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三家汽车行业企业跻身广东竞争力50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 08:22  南方日报

  由省社科院主持完成的《2004广东大型企业竞争力评估分析报告》课题成果今天发布。

  评估结果表明:广东大型企业竞争力较稳定,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前50位中占绝大多数;大型外资及合资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培育一批在支柱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大型民营企业是需要各级政府和民营企业家共同努力的战略任务。

  50强平均盈利14亿

  50强主要经济数据 单元:亿元

        总计 平均

  销售收入  8654 173

  总资产   19043  380

  所有者权益 4479 89

  利润总额  735   14

  广东竞争力50强企业总资产利润率为3.9%,净资产利润率为16.4%。

  竞争力真正强的仍是少数

  本年度广东大型企业竞争力排名50强的得分(满分为1000分)情况为:最高分698.4分,最低分321.2分,平均428.5分。从得分的分布情况来看,低分段集中了四成多的企业,而高分段的企业数目比较偏少。可见,在竞争力前50位企业中,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对比仍非常悬殊,竞争力真正强的企业仍是少数。

  名单平均每年更新30%

  资料表明:竞争力50强名单中有近80%的企业连续两年入围,有52%的企业连续三年入围,平均每年更新率接近30%。而连续进入前50位的企业名次也在不断变化。

  由此可见,广东大型企业竞争力排名一方面保持了稳定性,表现出企业竞争力在短期内不会有剧烈的波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业竞争力动态变化的过程。

  国有企业占了绝对优势

  在全行业企业竞争力排名前50位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7家,其中中央企业9家;外资及外资企业9家,民营企业4家;在工业企业竞争力排名前50位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7家,外资及中外合资企业9家,民营企业4家。由此看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民营企业还需要加大培育的力度。

  装备制造业企业缺席

  工业50强的各项指标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各项指标在全省企业总值中均占40%以上。这可以看出,广东工业产业的集中度较高。

  此外,工业50强与广东50强重合的企业有35家,可见广东企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中工业企业占有优势。此外,从行业的竞争优势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和重化工业的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各项指标比其它行业要好。但在入选的大型工业企业中,还没有一家是装备制造业企业。因此,广东要打造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除了要扶持产业集中度高、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外,还要集中力量发展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

  广东50强强于全国500强

  广东50强在本省企业中是竞争力最强的,但与全国500强比,企业平均营业收入高于全国500强23.7%,但仅为全国50强的29.7%,仍有较大差距。所以培育广东的大型企业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还需要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粤苏50强经济指标对比表 单元:亿元

          广东50强 江苏50强

  2003年营业收入 8654.48  5876.4

  营收比上年增幅 16.2%  30.1%

  资产总额    19043.56 4843.52

  资产比上年增幅 29.3%  13.9%

  实现利润总额  697.23  398.78

  利润比上年增幅 12.1%  38.8%

  总体而言,广东竞争力50强无论是总体规模、企业实力还是经济效益,都优于江苏50强,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

  [广东50强之行业分析]

  六大产业前景看好

  《评估分析报告》通过各种资料分析指出:在众多产业中,汽车制造业、轻化产品、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电信业、金融保险业和重化工业是大型企业占竞争优势、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电信业营收最大增长最慢

  从营业收入来看,电信业入选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达到348亿元居第一,但平均增长率仅为6.3%,仅高于交通运输业,远远低于其他行业。电力、能源业和金融保险业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也超过300亿元,分别为319亿元和315亿元。从增长的角度来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企业增长最快,平均增长率达到61.3%,这主要得益于2003年汽车市场活跃。建筑业的平均增长率也达到58.1%,并且建筑业首次有企业进入50强。重化工业和轻化、医药业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增幅也较高,分别为39.7%和43.3%。

  金融保险业资产规模大

  从资产来看,金融保险业由于其行业特点,资产规模高出其它行业一个数量级,资产的增长也非常快,处于首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资产规模也在2003年迅速增大,平均规模达到109亿元,增长率更是高达32.9%,仅次于金融保险业。此外,电子、通讯产品制造行业企业平均资产也超过百亿,增幅达到20个百分点以上。

