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几乎全国各省都上马了本省的汽车产业,同时也都不约而同地将汽车列入了本省的支柱产业。当然,各个省有着不同的省情,我们在探索发展汽车产业的时候,来自各方面的声音也不尽相同,有欣喜,更有苦涩,经历过成功,也体验着失败。
安徽省是我们走的第一站,接下来,我们将要走过北京、广州、沈阳等几个地方,一起来追溯它们发展汽车产业的过去和探讨它们的未来。
地方汽车工业发展案例之安徽篇
出口和资源整合:安徽汽车业的突围猜想
本报实习记者 徐晨华 发自合肥 上海
今年9月,安徽的汽车人似乎过得特别有意义,其一,江淮汽车集团公司8日草签了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的“联姻”协议;其二,仅过了15天,国家发改委一纸令下,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已正式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宣告“分手”。安徽的这两大主要汽车集团的“一合一分”,似乎让疾驰中的安徽汽车工业发展顿生了一些变数。
“徽骆驼”的汽车传奇
两大集团齐头并进
近年来,安徽这两大汽车集团不声不响的发展速度着实让业界刮目相看。
坐在安徽省汽车工业协会的一间办公室里,该协会会长梁华平向我们作了介绍:1998年以前,安徽汽车产销量一直在全国第十三名上下徘徊,这一年安徽汽车工业发展出现了一个拐点,产销量首次挤入前7位阵营。在安徽省两大巨头江淮汽车和奇瑞轿车的拉动下,2001年和2002年汽车产销量连续保持全国第5名。
2003年,肩扛安徽汽车工业发展大旗的芜湖奇瑞汽车产量达到10万辆,销量也突破了9万多辆,同比增长80%以上,跻身全国轿车行业第八。截至今年10月,奇瑞销售轿车7万多辆,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金弋波称:包括出口,奇瑞今年10万辆的整车销售目标问题不大。
而与奇瑞发展遥相呼应的安徽江淮汽车集团,2003年产销汽车首次突破10万辆,整个行业总排名跻身前十名;销售收入达76亿元,连续14年保持了年递增50%的速度。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左延安信心十足地告诉本报记者,今年完成销售13万辆的目标没有问题!而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佘才荣补充说,今年江淮轻卡的销售可达到8万辆,比去年的5万多辆有大幅度增长。
地方政府的用心良苦
在安徽两大汽车巨头崭露锋芒的时候,暗藏在背后的是安徽省政府对发展该省汽车工业的一片苦心。
自1997年奇瑞上马轿车项目以来,苦于出生背景,一直没有领到“准生证”,而前段时间上汽与奇瑞划清界限的传闻才稍微露出事情的原委。在相关高层撮合之下,奇瑞汽车借着上汽的“光”才开始名正言顺地跑上了街头巷尾。对此,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金弋波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还表示奇瑞真切地要感谢上汽。
在“扶正”奇瑞以后,安徽省政府更是马不停蹄。在安徽省政府网站上公布的 “861”行动计划中,关于建设安徽省八大产业基地和六大基础工程,规划了对江汽集团轿车等共10个计划总投资68.4亿元的重点项目;有对奇瑞发动机、奇瑞轿车二期等四个高达272亿元的重点项目。
不过安徽省在关于地方汽车产业方面还是保持着低调,在记者费尽周折联系上安徽省发改委工业处郑斌处长后,他只是表示,现在省里关于汽车产业的规划还没有完全规划出来,还需要与企业之间沟通,但是上级领导对本省的汽车工业还是很重视,毕竟是安徽省的支柱产业。
在工业底子不厚的安徽省,为何省领导如此钟情于发展汽车产业?
一连串的增长数据或许就能回答这个问题。2003年安徽省经济实现了9.2%的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4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同年奇瑞销售收入达90亿元,江淮汽车集团销售收入超过了76亿元。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安徽省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奇瑞汽车的大本营安徽省芜湖市更是尝到了发展汽车的甜头。2003年芜湖市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总量的增长贡献率达69.2%;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4%。其中汽车及零部件等三大支柱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的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84%。
“徽骆驼”精神
在业内一提到安徽的汽车工业,总能让人联想起“两匹”赫赫有名的“徽骆驼”——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左延安和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耀。就是这样两匹“徽骆驼”引领着安徽汽车的发展。
1990年,在江淮汽车厂即将走向崩溃的时候,左延安正式接手了江淮。在敏锐地观察到细分市场中客车底盘、轻卡、商用车等陆续出现的空白点,左延安带领江淮开始了“重点发展客车专用底盘,适时发展整车”的复兴计划。
而1997年奇瑞开工的时候更是有点不可思议,当初就是在一块蒿草丛生的空地上,尹总“空想”着各个厂房的规划。据一位奇瑞员工介绍,那时他们就是挤在一间只盖有几片石棉瓦的破土砖房内,谋划着他们发展汽车的鸿鹄之志。
在奇瑞公司里,曾经有这样一个说法,“要是来赚钱的就别来奇瑞了”。据一位员工表示,目前奇瑞一般的员工的工资也就是1000元多一点。而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的负责人的一般工资也只有3000多元。他坦言工资确实不高,但是来了奇瑞就是想能在奇瑞做出一番事业。但不高的薪酬却引来了众多“金凤凰”,据金弋波介绍,目前奇瑞研发部门至少聚集了几十个“海归”。
安徽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这股吃苦耐劳、少说多做、淡泊致远的“徽骆驼”精神。也有业内人士质疑,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这种质朴的“徽骆驼”精神还能维系多久?
