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小虞:宏观调控对汽车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小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 16:29  第一财经日报

  汽车产业什么样的增长速度是正常的?如何看待宏观调控对汽车产业的影响?怎样看待国内汽车自主研发水平……

  2004年11月27日,在辽宁沈阳召开的国产汽车产业高峰年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在演讲中作了解答。

  问题一:增长多少算正常

  2003年汽车市场“井喷”,产销增长40%,让不少人惊呼汽车过热;今年产销增长20%,在许多人看来却又是车市“寒冬”。

  汽车产业以多快的速度增长才算正常?张小虞认为,汽车产业的增长速度只要高于或者略高于我国GDP的同期增长速度,就可以认为是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的。他举例说,过去10年,我国GDP平均增幅9%,汽车产业平均增幅15.3%,大大高于GDP值,应该算是高速发展。

  张小虞说,按照我国汽车产业“从制造大国迈向产业强国”的20年发展总战略,到2010年,实现800万辆至1000万辆的产量规模,成为制造大国。今年已经实现产量500万辆,以后每年保持在10%~15%的速度增长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从2010年到2020年,保持7%的增长,就可以实现第二个目标。所以,至2010年之前保持15%的增长是正常的,也符合发展规划。

  问题二:宏观影响大不大

  今年汽车市场持续低迷,宏观调控被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宏观调控到底能够多大程度上影响车市?

  宏观调控影响很大,张小虞说,改革开放后,我国共有6次大的宏观调控,都对汽车产业产生了很大影响。

  1979年至1981年宏观紧缩,我国汽车年产量从22万辆减少到17万辆;

  1985年至1986年宏观紧缩,汽车年产量从44万辆减少到37万辆;

  1989年至1990年宏观紧缩,汽车年产量从64万辆减少到50万辆;

  1993年至1998年宏观紧缩,汽车年产量从129万辆增长至160万辆,平均增幅2.5%。

  1998年至2002年宏观扩张,汽车年产量从162万增长至325万辆,年均增长25%。

  2003年,汽车年产销实现440万辆,相比2002年增长30%,其中轿车增长近80%。

  2004年,情况与前面6次略有不同。政府宏观紧缩,结果预计实现产销500万辆,商用车增长20%,客车增长10%,轿车增长25%。即使宏观紧缩也没有出现负增长。

  张小虞说,这说明我国汽车工业的适应力、市场的应变力大大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对汽车产业的影响远没有从前那么显著,而且越来越小。

  问题三:自主水平低不低

  自主开发究竟是振兴民族汽车产业的必由之路?还是全球化专业化分工背景下的画蛇添足?如何看待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开发水平?

  张小虞说,虽然对许多企业特别是轿车企业来说,市场规模太小、实践机会太少,仍不足以支撑自主研发,但是从引进技术转向消化技术,自主为主的技术结构调整是必须的,自主开发是我国汽车产业的战略目标。

  张小虞强调,同时还要纠正一个观念:2004年,投放国内汽车市场的200多个国产汽车品种中,有70%都是自主研发的,主要集中在普及型轿车、商用车、载货车等领域。说明我国的汽车自主品牌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认为我国汽车产业没有自主品牌的说法是片面的。

  问题四:国际竞争行不行

  在多数人眼里,国内汽车产业非常缺乏国际竞争力。即使有某款国产车小批量出口甚至在海外建厂,仍然无法改变人们的这种印象。要衡量国际竞争力,也许,从进出口贸易额来看是一种比较客观的方法。

  张小虞介绍,2003年,我国汽车产业整车及零部件进出口贸易总额182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额54亿美元;2004年1至8月,进出口总额189亿美元,出口贸易额80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进口总额上升20%,而出口总额上升50%。

  张小虞说,按这个速度,再过一两年,汽车产业就可以达到进出口平衡,不再占用外汇额度。国内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市场份额。本报记者车亮 发自沈阳 北京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