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天籁供不应求明年导入经济型车 东风渐入佳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9日 09:47  信息时报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东风有限一直雄心勃勃,但合资公司运行一年来,市场表现却乏善可陈,不仅产品销量被挤出前十名,日产的品牌形象也没有能得到进一步优化。日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研发中心在广州花都举行了奠基仪式,以此为契机,加上明年更多新车型的导入,东风日产已渐显后发优势。

  全力打造日产“中国版”

  12月6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面积达20万平方米、投资额为3.3亿元的乘用车研发中心在广州花都举行了奠基仪式,这标志着一个世界级的汽车研发中心进入了施工建设阶段。据了解,按照计划,东风乘用车研发中心将于2005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并用8年时间达到与日产其他研发中心同步的水平,成为日产全球研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产副总裁中村公泰表示,中国研发中心建成后,将与日产总部紧密合作,通过采用日产全球研发技术的共同平台,全力开展针对中国市场的乘用车产品开发,加快产品国产化步伐,逐步形成车身开发、整车匹配以及部分总成的研究开发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东风日产全力打造适应本土市场的日产“中国版”,这也意味着今后其生产的产品,已经由“复制型国产化”转向了“开发型国产化”的阶段,同时,在质量标准和科技含量上,将不再逊于美日德法等汽车强国。

  天籁供不应求

  10月份,东风日产引进的血统更为纯正的最新一代车型天籁上市,推向市场就受到了空前的关注。记者从广州市场了解到,天籁目前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状况,多个经销商处连样车都没有了,消费者订车后要到2个月后才能拿到,市面上现车需要加价万元以上,这在当前大部分车型滞销的局面中别无仅有。

  对此,东风有限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任勇表示,高档定位、合理价格和品质保证是天籁成功上市的制胜法宝。相比于国产的同档车型,天籁明显带有日系轿车细腻稳重的气质,宽敞的车内空间,明朗简洁的车身线条,显示了设计者“人性化”和“智能化”的设计理念。在性能上,天籁的优势也非常明显,所配备的日本原产的VQ发动机曾在美国连续10年被评为十大最佳发动机。此外,天籁在配置上也比同级车丰富。这些基因决定了天籁在上市不到2个月时间,销量就接近1万辆,接受订单9,000辆,意向订单数量超过30000台,一炮走红高端轿车市场。

  明年导入经济型车

  在东风日产的产品序列中,中高级车和中级车都有了,惟缺经济型车,而根据东风有限公司于2003年11月发布的中期事业计划——从2003年的6.5万辆增加到2007年30万辆,要实现这一目标,引入经济型车显然不可或缺。而事实上,这也正是明年东风日产的事业重心。

  记者从广州经销商处获悉,东风日产目前正在试制一款代号叫X11C的经济型轿车,这款车的原型是今年9月份在日本上市的Tiida,试制成功后将于明年6月份正式投放市场。据了解,日产Tiida是一款紧凑的5门轿车,配备了1.5升发动机和CVT变速箱,在日本的售价为132万~179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0万~14万元,在日本上市后销售形势非常好。而据进一步介绍,中国版的Tiida可能排量为1.6升,搭载进口发动机,定位介于家用经济型轿车和中端车之间,两厢和三厢都有,内部空间非常大,类似丰田花冠

  据东风乘用车公司有关人士透露,另一新品也在秘密打造。而到2006年,东风日产还会推出3款新车,其中包括MPV等车型。

  记者观察 日产、本田与丰田在中国重新赛跑

  不管日产承认不承认,日系中排名老二的日产在中国市场与本田、丰田的第一轮赛跑中,已明显处于下风,东风有限也与其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的地位名不相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笔者私下认为,一是合资双方磨合期过长,内部调整没有到位;二是对变化的中国市场的把握不准,市场经营过于粗放,缺乏像丰田一样的精耕细作。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比如其对外的窗口——公关部门就一直杂乱无序,总经办、党委工作部、市场部、公关科甚至日产总部及中国事务所都有相应的职能,公关执行也一直处于变化当中,令媒体无所适从。

  这显然是日产不愿意看到的,近期的一个变化是,东风乘用车公司成立了企划传播部,来自IBM中国公司的公关经理已空降进入。这虽然是表象,但说明了其逐渐认识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开始了重新布局。可以说,日产与本田、丰田在中国已进入了新一轮赛跑期。在这一轮角力中,日产的后发优势将渐渐显露。从外部环境看,首先,由于对广州形成汽车产业的集群效应有重要意义,对扎根广州的这一“外来户”,广州地方政府还是倾力支持的,市委书记、市长、副市长亲自到场为其研发中心奠基培土就可以佐证。花都更是不遗余力,建设的汽车城就是为吸引更多的配套商进驻,从而为东风有限降低成本。另外的一个优势是,相比本田和丰田在中国有两个合作伙伴,随着郑州日产归入东风有限,日产更为单纯,无需分身,不会出现内耗的情况。从内部环境看,经过调整,将结束双方磨合期,进入合力期。而随着研发中心的建设,将逐渐建立了制高点,发挥“科技的日产”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形成东风有限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日产可以最大限度发掘中国国内市场,进可以利用中国基地较低的成本优势,产品就近出口到东南亚市场。(熊成明)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