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才听说上汽和罗孚拟联手收购韩国大宇汽车在波兰的工厂。紧接着,上汽其相关产业又将有超过40亿元资金投向山东烟台、上汽将要在北京经济开发区布子等一连串消息又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2004年,上汽集团进入了《财富》500强,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500强的汽车制造企业。但是这些成就并不能让上汽止步,它有着更大的雄心。为了实现上汽的目标——成长为一家世界级的公司。上汽加快了并购、重组的步伐。在上汽集团产业整合的历史上,2004年可称之为并购年。在并购、重组中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活跃——左擒“双龙”、右俘“罗孚”、收编中汽总公司、挺进“江西五十铃”、重组重庆重汽。海内海外,一系列动作令人眼花缭然、目不暇接。
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上汽并购行动仍在继续。国庆过后,尽管收购英国MG罗孚的传闻还尘埃未定,上汽将要在波兰布子扩张的消息又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据了解,继与英国罗孚汽车签订股权合作协议后,上汽集团和罗孚汽车正在进行谈判,拟联手收购韩国大宇汽车在波兰的汽车业务。此前似乎只有该厂的最大客户——乌克兰的AvtoZAZ参加竞购。消息人士表示,上汽与罗孚此次接洽还不是实盘。目前处在重新表达兴趣的阶段,还没有匆忙加入。英国《金融时报》对这个可能的收购事件做出这样的评价:“这次接洽是中国汽车制造商首次尝试收购一家欧洲汽车制造商。这将进一步证实欧美汽车制造商的担忧,即他们可能在自己的本土市场面临中国对手的激烈竞争。”
对于此次收购,上汽一如既往地保持低调和神秘。但自从6月16日上汽与罗孚的合作协议签署后,上汽集团就派出了有关人士到波兰进行了几次考察,而关于波兰汽车市场的调研和分析也一直在进行中。波兰媒体和英国媒体此前众多的有关上汽和MG罗孚可能对波兰大宇的收购报道,开始让人们相信,一场可能的收购似乎已经揭幕。上汽此次对波兰大宇的收购,很有可能还是通用在其背后支持。如果这次能够成功收购波兰大宇,上汽则可以用罗孚的技术以及波兰大宇工厂的生产能力,在东欧的汽车市场上开拓自己的战线。
10月27日,上汽集团及其相关产业40亿元资金投向山东烟台的7项投资合作项目正式签约。此前,上海与烟台在汽车产业上的最大合作项目是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设计能力为年产30万辆轿车,产自烟台的首辆“赛欧”轿车已在2002年12月10日驶下生产线。此次,上汽集团将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5亿元建设零部件工业园,为通用东岳公司实施配套生产;上汽集团(北京)有限公司将在烟台福山投资12亿元建设一家汽车工业园。有关人士指出,此次上海汽车产业对烟台的投资基本上都偏重于汽配行业。上汽集团今年早些时候第一次进入美国《财富》杂志的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以之为核心的上海汽车产业正在寻找新的产业发展空间。此次上海与烟台新一轮的汽车产业合作,被视作上海汽车产业进一步实施异地发展战略的一个实际步骤。
烟台也将成为大赢家,他们因此获得了汽车工业崛起的新支点。据烟台市副市长介绍,烟台市已形成了以上海通用东岳、北方奔驰、舒驰等为龙头的整车制造体系和以轿车发动机、车用空调器、玲珑子午胎、汽车内饰件等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烟台汽车产业体系框架搭成。在汽车产业的拉动下,烟台整个工业产业链将会不断升级,对经济发展产生前所未有的持久推动力。
10月底,又传出“上汽集团巨额资金秘密投向亦庄”的消息,引起业界关注。据了解,上汽集团日前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了土地预约协议,投资金额没有透露,估计不会低于5000万美元。上汽此次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预约土地,意在为旗下的零部件企业争取成为奔驰的配套厂商增加砝码。
