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台大戏”主旋律唱响广州车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 17:04  重庆晚报

  尽管广州车展才出道两年,规模和名气尚不能与北京、上海的车展比肩,但在今年车市低迷、多款乘用车推迟上市、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内乘用车油耗标准出台,尤其是丰田落户广州后首度如何登场、同城的广州本田又将如何应对等等背景之下,此次车展不能不引起业界的关注。

  纵观本届广州车展,本土厂家德比之战、绿色环保概念、多功能车全力出击等“三出大戏”唱响了整个车展。

  丰田本田对攻的擂台

  德比之战,此前仅限于上海车展,但上海因大众通用落户较早,车展早已没了“德比味”。

  此次广州车展,丰田本田德比之战堪称经典。

  丰田对于此次进入广州后首次大显身手的机会格外重视,摆出了迄今为止在中国国内参展的最大规模、最豪华阵容,携手一汽丰田与两个多月前刚刚成立的广汽丰田,在2000平方米的展台上展示了20多种车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皇冠。尽管该车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已经展出,但在广州车展登场的它已经不再是以概念车的身份出现,而是一个呼之欲出的准上市车型——该车将于明年在天津一汽丰田的第二工厂生产,这也是50年来该车首次在日本本土以外生产。

  同样作为广州的本土企业,先入为主的广州本田怎肯向后来者“示弱”?进入展场前,展馆一旁矗立几大广本巨型路牌广告,给人的震撼之强烈,几乎要让人“误会”举办的究竟是广州车展还是广州本田车展?广本介绍:他们的参展面积同样达到2000平方米。除旗下量产车型系列参展,本田公司还专门为广州车展提供了代表本田先进技术的混合动力雅阁轿车、F1赛车,包括又一次登台表演、引来观众一片惊叹的类人型机器人Asimo。据称,这是广州本田历年车展参展车型最多的一次。

  多功能轿车表演的舞台

  11月23日,上海大众在广州车展宣布:国产途安上市。

  据悉,国产途安分为豪华型、舒适型、基本型三大系列。今年率先推出1200辆全豪华天窗版,分5座、7座、手动、自动四种车型,售价19.8万-24.85万元之间。

  据介绍,途安配备了最新开发的2.0发动机,5速手动或6档自动手动一体式变速箱,全新4连杆独立后悬挂布局,最新的Mark7.0ABS配合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百公里油耗5.6L。此外,途安还配备了先进的MSR和MASR系统,为“加油门”和正常行驶状态提供延伸保障。途安打破只授予B、C级轿车的惯例,在紧凑型厢式车的等级中获得欧洲汽车安全最高评价等级——5星安全大奖,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本次广州车展的另一亮点就是新奥德赛的首次亮相。这在事先一直是“密不透风”。当广州本田总经理 川尚亲自驾驶着这款车缓缓驶上舞台中央时,全场目光均被新奥德赛的时尚外形所深深吸引。 川尚透露:该车将在明年上半年上市。有关此车的具体配备包括发动机等,广州本田不愿进一步披露。

  刚刚试生产成功的高顶多功能轿车开迪也悄然亮相,此前在北京国际车展推出时,开迪还是款“概念车”。还有奇瑞全新自主开发SUV车型T11,分2.0和2.4两种排量。据介绍,此车可能在年底上市。

  国外展车中雷克萨斯GS430引人瞩目。该车是首次在中国登场。据悉,此车型将在明年春天开始量产并销售,量产后将马上投放中国市场。

  环保科技比拼的看台

  尽管此前有关通用、大众、丰田有意在中国发展电动汽车的消息早已见诸报端,但在国内乘用车油耗标准出台之后,节能环保的绿色汽车的登场仍然吸引了车展众多车友的目光。

  国内厂家推出的电动轿车给人带来了最大的惊喜,特别是在获知是由国内民营企业推出的时候。

  这就是比亚迪EF3,它采用独特的“高地板式平面地板”的车身布置型式,视觉上极具冲击力;内部更可保证乘员有舒适的驾乘空间和宽广的视野,上下车也轻松自如。据悉,该车的一体式动力电池箱布置在地板下层,和高压系统与乘员舱完全隔离,能有效地保证乘员的安全。据介绍,EF3总质量1875kg,最高车速125km/h,一次充电续驶里程为350km。

  本田也首次将已经实现量产、计划于年底在北美销售的混合动力雅阁轿车带到中国参展。

  还有“老相识”Prius,这款1997年批量生产、全球范围内已累计销售23万辆的混合动力型轿车,在今年的9月15日,已由丰田与一汽签署合作协议,将于2005年年内共同开始生产。(记者 杨斌)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