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0月29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原来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原来的5.31%提高到5.58%。虽然央行10年来首次升息的幅度不大,但对车市带来的影响不可忽略。
厂家忧,忧在资金“雪上加霜”
不难发现,不断加息对负债企业而言意味着更多利息支出。长期以来,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资金来源多以贷款融资为主。尽管近几年来企业融资渠道有所拓宽,但向银行借款为主的融资大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目前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比较高,有的甚至高达百分之六七十,汽车厂家动辄就有几十亿上百亿元的贷款。
这次加息对于那些依靠国内贷款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对于地方政府支持扶持的、国内银行贷款占主要地位的汽车生产企业来说影响较大。加息大大加重了这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另外,加息给中小企业以更大考验,使其融资更加困难。中小汽车生产企业原本就贷款难融资难,特别是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加快上市步伐,加强风险管理,众多中小企业更是被排挤在贷款大门之外,处于边缘化的境地。这次加息,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将面临更大的苦难,可能会促使这些中小企业联合重组或被兼并。
民营企业面对加息则有喜有忧。对成长性较好的民营企业基本没有什么负面影响,相反,银行在加强集约经营思想的指导下,会采取把有限的贷款资源向优质客户倾斜的策略。由此,那些市场潜力大、经营效益好、具有良好诚信度的民营企业将会得到更多的授信和贷款支持。那些以民间借贷为生、处在创业阶段或在困境中艰难跋涉的民营企业,加息后对他们来说只能是水涨船高,民间借贷利率将升得更多、更快,其承受付息的成本会更大。
商家愁,愁在库存难以“消肿”
事实上,在汽车流通领域举债经营实属普遍,尤其是不少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家,其固定或流动资金几乎都与银行有着“不解之缘”。由于商家从银行信贷而来的资金投入动辄百万千万,在今年车市投入大、销售少、利润微的情况下,未加息前已经气喘吁吁,加息后无疑更举步维艰。
据业内人士分析,从目前的运作模式来看,绝大多数汽车经销商都是把汽车的合格证放在银行进行抵押,以换取进货所需资金的贷款;另外,汽车经销商在建4S店时也往往通过以土地抵押的方式换取建店贷款。在汽销行业贷款数额少则一两千万元、多则四五千万元已是普遍现象,加息之后,他们的日子无疑将“雪上加霜”。
加息使汽车经销商运营成本增加的另一大来源是库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截止到9月底,国内乘用车企业的库存仍然高达124284辆。而据业界的普遍看法,经销商手头的库存量也维持在与此大致相当的水平。如果库存释放不出来,这些资金也就被“套牢”,经销商手头的库存成本会进一步增加。
这样,销售压力和运营压力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经销商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尤其是那些自有资金少、一直拿银行的贷款靠拆东墙补西墙维持运转的经销商,这次加息对他们而言更是一次不小的“考验”。
用户“牛”,“牛”在加息无关痛痒
专家认为,较之厂家、经销商将面临的资金困境,加息对于车市的实际影响并不大。对消费者而言,产生的影响可能更多是在心理层面上。
上海财经大学一位教授认为,对汽车消费者而言,由于加息幅度不大而大多会抱有无关痛痒的态度。一家4S店的业务人员也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如果贷款20万元买车,分5年供完的话,利率调整前后每月的月供分别为3844.28元和3877.73元,加息后每月需多支付33.45元。三十来块钱影响不了什么,再说,现在通过消费贷款购车的人,也就占汽车销售总量的3%左右。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加息有可能是一个持续过程。这次央行加息的目的是为了缓解或控制通胀压力及维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市场普遍认为这次加息幅度过小,旨在试探性的微调,其后可能是一连串货币紧缩政策的开始。这种持续性的上浮状态,对消费心理影响的权重会不断增加。目前0.27个百分点利息的上调幅度对购车者影响不大,但利息如果持续增长,意味着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将不断增加,这就会直接打击购车人的购买欲望。
张煜 林黄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