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卖车不是卖意境 汽车广告陷入误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 14:34  北京现代商报
卖车不是卖意境汽车广告陷入误区

“阳光、美景、笑容”——当下一幅标准的汽车广告。

  在大部分汽车平面广告中,我们都不难发现以下三个内容:阳光、美景、笑容,至少包含其中一项。而有的汽车厂商,而且还是很著名的厂商,更是把大家庭周末出游的温馨画面,或者威尼斯这样古典精致的城市搬上荧光屏。可以说,大部分汽车厂家都在向我们传递一种精致的生活理念,或者某种意境。

  不久前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购车时,消费者最关注的因素是汽车的性能(29.4%),其次是品牌(27.3%)。价格位列第三,安全性当然也是不可忽视的(14.9%);另外,还有5.2%最关注汽车的售后服务,4.1%关注汽车的外观。但是很遗憾,在一些汽车广告里,除了外观和某种缥缈的意境,我们得不到其他比外观和意境更多的信息。如果依据这个调查结果,也就是说,这类广告的作用只有4.1%。这让人忍不住为厂家的巨额广告费叫屈,更为提供了巨额广告费的广大消费者叫屈。

  如果说一些高档车广告营造意境的做法还可以理解,我们实在想不出为什么一些普通家用车也要这么做。举例来说,稍微专业一点的人都知道雪铁龙底盘技术即使不能说是天下第一,也是久负盛名,在性能上也算比较出色。但真正买车的人很少知道这点,这种结果与厂家的宣传有很大关系。

  汽车广告也许可以做得不这么乏味。记者曾在某大学汽车实验室里观看了一次汽车数字模型的演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如果加上适当的说明,相信这会是表现汽车性能的一个优秀动态广告。其实除了性能,配置的人性化设计、空间的多功能性,都能为消费者选车提供更直观的参考,而不是某种意境。说得再通俗一点,消费者不会认为某款车出现在阳光白云下,就代表开着它天天是“阳光白云”的感觉。

  虽然我们的汽车市场还没有完成由感性消费向理性消费的转变,但是这种转变也正在逐步进行,包括宣传在内的营销方式也应该向这一趋势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都推出了客户试乘试驾活动,也可以看作顺应这种趋势的表现。诚然,许多第一次购车的消费者由于缺乏直观的比较,可能会影响试乘试驾的效果,但厂家应该用理性引导消费者,而不是用意境。 (商报记者 邓小刚)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