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库存凸现厂商软肋:思想行动远远滞后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 13:29  新浪汽车

  再过几天就是新年了,汽车厂家在年终盘点时候,收获恐怕不都是沉甸甸的硕果,还有沉甸甸的库存。有库存,很正常,也是一种流通需要,但面对高库存,我想没有哪位老总能轻松笑出来。

  汽车库存成为新闻频繁出现,是今年下半年的事情,“黑色五月”以来,车市风向逆转,顺势直下,一泻千里,商家老总们还没回过神来,车已不好卖了。

  本来开足马力生产的厂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库存开始一天天多起来,有的滞留在厂家,有的压向经销商,于是,伴随着调查、猜测、争议,一时间,高库存扭转了整个车市走向,加速了降价的步伐,引发了一连串问题。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轿车库存约有四五十万辆,按照当前国内车市情况,停产两个月也难清库。市场陡然转淡,分析起来因素多多,当然,板子也不能全打在厂家身上,但最终“擦屁股”还靠厂商自己,怎么说这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弯,一道不易跨的坎。

  常言说:有同行,没同利。车市不乏逆市飞扬的车型,就看你怎么做啦。如果仔细琢磨一下库存车型,反思一下既往车市种种怪现象,有些库存完全是厂商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为什么滞销?不妨就以汽车竞争力最关键的两个因素(产品和价格)说说。

  汽车作为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每年都有一些新材料、新技术得以应用,因此,新车迭出,老车升级换代。技术就是竞争力,领先一步就是市场,这一点没有哪个厂家不清楚。但在中国市场就不是这回事了,新一代产品已跑满大街小巷,在中国生产的还是“老一代”,甚至是十多年前的技术,好像中国消费者不喜欢最新车型似的。还对消费者说“这是跑出来的成熟车型”,难道它比新产品还成熟?比起那些“全球同步上市” 车型,竞争力可想而知。以前,车型短缺,没选择;而如今,新车令人眼花缭乱,难免不被边缘化。所以,国际名车来到中国“水土不服”并非偶然,经典车型遭遇“滑铁卢”自在情理之中。此类车型库存高垒,要怪只能怪自己。

  再说价格,怎能以“乱”字了得。从年初到年末,算算缩水多少,算算降了几波。看看现在厂家对价格失去控制,看看厂家接连降价失去效用,看看各种“降价补偿”“价格联盟”等新名词,真的让人无所适从。消费者失去信心,厂家承诺失去威信,这是谁的错?原本就是入门车型,非要卖个中高档车价格;上市时言之确凿与“国际接轨”,不出两月跌了几万元。在制定价格策略的时候,不小心成了游戏,结果把自己给套进去了。有种说法是“没有卖不出的产品,只有不合理价格。”

  总的说来,中国的车市发展太快了,厂家思路有点跟不上,一个发展新思路实施的时候,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有人说,中国车市“两年走了国外二十年的路”。而一些厂家在用老思想、老观念做市场,在某种程度上,高库存正是厂家滞后市场行为的集中反应,即使不是现在,迟早也要为之付出代价。

  说到底,高库存仅仅适时凸现了厂家的一些软肋。

  往年,日前应该是“05款”车型竞相发布的时候,今年倒显得冷清,如何化解高库存才是厂家当务之急。去年底也有库存,但神不知鬼不觉就消化了,如今没有那么容易了,就像一个随时引爆的“炸弹”,如何排解就看厂家智慧和勇气了。

  无论如何,今年汽车高库存是值得厂家警惕的一个信号。

    (作者:新浪青年汽车论坛评论员 刘士剑)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