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
10月28日,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公布。
6月1日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十二章第六十一条提出:“引导汽车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低能耗、低污染、小排量、新能源、新动力的汽车,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汽车工业与城市交通保护、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年初至今,北京市的汽油价格已经上调过两次,93号汽油从年初的3.2元上涨到3.46元,又涨到现在的3.66元。
中国目前已是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有研究表明,中国的能源储量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需求之间已经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
然而就在节约能源成为全国头等大事的时候,深圳市交管局又对小排量车下刀了———10月1日起,对在2003年7月1日前登记注册的小(微)型面包车、车长小于或等于3.5米、排气量在1.5升以下(含1.5升)的平头小型或微型客车实行道路限行。
小排量车招谁了
这些年,全国各地对小排量车做了什么?
北京市,从1999年4月15日开始,排量在1.0升以下(含1.0升)的车辆禁止上长安街,该政策至今还在执行。
上海市,从2001年9月22日起,禁止1.2升以下排量的机动车进入高架路。
广州市,2001年8月13日以后,停止给排量1.0升以下的车辆上牌,已上牌的小排量车必须在划定的路段内行驶;2002年4月26日,广州市全天禁止外市籍号牌微型汽车在市内行驶;禁止广州籍号牌排量1.0升(含1.0升)以下的车辆在内环路、市区主干道行驶。
武汉市, 2002年2月1日起,长江大桥和江汉一桥全天禁止排量在1.3升(含1.3升)以下的小型普通客车通行。
据统计,全国有60多个城市限制小排量车通行……
交通拥堵不是小排量车的错
这些年,小排量车不约而同在全国成为被禁对象,限制行驶、限制上牌。查询各地对小排量车限制的规定,记者发现,各地限制小排量车有一个“统一口径”的理由:造成了交通拥堵。
各地管理部门认为,小排量车性能差、速度慢,是导致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但是,一位汽车行业专家认为,用限制小排量车解决拥堵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交通是否拥堵和道路设计有很大关系。“没有哪个国家像我国的道路设计一样,将行车道分成小客车道、大客车道,这种划分是不科学的。举个例子说,奔驰可以走在小客车道上,但驾驶员慢悠悠地开,一样会造成拥堵。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车道按照速度划分,有限速120公里/小时的车道,有限速80公里/小时的车道,有限速60公里/小时的车道,车辆按不同速度分道行驶,只要能够达到规定的速度,不管是奔驰还是奥拓,都可以随意行驶。现在北京机场高速路就是这样划分车道的,这是一个进步。”
各地限制小排量车,无非是想从总量上控制汽车增长,减少交通设施建设慢带来的压力,可是,限制什么样的车合适呢?购买小排量车的人大都是私人或者小生意人,而大排量车的使用者多为公家或者有钱人,限私容易限官难,所以,就有了到处禁止小排量车的规定。制定这种不合理规定的地方政府在制定地方小政策时,可能根本就没想节约能源问题,没想国家鼓励使用小排量、低能耗汽车的大政策。
误导消费取向
一位生活在只有几十万人口小城市的朋友告诉记者,他准备买1.8升的帕萨特作为家庭用车。记者不解,平常上下班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月收入不高的他为什么选择这款车?他的解释令记者很无奈:“正好有这么多钱,一步到位。小排量车到哪儿都受气,不如干脆点选个大排量的。”
限制小排量车的结果,就是扭曲了消费者对汽车的正确认识,误导了消费。小就要被歧视、受限制的观点影响着消费者,而大排量的、大尺寸的汽车,成为了财富、地位的象征。
这种观念,导致中国汽车市场上大排量车畅通无阻,小排量车大小城市受阻。很多国外的汽车企业认准了这点,都将自己大排量的产品搬到中国,而中国消费者也非常买账。
本来就是能源紧缺的国家,却执意保护和发展大排量、高能耗汽车,这条路是不是走歪了?
小排量车应当被肯定
小排量车节省能源是肯定的。以一辆1.0升的汽车为例,百公里油耗为5升左右,与排量1.6升的经济型轿车相比,每百公里要省3升油左右。一辆家庭用车每月大概跑2000公里,1.0升的则比1.6升的节油60升左右,一年下来,就可以节油700多升。
小排量车的优势显而易见。
——欧洲由于能源的短缺和油价上涨等原因,排量在1.0升以下的小型车年销量达到450万辆。
——美国是全世界惟一以生产大排量轿车为主的国家,但由于受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经济型车逐步得到发展。目前,美国市场上销售的经济型车占轿车总销量的60%左右,正在改变美国以生产大排量轿车为主的格局。
——法国政府对大排量轿车加以重税,同时补贴小排量汽车的购买。
——韩国、日本对节能、少污染、少占地、有社会效益的微型汽车予以减免税费的政策保护。
难道我国还不应当改变对小排量车的歧视吗?
汽车工业被迫走了弯路?
回顾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历史,我们是不是走了弯路?应该说,近几年来,在汽车环保方面,我们确实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我们不能重环保而忽视能源问题,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汽车工业本应与城市交通、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共同发展。
如果当初不是限制而是倡导和鼓励小排量车发展,现在的中国汽车工业可能会发展成另外一个样子,中国汽车市场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虽然这些年我们一直把鼓励购买和使用低污染、小排量汽车挂在嘴上,写进文件里,但与欧洲、日本等国政府对小排量车在消费税、停车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相比,我们的鼓励大多只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
对汽车的排放、技术、价格,我们都在要求与国际接轨,而对小排量车的待遇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与国际接轨?能源紧缺的今天,该为小排量车平反了。 (李立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