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搭朋友的便车回家,一路上,前座的两位朋友一直在讨论他们那两辆型号款式相同,但出厂时间不一样、而且价格也不同的车。据他们的结论,那辆先出厂两年的车动力更加充沛,密封做得好、车内声音小,就连坐在座椅上都凹凸起伏得非常舒服,不像两年后的那辆同样款式的车———光秃秃的,人会滑来滑去。
其实,类似的感觉经常被不少人提及。最早的上海大众桑塔纳除了4只轮胎与车内收音机以外,几乎完全是由进口零件组装而成,许多老司机觉得第一批的桑车是质量最好的。随着国产化率的不断提高,车的门把手、塑料密封件等开始容易损坏,到后来就连漆面、钢板都有人觉得质量不如以前。熟悉内情的专家大多会含糊地解释说,厂方的制造工艺与标准只会越来越高,不会有意降低。但是,在新产品投产之初,由于产量比较小,因此厂家对质量的控制比较严格。不少新上市的汽车往往在产量扩大后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原因多半在此。
随着国内车厂产量的迅速增加,尤其是去年以来车价的不断下降,与之相伴而来的确实是不少车的质量下降。虽然类似于发动机、变速箱这样重要的部件厂方不太可能降低制造标准,但车壳漆面往往因为旧模具延长更新而不再光亮。一些零件供应商甚至因为汽车制造厂的采购价格不断下降,而相应地依靠降低质量来保持自己的利润,所以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小部件上质量会发生一些变化。
记者以为,在降价的同时质量如果有明显的下降肯定会使自己受损甚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自己原先的地位。降价当然不意味着质量的下降,但在现阶段这一现象或许一时难以杜绝。记者认为,消费者与制造厂家应该取得合理的平衡,而不是厂家一方的上风。 (晨报记者丁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