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首次公布《汽车产品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并将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过去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配额许可证终于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而“品牌授权”销售又将给二、三级进口经销商蒙上阴影。虽然政策的贯彻到位可能还有个缓冲期,但业内专家表示,随着“落地完税”、“配额制度取消”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中国进口车市场将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
日前,商务部首次公布《汽车产品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并将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根据《细则》规定,我国将取消进口车配额制度,进口车管理由过去的“配额制”改为“签发制”。业内专家表示,随着“落地完税”、“配额制度取消”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中国进口车市场将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
由于牵涉到切身利益,中进贸易上海进口车交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伟杰表示,自己一直关注着进口车政策方面的变化。他说,这次《细则》的公布,是国家有关部门首次明文规定取消原来的配额许可证制度。
配额制度取消后,国家不再对进口车有数量上的限制,过去一度被炒到10多万元一张的进口车配额许可证将宣告作废。进口经销商今后只要在向海关申报前,向商务部或其授权的地方、部门机电办申领“自动进口许可证”即可。申领的途径可通过网络,也可以书面形式向发证机构提交申请。
原来配额制度下,汽车进口商申办配额许可证,时间最长需要1个多月时间。而现在根据《细则》规定,申请进口列入《货物自动进口许可证》中属地方、部门机电办管理的汽车产品,只要内容正确、形式完备,签发《自动进口许可证》的时间最长不超过10个工作日;申请进口属商务部管理汽车产品,须经地方、部门机电办核实,如果申请材料齐备,核实时间最长不超过3个工作日。核实后申请材料将递交商务部,商务部签发时间最长不超过10个工作日。与申办配额许可证相比,这次商务部公布的《细则》大大缩短了自动许可证的申办时间。
同时,自动许可证实行“一批一证”或“非一批一证”管理,有效期为6个月,不再实行配额制度下的“单车单证”管理制度。
对于新制度,沪上不少汽车进口商表示,现在进口数量已经不受限制,但对资金、资质的要求更高,挑战也更大。
《细则》规定,经营进口汽车企业在申领“自动进口许可证”时,除了要求内容正确、形式完备外,还必须提交汽车品牌经销授权证明材料。根据《细则》,今后经销商进行进口车销售,从办理手续上来说要有品牌授权。这样一来,一些没有品牌授权的二级、三级经销商的前途并不十分乐观。但对一些大的进口车经销商却不啻为一件好事,减少了竞争对手,可以分得更多市场蛋糕。
现在,关于“品牌授权”的政策解释虽然并没有公布,但今年下半年开始,许多没有“品牌授权”的进口经销商已经有所行动,纷纷在政策允许的时间里开始消化库存。有些经销商为了回笼资金,甚至不惜以平价销售。据记者了解,与此不同的是,上海一些大的进口经销商甚至囤积了近2个月左右的库存,一旦政策进一步明朗,可以在第一时间里作出反应。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进口车品牌授权销售是大势所趋,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点,一些没有品牌授权的中小进口经销商才纷纷“出逃”。目前,由于成本等原因,国外汽车公司在中国的总代理只有1到2家,一旦实施“品牌授权”销售后,这样的销售网络显然不够。专家指出,国外汽车厂家为了进一步铺展自己的销售网络,很有可能以增加“品牌授权”代理商的数量来应对《细则》中的新规定。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细则》将在明年1月1日起生效,但真正实施并贯彻到位,估计还会有一个缓冲期。因为进口车需要提前预订,而且从国外运到国内时间上一般都受到订货和船运周期的限制,对于预订及途中车辆,有关部门需要给进口经销商一个市场释放的时间。现在虽然还未明确具体时间期限,但一些消息人士认为,“3个月”或者“6个月”的可能性比较大。
由于有这样一个缓冲期,尽管《细则》的大致内容早在几个月前就为业内人士所获悉,但并没有影响到进口经销商相关的进口业务。记者从上海外高桥进口车交易市场获悉,截至12月26日,外高桥保税区12月份的进口车到岸量在2000辆左右,而11月份则为1000辆左右,和往年基本相同。外高桥进口车交易市场有关负责人解释说,12月份到岸量之所以比较高,并不象一些媒体报道的那样是一些经销商希望通过大批进车而搭载相关政策的“末班车”,而是因为一些经销商要为明年年初的销售做一定的库存,年年如此,是很正常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细则》还明确规定汽车企业进口属于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SKD和CKD,即半散件组装和全散件组装)用于生产,许可证须注明“构成整车特征”,所生产车型必须列入发改委《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这一规定无疑约束了用零部件进口后组装生产汽车的变相避税行为。
在此之前,一般根据国内生产该车型的国产化率(分为40%、60%、80%三个级别)来确定进口零部件总成的关税标准。加入WTO之后,确定零部件关税标准只有两个级别:即构成整车特征和不构成整车特征,然后根据具体的进口零部件种类收取不同的关税。
外高桥交易市场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细则》对零部件进口和整车进口作出关税规定,进一步拉近了国产车和进口车的价格。但由于日元、欧元坚挺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降低关税所带来的影响,明年进口车价格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本报记者朱君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