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由巨额“车贷”坏账看“井喷车市”的泡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2日 08:35  中国汽车报

图为近两年汽车销售数据

  在我国2002、2003连续两年车市“井喷”后,2004年出现车市增速大幅度回落的新情况,令很多中外汽车专家都感到“中国车市看不懂”。最近权威媒体报道惊人消息,汽车消费贷款有945亿元无法收回,列为不良贷款,坏账率高达51.6%。

  945亿元能买多少汽车

  我国多年来汽车消费贷款一直很谨慎地一步步推进。2001年前步子很小,直到2002年下半年,国内车市进入超速增长时才放开了步子。经2002年、2003年,贷款余额达到了1833亿元,坏账945亿元,坏账率达到51.6%。这笔坏账款能买多少汽车?

  笔者初步计算了北京市、上海市2004年1~8月间汽车销售额和销售量,得出平均每辆汽车售价为10万元。由此可估算出坏账945亿元可以购买94.5万辆汽车。假设2002年下半年和2003年一年间均衡发放车贷,那么这部分贷款为2002年多卖出31.5万辆车,2003年多卖出63万辆车。

  同理,全数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833亿元可以购买183.3万辆汽车(其中2002年占61.1万辆,2003年占122.2万辆汽车)。可见车贷在推动汽车销售中起了很大作用(约占2002年的18.8%,2003年的27.8%)。

  945亿元是“汽车销售额”吗

  车贷办法存在的漏洞让某些缺乏诚信没有支付能力的人混水摸鱼,致使巨额贷款收不回来,这能不能成为“汽车销售额”呢?这确是个难题。市场学和市场营销学的专著告诉我们,“潜在市场”和“有效市场”有很大的区别。“潜在市场”是由那些对产品有兴趣的顾客构成,而“有效市场”除了对产品有兴趣外,必须有足够支付能力,并能买到商品。仅有“欲望需求”而不具有货币支付能力不能成为“消费需求”。

  虽然这批由坏账贷款买走的车成为形式上的“销售额”,但顾客没有还贷能力(绝大多数并不具有支付能力,也有极少数有钱不付的人),这种特殊情况下形成的“交易”不应属于“有效市场”、“消费需求”的范畴内,而应看作是汽车市场的“泡沫”和“水分”。这种水分约占2002年汽车销量的9%,占2003年汽车销量的13.5%。

  拧干水分回归真实

  如果我国的银行也像外国银行那么谨慎,坏账率不超过3%,则车贷余额1833亿元的坏账额仅为55亿元。

  我们可以想像一下,若按上述严控坏账率3%,那么945亿元减去55亿元后,可以避免890亿元的坏账,其结果无非少卖89万辆汽车(2002年大体上少卖29.67万辆,2003年少卖59.33万辆)。

  下表中数据可见,去除水份后2002年、2003年汽车销售增长率分别下降11.79和6.52个百分点。2004年预计GDP增长率为9.4%,预计汽车销售量490万辆,同比增长29%(比379.75增长29%,比有水分439.08增长11.6%)。

  这里应当说明:上述数据是在特定假设条件下,为了定性的说明2002年、2003年由于不良贷款的影响,汽车市场存在“泡沫”和“水分”,而实际情况比这还要复杂得多。在2003年激动而后,2004年又转向失望。现在是冷静下来反思,回归理性,回归真实的时候了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