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200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和汽车企业开了个大玩笑:从去年70%的增长率一下子跌到现在的18%,“上半年还是一片艳阳高照,下半年就变成秋风瑟瑟了。”然而,在这让国内企业普遍感到有些恐慌的冷风中,跨国公司却好像吃了定心丸,按照既定战略该做什么做什么,其从容的态度出人意料。
无论在欧洲还是在美洲,他们之间都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为每一块市场而不计一切地厮杀着。因此,当听到有人说“从一定程度上看,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这样的话时,难免会令人目瞪口呆。
这是一位业内人士在总结2004年跨国公司中国战略时,对记者说的。
按照通常的理解,跨国公司来到中国,就是为了在这个占世界1/5的汽车市场上分一杯羹,因此,每一个竞争者都是对手。而现在,他们居然能达成一定程度上的默契,为何?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下,他们又是怎样达成默契的?
达成心照不宣的默契:患上“路径依赖症”
一位国家发改委的官员告诉记者,在今年6月1日《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出台前,跨国公司跟他们的交流比平时大大增加,“他们都积极跟我们联系,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还提交给了正式的建议性报告。”
据了解,在这些跨国公司所提的建议中,其中有一条是,希望修改现行的合资企业持股规定,不再规定中方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在这个问题上,跨国公司的口径几乎是异口同声。
这种惊人的一致性让一些人警觉。因为近两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战略上的变化,尤其是在技术和品牌上趋于垄断的态势,已经很耐人寻味。在汽车零部件领域,不少外资企业投资时不再选择合资方式,而宁愿采用独资方式,今年以来,这种趋势有大大加剧的态势。新的投资现象使很多人意识到,如果整车企业没有政策上的硬性规定,大多跨国公司也会选择走自己独资建厂的道路。
一位业内人士谈到这个现象时,用了一个经济学术语“路径依赖”,意思是说,一旦有一家跨国公司趟出一条新路子,其他公司就会纷纷效仿。这种“路径依赖”的好处是,跨国巨头们不用再付出不必要的政策成本代价,而可以通过捷径轻而易举地进入中国市场。当丰田以断绝合作相要挟,迫使天汽不得不被一汽重组后,今年,福特又施展导演技巧,放风要抽身而退,使江铃不得不参与了长安进行的重组。其手法,与2002年的那场“天一重组”如出一辙。
合资企业的中方,似乎从没像2004年这样,因为话语权不够强而遇到如此多的尴尬事。跨国公司也好像真的达成了某种默契一样,其“路径依赖”的事情越来越多:江苏悦达起亚和南京菲亚特的中方销售负责人相继被换,外方轻而易举地就夺得了销售大权;当东风与本田和日产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时,一汽又被丰田开了个大开玩笑,没有拿到一心想要的佳美和发动机项目;当国内的整车企业想效仿上汽,采用与国外零部件各占50%的合资套路时,却猛然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选择了独资。
“一夫多妻 ”曾经是中外合资过程中中方的必然选择。而现在,一些国内企业发现,他们的合资伙伴开始“红杏出墙”,纷纷“一女多嫁”。丰田在一汽“全面合资”后不久,很快又闹出了广州“恋情”,通用在上海扎根后,又“远嫁”柳州,再加上当时的金杯通用,在中国闹出了3个“家”。就连一直不声不响的韩国现代起亚,也傍上了北京、江苏盐城、安徽江淮、山东华泰4个项目。有的跨国公司跟这个谈完又跟别的再谈,弄得合资中方整天忐忑不安,猜不透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以至于有人说,这是跨国公司对中方“一夫多妻”的报复。
据有关人士分析,在国外企业博弈中国的现阶段以至未来数年,这种“路径依赖”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徘徊于竞争与“竞合”:伙伴与对手的矛盾
