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一点点波动都会引起一片震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石油价格长期高位运行对经济增长可能带来的制约。但笔者认为,结局可能并不那么悲观,即使没有政府的干预力量,资本逐利本性也注定会有新的供给产生,只是在等待一个投资“拐点”。
不难理解,当每桶石油价格30美元的时候,只有每桶油总成本在30美元以下的油田才值得开采;而当价格突破每桶40美元、50美元的时候,投入成本高的石油也会“涌”出,因为在利益的诱惑下,资本会想方设法寻找新的油田,过去没有这种冲动只是市场价格太低、成本做不下来而已。1973年石油危机的最后平息,与英国等高商务成本国家“贡献”了新油田有很大关系,这些石油在每桶价格10美元的时候是不会被投资者“投资”的。同样,煤液化技术现在之所以不能全面推广,除技术因素之外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投入成本太高,倘若石油价格上涨到比煤液化的成本还高的时候,煤液化的产业化速度自然就会大大加快,成长为石油的一种替代品。
这就是市场的力量,资本逐利的本性是这种力量的商业化表现。提出这一观点,绝不是因为石油的话题而说———在2004年走近尾声、宏观调控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之际,强调“相信市场的力量”更有深刻意义。笔者以为,为了巩固宏观调控成果,有必要减少一点行政色彩,让更多的市场化手段“进场”调节。
呼唤市场手段的理由,首先在于宏观调控的长期特性。宏观调控本身不是一个短期性、阶段性决策,只不过在某些时段用以落实的具体政策偏向不同而已。例如,经济热了,宏观调控政策就要偏紧,经济发展出现“冷”趋势,就需要扩张性的调控政策。一些把宏观调控与促进经济增长视为对立的观点,其实是片面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而行政性的调节手段往往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出台的,是某个阶段的有针对性举措,与宏观调控的“个性”并不相符。
更关键的是,行政调节缺乏弹性,它注重于立竿见影地发挥功效。这种特点决定了行政手段往往在调控初期能体现高效率,但效果很难长期持续。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为了抑制局部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过热迹象,为了迅速“冷却”一些行业的“热气”,政府及时出台包括银行窗口指导、投资项目检查与处理等在内的一系列行政措施,对迅速平抑投资过热态势很有必要。但随着调控成效的逐步显现,更多的注意力应该转移到巩固调控成果和防止一些问题出现反复上,这时就需要有更多的市场化手段。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总体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相信市场的力量,学会运用更体现科学公平内涵的市场化手段去调节,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因素,使国民经济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