上汽并购、重组的步伐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走向的一个热门话题。业内人士注意到,在国家的产业政策进行调整后,上汽就开始了自己战略思路的转变。原来的政策中,国家明确表示要对一汽、二汽、上汽这三大集团进行重点扶植,但是现在的政策中,这一点已经没有了。而上汽的目标,是要成长为一家世界级的公司,在国内的发展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走向海外对于上汽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走向海外,和上汽的整体规划是丝丝入扣的。根据整体发展规划来进行长远布局,这是战略并购的重要涵义,尤其对处于资金密集型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对上汽集团而言,这一点来得尤为重要。从上汽的历次运作来看,其所有主题都直接奔着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而去。
上汽集团的发展目标为:2007年形成汽车生产能力100万辆,其中商务车达到20万辆;2010年轿车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进入世界汽车行业排名前10位;2020年整车生产能力达到400万辆,进入世界汽车行业排名前6位。
粗略统计,上汽集团2003年生产轿车60万辆,韩国双龙2003年的汽车生产能力为21万辆,英国罗孚2003年的销量是14.5万辆,如果收购双龙、罗孚在2005年前结束,上汽集团预定在2007年达到的生产能力目标就提前两年得以实现。这其中还应考虑的是,中汽总公司持有的上海大众10%的股权划归上汽后,上汽持有上海大众的股比上升到50%,达到集团控股的标准,按照世界500强的统计标准,上海大众的全部销售收入可以计入上汽集团。
其实,早在前几年上汽已迈出了并购、重组的步伐。面对全球汽车工业进入新世纪后出现的并购浪潮,国内汽车工业也在竞争中不断优化整合。上汽集团顺应这一趋势,充分发挥大集团的竞争主导作用,积极主动参与跨地区的兼并重组,迅速做大集团的规模。集团提出了“出海跨洋”的战略,要求整个发展布局立足上海、走向全国。积极发挥汽车工业的支撑作用、牵引作用和辐射作用,打破行业和条块的分割,破除小生产的地域观念。
从百年来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轨迹看,汽车工业生产基地通常并不选择最发达地区(如美国底特律、德国狼堡等)。一旦时机成熟就向成本较低地区转移生产基地,无疑有利于在未来利润渐薄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近年来经过努力,上汽集团已经在江苏、广西、山东、辽宁和北京等地对六家汽车企业进行了兼并重组。在各地的重组中,广西柳州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和山东烟台东岳汽车有限公司的组建已经产生显著效应,这两个项目都是中中外合作的典范,上汽通用五菱组建3年来,产销翻了一番,在微型车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已从过去的第三,升至现在的第二;东岳汽车也成功地实现了赛欧轿车的移地生产。8月3日,上海通用重组金杯通用成功,原金杯通用将改名为上海通用北盛汽车有限公司,此举标志着上海通用汽车在国内的第四个整车生产基地打造完工。出产产品则是目前国内MPV市场上长期占有优势的GL8。
上海通用正在逐步实现自己的战略构想:以上海作为发展根据地,将凯越、君威包括刚刚引进的凯迪拉克等中高档车型放在上海生产,而将其他经济型轿车和MPV转移到根据地之外、劳动力成本更低的沈阳、山东、广西等地,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
经过上述一系列的收购重组动作之后,上汽的战略雏形已经显现。上汽集团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发展重心也在向自主品牌开发方向转移:收购罗孚、双龙,主要是为了增强自主研发的后劲;在国内一系列收购重组则进一步完善了汽车生产布局,上汽集团的产业链已然从乘用车的单一领域延伸至商务车、重型车领域。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上汽集团公开竞标韩国双龙一案,早已超出了资本意义,开创了中国汽车企业在国际范围内整合品牌、技术资源的先河。
但是,战略并购不等同于完美并购,相反,实际操作常常显示,战略并购往往由呼应大局发展的需要而达成交易,却给后续整合留下一堆的麻烦事,或者说,看得见的是战略并购谋篇布局的韬略,看不清逃不掉的是整合细节旷日持久的挑战,上汽集团同样要面对后续整合的诸多问题。
-文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