事实上,奇瑞这帮“徽骆驼”也感到了压力。在芜湖市的一角,几栋漂亮的公寓林立于此,据一位奇瑞员工介绍,这些算是奇瑞的职工家属楼,为解决越来越多的外地员工落户芜湖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奇瑞已经开始陆续采取措施“稳定民心”。
而据一位从北京回来的奇瑞员工透露,奇瑞在11月1日召开的2004年奇瑞营销大会上,其内部正在进行薪资大调整,具体事项正在商谈中。
发展的软肋
在奇瑞所在的芜湖市工业开发区内,矗立着一个高高的烟囱,据奇瑞的一位员工介绍这是奇瑞的自备发电厂,为了缓解用电压力而建成的,主要负责在用电紧张时期保证奇瑞能正常生产,同时也负责附近居民的生活用电需求。
在奇瑞这位员工高兴的背后,其实也从侧面凸现出了地方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在宏观政策、地方经济、配套设施以及其他种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下,地方汽车产业的发展还是困难重重。
对于目前的发展,安徽省汽车工业协会会长梁华平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安徽汽车工业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深层次的隐患,目前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远远落后于整车的发展速度。
据梁华平介绍,汽车工业是现代加工制造业的第一支柱,零部件又是汽车工业的基础。目前为安徽省整车配套的很多都是浙江等地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这种供应链是不稳定的。
有关资料显示,安徽省汽车零部件产品为省内整车配套率不到30%,而且零部件业的基础差、投资规模小,零部件产业所占固定资产规模至今尚不足40%。而相对于国际上汽车整车与零部件普遍的投资比例一般为 1∶1.2~1∶1.5来说,安徽省零部件的投入缺口相当大。
梁华平指出,零部件的发展对安徽省汽车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促进零部件业的发展应该成为政府的一大发展思路,而这一块也很有可能发展成为真正的支柱。
如何集体突围
出口是大势所趋
在国内市场竞争日益刀光剑影的时候,奇瑞和江淮都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国外。
奇瑞在去年创历史纪录地出口轿车1300多辆后,据了解,为了做好出口市场,它已经将原先直属于销售部的国际部单独剥离出,现在已经另外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出口的国际公司。
据金弋波介绍,今年前9个月,奇瑞共出口整车4000多辆(CKD件除外)。10月,奇瑞在埃及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新车上市仪式,投放了风云和QQ两款车型。预计明年出口包括CKD件将达到5万辆,届时出口将会是奇瑞一个很大的市场销售渠道。
而在轻卡出口上,江淮也是一方诸侯。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进出口部的张鹏总经理透露,继去年江淮出口轻卡2000多辆领跑全国之后,今年受物流等影响江淮预计仍然可以出口3000辆左右。江淮汽车出口很多项目现在还在报批,今年江淮进出口部主要还是在修炼“内功”上,明年将会有较大的发展。
而同比国外大型汽车公司,据国际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世界汽车出口量为2210万辆,占汽车总产量的37%以上。全球汽车产量为5878.5万辆,其中九大汽车生产商的汽车产量的45%左右出口。
对于汽车出口这一块蛋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政策研究会副主任陈炳炎表示,出口应当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的汽车产业还是有着一定的比较优势的。
对比大的国际汽车厂商,出口将发展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销售渠道,对于提升汽车品牌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陈炳炎说,不光是地方汽车企业,中国的汽车企业都应该把握住机会,将这一块蛋糕做大做强。
政府不应过多介入
安徽省汽车工业协会的梁华平有着一番心思,从全省和全国的角度来看安徽汽车工业的发展,这两大汽车集团的整合也许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而现实也显示,至今仍未上马轿车的江淮和奇瑞在产业链上有着出奇的相似性,在记者小心打探江淮集团左延安董事长,双方有没有整合的可能的时候,左延安慎重地表示了目前不可能存在整合的条件。
陈炳炎对此也有着与梁华平相同的默契,整合是市场发展的规律,这对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都有着直接的关联。
陈炳炎表示,安徽汽车工业发展到现在,总体上还是值得肯定的。
最新资料显示,沪、京、津、辽、浙、皖、粤等21个省市、自治区的32个轿车生产基地呈现了明显的发散化倾向,汽车市场的战争可以说才刚刚开始。
陈炳炎对此还表示了担忧,在发展企业方面,地方政府要逐渐淡化其主导角色,政府也应该减少对地方汽车工业的过多介入。
很多时候地方汽车工业的发展就是与地方政府的业绩挂钩的。陈炳炎指出,淡化地方色彩,真正让企业走向市场,才是未来发展明智之路。
相关链接
2003年我国汽车工业增加值占GDP总产值的比例达到了1.7%。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五大支柱。我国汽车生产“群雄割据”,汽车市场“群雄纷争”的局面已经开始形成,并且是跨国公司“6+3”渗透进来以后的竞争局面。以往轿车企业“三大三小两微”,而据最新资料显示,目前沪、京、津、渝、吉、黑、辽、鲁、苏、皖、浙、闽、赣、鄂、湘、粤、桂、黔、云、琼和陕等21个省市、自治区有32个轿车生产基地,呈现了明显的发散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