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5:中国汽车研发踉跄前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 15:27  第一财经日报

  12月6日,由东风日产打造的中国首家合资研发中心——东风汽车乘用车研发中心花落广州。数天前,柴油发动机制造商康明斯也与东风携手,在武汉建立了投资2000万美元的发动机研发中心。

  今年下半年,由汽车厂商麾下的研发中心一时间风生水起。继通用汽车6月宣布向上海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再注资21亿元之后,丰田也设立了两家研发中心,包括丰田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和丰田技术研发广州有限公司,大众汽车也在已投资人民币12亿元的研发中心上再增资,而东风集团和一汽集团也在不同场合表示,将加强公司的研发能力。

  不仅如此,外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也似蛟龙得水般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举砸钱。仅上海漕河泾一地,就有伟世通、佛吉亚、中策、天合、希凯等5家入驻,投资总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那么,2005年是否将会是中国汽车的研发元年呢?

  研发中心内容缺失

  今年纷纷上马的汽车研发中心,究竟会对中国汽车工业带来怎样的巨变?泛亚汽车研发中心和东风日产研发中心的负责人都表示,2007年将全面切入整车设计制造领域,而从两大集团的研发投入上看,似有一掷千金之势。但是,就全球整车设计的一般规律来看,中国的这点投入则是小巫见大巫。

  据了解,目前全球一款普通乘用车的整车设计费用就达到5亿美元到20亿美元,而中国的两大研发中心总投资也不过30亿元人民币,与此相形见绌。

  1997年8月,投资5000万美元的泛亚技术中心开业,之后的7年内,分别完成了麒麟、鲲鹏两大概念车的制造,同时也将“赛欧”和别克“君威”的改造任务接手并顺利投产。而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上,只有2003年1月,该中心完成别克2.0L手动变速箱四缸发动机开发,使设计中心“鹤立鸡群”。但是,研发中心一贯的引进、改装、淘汰、再引进的套路,泛亚也在劫难逃。国外公司并没有将其神工鬼斧的手艺传给中国的徒弟们,像“别克新世纪”和“五菱之光”的改装,都是内饰上的调整,中国因在汽车技术上的手无寸铁,自主研发几乎无从谈起。

  生产摩托车的重庆力帆董事长也向媒体透露,中国自主生产没问题,但是要研发,还是需要到西方取经,力帆就要千里迢迢地在英国建立一个超大的研发中心,从而配合本国的摩托车制造。

  而日产公司的有关人士也表示,在广州的这个乘用车中心,也仅仅是日产全球研发中心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会独立开发所谓的车型。

  但康明斯公关负责人杨方的话却让人匪夷所思。他说,汽车研发一款新品要5到10年,中国等不起。但是目前与东风合资的发动机研发公司将会打破这个怪圈。第一步,引进国外产品,进行改造;而2010年前,因为中国的巨大市场,将会进行本土化研发,这样会大大摊销成本。比如在中国研发一款柴油发动机需要3亿元,那么如果在中国本土卖掉20万台,在国外卖掉10万台,那么每台柴油机的费用1000元,如果在美国设计一款产品,同样的费用,却销售只有10万台,那么每台柴油机所摊到的费用将达到3000元,自然在中国生产更加节省成本。

  各自为战重复开发

  “目前我还没有看到有自主知识产权、有中国特色的研发中心,合资公司也很难看到。即使有些公司宣称是自主研发,但是还是要看谁掌握了整车权,如果在外方手里,所谓的自主研发就是一句空话。”上海交大研究汽车底盘的殷承良一针见血地说:“不过合资研发这种方式也要一分为二地看,研发中心的前身,都是每个公司的国产化部,对中国汽车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现在一些厂商急于建研发中心,不排除坐而论道、声东击西的可能。“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来自政府的压力。比如某公司要将产品带进中国,首先它就要投资一个类似的设计中心,这样政府才给你批。其次,研发和技术人员的费用都很高,如果能够在本地解决一些技术产品问题,成本自然也降了很多。”

  而另一位人士则称,有些公司希望在明年因进口汽车关税下调后,将在中国开演的这场汽车销售的群雄纷争之前,获得一个好的跑道,以研发中心之名,再加大生产。而另一些汽车厂商的研发中心徒有虚名,找几十个工人、看看设计图、弄弄引进的汽车玩玩的也不是没有。

  “明年引进汽车的关税将下调到20%以下,很多公司是被迫设立研发中心的。”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朱平教授说,“大批的国外汽车将进入中国,论配置、性能、价格都要比现有国产车强,这样国内投资的外国制造商就如坐针毡,希望在发令枪响后不至于跌倒而错失比赛资格。”

  “在中国,很多车确实是改装的,一些汽车只是将外观整容,而一颗颗如心脏的发动机却已七老八十。但是现在中国自己设计车子的能力又太弱,只有先改装再生产。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本田等企业的发展轨迹也是如此。”朱平说,“这么多的研发中心,都是各自为阵,目前不可能借用其他公司来进行研发,这也就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重复开发。像丰田和本田两大冤家,他们已经认识到,合作研发既可避免人才浪费,也能大幅度节省成本,所以他们都在日本联手进行研发。因此,我呼吁在中外合资的研发中心建立之前要深思熟虑,考虑效果。”朱平眼里掠过一丝忧虑。

  三大集团暂无整车自主产权

  上海交大金隼博士称,一些大公司的研发理念就是,先从改改后视镜、前后保险杠等开始,然后再深入。而殷承良教授则表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没有太大希望,但是也不至于绝望。而目前国外通行的委托第三方进行设计的情况,在中国也不少。

  “比如奇瑞昌河、波导等等民营企业,没有研发能力,表面上看是旗下的研究院所设计开发的,其实却是密切的合作伙伴所弄的。而三大汽车集团由于面子问题,绝对不可能找国内设计公司来研发产品,不过委托国外设计公司的却存在。如东风集团曾经就委托国外公司设计的一款BF型轿车,可惜半路夭折。当然,现在中国的汽车公司也意识到,需要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东西,所以像一汽集团研发中心并没有外资,而东风军用汽车的研发产品还是保留着强劲的研发实力。”朱平教授对此也与殷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

  朱平说,技术力量很高的汽车,确实现阶段不会在中国生产。引进、修改、加工、生产这个循环还要往复。当然,我们民营企业的自身研发力量也很弱,但是我们并不能一棍子打死,他们有他们的定位和特点。

  据了解,大量关键性的汽车技术确实是被国外的小公司所掌握。而整车厂商的主要工作,是如何将这些设计整合成为一部好车。像泛亚这样的技术中心,他们可以共享美国总部的数据库,这种开放式的研发中心,对于提升中国汽车研发人员的水准会有很大帮助。从国外引进的车确实是需要改装的,比如君威经过泛亚的改装后,性能更加适合中国道路,今年可以卖到9万多辆。

  金隼补充说,目前汽车暴利时代已经过去,汽车的更大利润则来自汽车维修和汽车金融服务上。如果能在这方面做足文章,中国企业就又多了一个制胜的筹码。本报记者 王佑 发自上海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