力拥有者把这张纸变成了有价证券。最高的时候,一张美国进口福特车许可证可卖到11万元。”北京亚运村一家进口车经销商称:“买卖许可证就像是地下交易。”
但洛阳纸贵的许可证终于在2004年降低了身价,由于预计到2005年的配额取消可能带来的供求变化,许可证开始被抛售。在2004年第二季度,一张日本进口霸道SUV许可证降到了两三千元,连国产霸道(现更名为普拉多)也走不动量被迫降价5000元。许可证贬值,使许多站在圈外的经销商开始卖进口车,这个市场变得更加混乱,也更加难做。
呼之欲出的新门槛
“申请进口汽车销售的经销商,需提交汽车品牌经销授权证明材料(公历年度首次申请时提供)。”“申请进口列入《货物自动进口许可商品目录》中属商务部管理的汽车产品,申请材料须经地方、部门机电办核实。”《细则》中明确了对新入行的进口商的管理。
从易货贸易时代起就操作进口汽车业务的陈萍女士对记者说:“配额取消不等于随便进口,首次申请时的门槛设定以及相应的品牌经销管理办法,这一块很关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政司官员称:“我们的重点还是放在管理上,各部委分工把口,国家发改委就管2005年自由登记这一块,海关和商务部设置一个门槛,国家发改委产政司还要严格目录审查。
《细则》的第五条第三款,“汽车生产企业申请进口成套散件(含SKD和CKD)、部件总成(系统)用于生产汽车的,需提交所生产车型列入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及第九条“经有关部门核定,进口属于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商务部在签发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的备注栏中打印标注‘构成整车特征’”;都属于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手防治进口车偷漏税的内容。
但也有人认为经销商已经早有准备。负责新上市的克莱斯勒300C销售工作的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高级经理苏伟铭说:“2004年我们的销量有大幅下滑,但基本上没有影响到进口车。我认为,2005年大家都会对许可证的取消抱有期望,但销量却不会有特别大的提高。”
2004年12月21日商务部举行《中国汽车竞争力年度报告》内部审议,据与会的官员和专家透露,商务部正在协调相关政策法规,2005年商务部将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一起,陆续出台一系列汽车业重要法律文件,除进口汽车管理办法之外,二手车管理办法也在审查之中。一位与会专家称:“其实,进口管理办法不可能解决配额取消后的所有问题,从汽车品牌销售渠道管理办法到二手车置换管理办法,商务部2005年都会出台,整条产业链都需要政策法规配合。”
更加血腥的价格战
如果说取消配额只是无益无害的甜水,那么价格战就是始终套在进口车商脖子上的绳索。“进口车降价第一枪不能干掉对手,那么第二枪就很难说会出现什么情况。”丁宏祥说,“进口车买卖好坏,产品因素占60%,营销占40%,而营销中最主要的就是价格。”业内人士说,除了克莱斯勒300C外,福特翼虎、上海通用代销的凯迪拉克进口车,都是以进攻对手为主要目的来制定价格的。
陈萍预测,进口车价格战在2005年春节前后会再次掀起。届时可能要死一批进口商。
苏伟铭分析说,2004年无论是国产车还是进口车,每次销量一上一下的调整,都会伴随有库存出现。“库存一出现,经销商就会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那么他卖车的价格就会很低,甚至有些会比成本还低。只有个别车型还没有调整,但他们到了明年一二月份肯定会调整。3月份过后,这些车型价格甚至会回升。2005年3月份后,进口车的价格就会比较理性。”
作者:张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