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油价下跌和国内价格检查的双重作用下,始于9、10月份的国内油品“抢购潮”已经消退,沿海地区油品供应紧张局面稍有缓解,各地油价也有所回落。业内专家综合分析认为,目前国内油价处于胶着状态,“上突”和“下泄”的动力均不足。——编者
◆油价有所回落
9、10月份特别是10月,随着国际油价的一路飙升和国内成品油需求的放大,我国油品(主要指柴油)呈现供应紧张、价格走高之势。广东和山东等地一度出现加油站为保证已售未提(先期购买了油票)者的利益而停止向现金持有者销售油品的情况。在山西太原,柴油价格最高时每吨曾超过5000元。
10月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声明,个别媒体透露的国家将上调成品油价格的消息不属实,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成品油价格大检查,打击囤积和哄抬油价的行为。
据市场人士介绍,经过价格严查,加之进口柴油到位,目前山东靠近海岸线的地区,以及上海、江浙(除个别地区)等沿海省市的油品供应紧张局面稍有缓解,油价也已经有所回落,但仅回归到国家规定的零售价或略低于零售价,仍高于国家规定的批发到位价。各地基本上是停止批发,只有零售,批、零销售一价。而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及广西、云贵等内陆省区,受铁路运输瓶颈制约,资源仍很紧张。由于年末运输任务基本完成,铁路运油的积极性不高,正值甘蔗榨汁用油旺季的南宁不得不动用汽车到钦州港运油。
上海东方油气网总经理钟健说,当前国内柴油供需仍紧张的另两个标志,一是产销缺口扩大。据东方油气网统计,2003年7月至今的16个月中,有12个月我国柴油产量和消费量之间存在缺口。今年10月份,缺口更是高达68万吨,较9月份扩大约65万吨。二是库存降至历史低点。10月底,国内柴油库存量为337万吨,比上个月减少13%,只能满足约11天的国内柴油消费需求,如此低的库存无法平抑供求关系。与其他国家主要供应“上路工具”不同,我国柴油使用集中在生产行业,如农业、渔业和电力等工矿企业,故需求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8、9、10月份,由于秋收、渔业恢复生产等,我国柴油需求迎来旺季,产销会存在较大缺口,但其市场效应将在以后几个月,也就是在四季度表现出来,这在1997年、1998年和2003年都得到了验证。
进入12月份,随着天气的转凉,农、渔和工程建筑业将进入“歇工期”,柴油需求将减弱。但由于面临元旦和春节两节,备货又将对未来一两个月的柴油需求起到支撑作用。
◆需求无力推升油价
专家分析认为,近期的油价调整并不意味着油价将走上下滑通道,而今后旺盛的柴油需求也无力推动油价上行,油价陷入了涨跌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虽然最近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使得国内炼油厂严重亏损的局面有所好转,但是目前WTI每桶仍接近50美元,炼油厂依然不能盈利。为调动炼油厂的积极性,本月初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上调了炼厂的出厂价和大区销售公司的调拨价,终端零售市场油价下跌的空间十分有限。此外,10月份,我国进口柴油的到岸价已达4050元/吨,每吨比国内柴油的平均出厂价高出1000元,进口资源成本的高企也减少了油价下跌的可能性。据市场人士反映,在此次油价检查中,社会油品经营单位一般是以关门停业来对付检查。而云南物价部门检查到某些个体加油站超到位价售油时,也不予处理,认为其高进高出,不是非法经营行为。
另一方面,受国际油价下跌,以及发展改革委不提价声明和油价大检查的影响,目前国内抢购风潮基本平息,油价也出现回落。今后,如果国际油价继续下跌或者即使是上涨但行情不大,市场购油的积极性就不会被再次哄抬起来,国家也不会上调油价。据两大集团长期跟踪国际油价的专家预计,2005年国际油价趋跌,布伦特原油每桶平均价可能在35-40美元的范围内波动。今年冬季,取暖油库存的不足可能令WTI重上50美元,但能否再次冲击55美元大关则值得怀疑。而对两大集团而言,稳定价格、保证国内油品市场供应已经是其一项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况且前三季度他们的利润已颇丰厚,现在即使是赔本销售也在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另外,从近一年来政府平衡油价和通胀关系的手法来看,近期我国也不会上调油价。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分析,最近,我国粮食价格涨势虽然有所缓和,但能源价格猛升已经成为推动物价指数上涨的主要动力,并可能增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新华社记者董雅俊
●相关报道
陈清泰表示
汽车燃油税方案已制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日前在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汽车燃油税方案已经制定,适机将在全国公布推行。
他认为,该方案经过人大常委会讨论也原则上同意了,到现在还没有出台,主要是因为国家考虑现在油价较高,出台影响太大。陈清泰指出,已经制定的燃油税政策,只是把现在的每辆汽车要交的养路费转换成燃油税,没有增加用户负担。它还不足以来抑制对燃油的过度消费,“我认为应该额外再加一笔税来提高成品油价格,但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逐步增加的过程,比如最终燃油税加到30%、50%,甚至加到100%”。
“在今后2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机动车燃油消耗不仅是中国石油消费总量中增长最快的部分,而且所占份额很快就会上升为第一位。”陈清泰说,在中国大城市,轿车的排气量、车身尺寸、汽车重量的平均水平,不仅比上世纪50年代的欧洲、六七十年代的日本汽车消费起步时高很多,而且比今天欧洲一些大城市的水平还要高,中国轿车平均百公里油耗高于欧洲和日本。
●相关链接
王涛认为
应尽快实现以气代油
针对今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将达到1.1亿吨,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原石油部部长王涛认为,我国应加快利用天然气,尽快实现以气代油。
王涛说,我国在能源供应方面应尽快实现以气代油。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近年来快速增长,全国天然气资源量达54万亿立方米,可开采年限达55年以上,增产空间较大。由于“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和“川气出川”等管道工程的带动,天然气储、产量将有一个较高的增长。在部分能源供应方面应尽快实现以气代油。他还建议加强其他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力度,促使石油公司逐步向能源公司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