  所有者权益电信居榜首

  从所有者权益来看,电信业位列榜首,达到529亿元,而达到100亿元以上的有电力、能源产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保险业。增长最快的是轻化、医药业,增幅达到36.3%;其次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达到33.5%。

  从利润总额来看,2003年各行业都盈利,但电力、能源业和交通运输业利润有较大幅下降,交通运输业的降幅更是达到56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受2003年非典的影响。其它各行业利润都呈较快的增长趋势,部分行业的利润增长率都在50%以上。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收益率最高

  总资产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从一定程度反映了企业或行业的盈利水平。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最高,分别达到20.2%和37.1%。这表明在2003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汽车消费迅速增大的情况下,盈利水平相对其它行业要高很多。轻化、医药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达35.2%,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以及电信业也达到22.9%,尤其是电信业在2003年利润增幅很小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水平。

  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制造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是12.5.%和8.7%。由此可以看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竞争异常激烈,导致利润水平降到了较低的水平;而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制造业也因为并未掌握核心技术,使得收益率也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广东50强之问题篇]

  规模偏小 效益偏低 创新不足

  尽管广东50强的竞争力要强于全国500强,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广东的大型企业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经济效益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因此,《评估分析报告》也对广东企业竞争力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分析。

  -问题一

  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不强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广东最大50家企业较多地集中在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以及一些垄断性行业及金融行业,行业分布面较窄。另外,重点企业集团和国企托管企业经营不善的状况仍未能彻底解决,产权改革滞后制约了国有经济增长潜能的发挥。

  -问题二

  民企比重远低于江浙

  广东个体私营企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为20%强,而浙江省为52%,江苏为30%。可见,广东民营企业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力度仍不强。究其原因,发展环境仍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特别表现在两个方面:民营企业在一些领域的市场准入方面还有障碍;金融环境建设滞后,融资难成为广东民企发展瓶颈。

  -问题三

  内源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又有两个: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落后,企业内部经营者决策能力的提高与企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企业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不深,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观念薄弱,缺少向外扩张的冲动和行为。

  -问题四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利税率最低

  首先,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占增加值比例下滑,技术密集度不高;其次,产值利税率偏低,经济效益仍待提高。2002年,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利税率在全国排倒数第一;此外,广东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为22%,不但低于天津、山东、江苏等省市的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广东50强之对策篇]

  推动体制、政策、技术创新

  针对广东大型企业存在的问题,《评估分析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一是加速体制创新和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提升大型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二是推动优势企业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实施“走出去”战略;三是政府实现自我调整,设计有利于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设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积极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扩大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并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中心,强化政府指导下的中介服务功能;四是以企业为产业创新主体,提高企业技术进步水平,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

  [广东50强之汽车篇]

  解决三大问题更上层楼

  广东竞争力50强中,广州汽车行业企业有3家跻身其中,说明广州汽车行业企业的竞争力相当强。

  但省社科院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所所长、竞争力课题组副组长林平凡坦言,广州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一是产业规模偏小;二是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三是自主开发能力弱,缺少自主品牌。

  目前广州汽车工业主要以CDD(全散件组装)和SKD(半散件组装)方式生产,核心技术完全依赖合资外方,经营风险集中。汽车新产品特别是轿车全部要依靠国外引进技术和产品;绝大部分零部件企业设计开发能力也不强,无法参与整车开发工作,没有实现模块化生产供货能力。另外,广州市现有的汽车品牌绝大部分是日本汽车厂商的品牌,没有自己的品牌。

  针对广州汽车工业优劣势及全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林平凡提出了强化广州汽车竞争力的三大建议:一是加大技术研究开发(R&D)投入,特别是对零部件开发的投入,形成一定的自有核心技术优势;二是完善汽车产业链;三是加快自主品牌建设。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邓红辉

(编辑:仝楠楠)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