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的角度看,中国真正意义上对两厢车的认可始于派力奥并不是简单的市场回顾,而是实践的出的结论。这不仅标志着两厢车的争论由此终结,还表明了汽车消费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在中国私家车中,派力奥是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车型,而且知名度是越来越高,成了中国两厢车的代表车型。
屈指算来也不过是三年左右的时间,但品牌的影响力已经出来了,是目前亲和力很强的家庭轿车之一,在普通消费者中拥有良好的口碑。从来自各方面的调查和信息资料可以从中获悉,派力奥是目前都市车型中比较成熟的两厢车。
大家知道,派力奥是当今世界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的得意之作。这在世界车坛上颇富盛名。早在未进入中国之前,就已经是世界两厢车中的翘楚。同样,在设计界,也是被追捧为小车开发中的经典案例。基于这两方面的成就,人们对意大利设计更是推崇倍至 。
原因何在?
我们都知道,菲亚特在世界上有生产小车“鼻祖”之称。如果去过意大利的人就会被满街各种各样富有个性化的小车所吸引,这无论是过时的,还是前卫的,那怕是复古的,甚至是新潮的,你都会留下世界小车王国在意大利的印象。今天在我们看来属于微型车的夏利、奥拓,在米兰和都灵就一点都不觉得小,即便是在罗马也都随处可见。在今年巴黎车展上,连生产助动车的比亚乔也推出了四轮迷你车(法国人称这是意大利的农用车)。人们惊奇地发现,在今年欧洲小车获奖名单当中菲亚特的四驱小车再次榜上有名。这似乎成了一种惯例,就像标志在车身造型上总会别出心裁,大出风头;雷诺在技术上总会有新的突破一样。这在欧洲老字号汽车企业中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和风格。从中就不难找到这些百年企业长命不衰的秘诀。
所以,提到小车,菲亚特是最有发言权,这不仅是资格最老,而且在制造和设计上与众不同,且具权威性。这里,除了与意大利人崇尚艺术和休闲生活有关以外, 还与地缘文化和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这些背景和细节都有助于我们对意大利汽车的理解。
长期以来,菲亚特在海外市场始终经营的不错。如菲亚特在巴西市场的份额始终名列前茅,其中最值得菲亚特自豪的就是成功地开发了派力奥系列车型。
派力奥是菲亚特为开辟海外市场专门设计的车型,代号叫178车型,对外称“世界车”。自1995年问世以来,就受到国际市场的好评,分别在巴西、土耳其、波兰和印度生产。在外观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了“国际性”,适合不同国家和地区需求,在风格上追求“世界语”,易于被接受。当时,菲亚特提出这种理念比较超前。事实证明,178 为菲亚特的海外扩张战略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纷纷被其它跨国公司所效仿。
记得2001年在上海车展上178首次亮相时有了一个漂亮的名字叫派力奥,在意大利语中是赛马场的意思。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哄动,普遍认为这是很有青春活力和人气的车型,散发出浓郁的浪漫气息,展示的是当代两厢车的最新理念和潮流。
实际上,178车型是一个平台的概念。据乔治.亚罗介绍,在178的平台上,可以设计出三厢、两厢、旅行车和皮卡等。完全是世界车的概念,是专门为国际市场打造的车型。引进到中国的178 已经是第三次的改进版,与国外最新款同步。也就是说,中国产的派力奥是世界上最新版本。这一点连菲亚特的高层也多次提醒媒体给予关注。今年6月,在北京车展上,乔治.亚罗说,派力奥又作了新的改进,现在已经在海外上市。通过市场运作,派力奥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个成功品牌,并形成了系列。他看到,事实上中国的年轻人都已经喜欢上派力奥了,如同多元化的服装开始在生活中扮演起各自的角色,在都市中形成了一道风景。这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事。
从近年来中国市场变化得观察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细节,就是派力奥在中国问世改变了我们对两厢车的看法:首次诠释了什么叫两厢车文化,什么叫国际接轨……打破了家轿的神秘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家轿普及的进程,开始与百姓结缘。
回顾历史,从老三样的艰难起步(家轿的争论),到赛欧的点破窗户纸(十万元家轿概念),经历了由观念到试探的摸索过程,其中不乏有不同风格和排量的车型描述过“中国式的家轿”,但始终没有形成一种共识。原因不外乎是大家都在寻找一种既能满足大多数人消费需求,又能体现当代主流生活,也能与国际接轨的代表车型。实际上这是一个不会有结果的寻找。不过,有趣的是派力奥的出现,对中国家轿的认识才开始有了可借鉴的转机,那就是对两厢车的认可,纠正了对没屁股车的误解,在积极倡导一种家轿文化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人们不禁要问,在这之前有富康,捷达和普桑,为何没有派力奥那样幸运?这就是历史的命运。
我们不要回避“老三样”对中国家轿进程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但也不要忽视历史背景和消费环境对它制约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尤其是一次次发生在消费理念上的冲破和观念转变中的痛苦历程,表面上看都是发生在中国消费领域里的变革,实质上是社会深层次转轨时的折射。如普桑的能上能下(先是公、商务, 其次是出租车,再是家轿),被称之为“常青藤”的美称;捷达走俏家轿市场,意外获得“驾驶者的车”的口碑;富康遭遇“无后”(没后备箱)诟病,陷入“观念超前市场滞后”的尴尬等。这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市场现象,却是历史的真实。
相对而言,派力奥的推出正好赶上了中国发展家轿的转折时期,这无论是观念,还是需求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关键是派力奥的消费方式开始被市场所接受,认可了一种消费文化。
首先是,在国内第一次把轿车市场锁定在最有成长潜力和影响力又有购买力的都市年轻白领阶层,能够买的起用的起,性能又不错,品牌却是进口的;其次是,满足了对时尚优质生活的心理需求,消费层次又比较阳光;再是,代表了汽车主流消费的发展方向,包括对三厢车在内的经济型轿车的认识开始走向成熟。
所以,从消费的角度看,中国真正意义上对两厢车的认可始于派力奥并不是简单的市场回顾,而是实践得出的结论。这不仅标志着两厢车的争论由此终结,还表明了汽车消费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针对这一现象,引起笔者思考的是,看来这主要还是得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导入和健康的购买力的正面传播以及健康的消费群体的号召力。今天,当两厢车渐渐走俏,形成汽车消费的风景时,请不要忘记富康悲壮的开拓和派力奥生动的演绎。 撰文/颜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