“为强化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跨国公司之间在中国正从竞争走向‘竞合’,即在某些领域和项目上合作,建立联盟,优势互补,联手出击。”一位业内人士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于是,在今年6月份的北京国际车展期间,就出现了这样惊人的一幕:在北京的一家大酒店里,一家国外公司组织了近200家来自美国的汽车和零部件商,就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开了一场汽车峰会。说是峰会,不如说是一场动员会更确切,因为会议的主题,就是分析中国汽车巨大的市场潜力,来自中外的演讲者都以充满激情的口气,作了关于中国市场潜力的报告。
这样的峰会,让那些没有来中国投资的企业自然感到后悔,但会后也有人开玩笑说:“想过没有,这些企业都进来,他们自己可能就得打起来了。”
这不是夸张。今年,国家对环保的要求力度加大,使跨国公司们不遗余力地声明自己的产品是环保产品。而在叫得最响的群体里,不妨研究一下“绿色柴油机推广组织”的名单,由博世、卡特比勒、康明斯、戴姆勒-克莱斯勒、五十铃、沃尔沃等组成的这个组织中,有几家跨国公司本身就是竞争对手。然而,共同的利益关系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因为他们知道,他们面对着巨大的中国市场,为了攻破中国政策的壁垒,他们必须一同联手,去争取更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
出于利益上的关系,跨国公司在达成某些心照不宣的默契的同时,时刻没有忘记他们还是对手的关系。日本的丰田、本田和日产三大巨头,在全球都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在广州,他们看上去相处得十分融洽,往往是一家把自己在日本的配套商带进来,另一家马上就发展成自己的配套商。可是,一旦本田得知其合作伙伴东风跟日产全面合作后,很快就宣布增资1亿美元并推出新车,以此表明在中国市场毫不示弱的态度。
戴上“战略不变”的面罩:占市场,抢标准
“尽管中国市场处于低迷,但我们的中国战略不会轻易改变。”宝马集团董事长庞克一个月前对媒体作出保证。下半年以来,就在一些人为中国车市的萎靡不振而忐忑不安时,不止一家跨国公司站出来,有意无意地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这些表白,让一些部门的管理者松了口气,因为他们并不愿意看到一宏观调控,市场就疲软得一塌糊涂。尽管有人认为,宏观调控也许并不是中国汽车市场下滑的主要原因,盲目上规模导致产品供大于求才是罪魁祸首,但在国家对钢铁等一些行业进行调控后,汽车业显然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一边轻松地唱着“中国是未来最具潜力市场”小调,一边频频跳着不断扩大投资的快步舞,在跨国公司看来,获取中国市场份额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中国市场本身。“有的时候不一定要有合资伙伴,但是必须要有战略合作伙伴,这是跨国公司占领新市场惯用的手法。”一家国内大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于跨国公司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
扩大投资的目的,自然是为了中国广阔的汽车市场。今年,总裁、CEO们走马灯般在中国轮番出现,肯定不是仅为来谈个项目那么简单,单从跨国公司2004年引进中国的几十款车型看,就知道他们为长久占领这个市场花费了多少心思。无论是丰田花冠还是标致307,也无论是大众途安还是起亚嘉华,乃至于凯迪拉克和宝马,它们登陆中国的目的,无非都是想搭上中国汽车市场的顺风船。
而全球最沉重的两艘“汽车航母”,则用他们自认为最辉煌的战果,诠释了跨国公司2004年的中国战略。跟事前商量好似的,美国通用日前表示,拟于2005年在中国进行燃料电池车示范运行,丰田马上就声言,很快就将在北美市场抢手的混合动力轿车Prius推到中国市场的大门口。
看起来,这两家公司是为提前占领市场抢先机,而一位业内人士却提醒说,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两种产品进入市场还是遥遥无期的事,通过先期进入抢到制定标准的权力,才是两家跨国公司追求的根本。据了解,在汽车电子、混合动力、氢燃料等领域,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的跨国公司目前都在摩拳擦掌,力争抢夺标准的制定权。
看来,2004年的故事还没完,而且,在每个事件的背后,都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冯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