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风雷诺项目将获批准 广州武汉战争夺即将破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 08:15  经济观察报

  据本报记者了解,东风雷诺项目将在最近获批,理由有三:下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将访华并为法国文化年揭幕,中国方面非常期待借此将中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向新的更高水平,因此,东风雷诺项目很有可能作为希拉克总统访华的一项成果在北京签字。其二,根据雷诺公布的战略发展计划,东风雷诺将在2006年年底之前投产,依据建设工期推断,雷诺的厂房必须在明年4月之前开工建设,因此项目审批和选址问题必须在最近落实。第三,由于雷诺选址的犹疑不定,已经牵制了两省四地主要领导的过多精力,地方政府都希望速战速决。

  此前,关于东风雷诺的落点,一直存在着几个不同的版本。最先是深圳方面高调唱出雷诺将落户深圳的新闻,据说引起了广州方面的不满,因为广州对该项目也是志在必得。而雷诺方面不予回应。至于东风内部传出的消息是:“结婚证都没办下来,还谈不上孩子该到娘家还是婆家养。”更有知情人士透露,在东风雷诺项目上,国务院高层的意见是,项目获批的前提要妥善解决好雷诺在湖北的遗留问题,因此武汉以及雷诺在湖北的遗留项目——三江雷诺公司所在地的孝感,都作为东风雷诺落户的可能选择而在坊间流传。

  企业战略VS国家战略

  一位接近雷诺公司的人士对记者透露,目前雷诺的选址问题已经比较明晰,不是广州花都就是武汉开发区,之所以还在这两者之间摇摆,是因为雷诺方面和负责项目审批的国家发改委的意见有分歧。

  雷诺倾向于花都,主要考虑的是其共用平台战略的实施。早在2002年3月1日,雷诺将持有的36.8%的日产股份提高到了44.4%;而日产也于2002年5月28日获得了雷诺汽车公司15%的股权。有成本杀手之称的日产现任总裁戈恩也将在2005年出任雷诺-日产的总裁,他的主要杀着就是共用平台战略。

  雷诺-日产联盟的计划是,2003年在该平台上生产150万辆汽车,在欧洲生产汽车零部件共用率超过65%。到2010年双方将实现8个发动机及7个变速器系列的共享。目前,日产和雷诺已经开始使用共用的生产平台、零部件开发体系和销售网络等,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协同效应。

  由于日产与东风的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位于花都,东风也将花都定位为集团的乘用车基地,东风日产已在广州花都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年5月,投资18亿元、年生产能力15万辆的乘用车公司花都新厂正式竣工投产,制约东风乘用车发展的产能瓶颈问题迎刃而解,随后总投入3.3亿元的东风有限公司乘用车研究中心也落户花都,东风乘用车的发动机生产计划也已正式启动,据了解,发动机产品将涵盖1.6升、1.8升、2.5升、3.0升和3.5升等多个系列。

  花都方面更是虚席以待,早在东风日产厂区的旁边为雷诺项目留下足够发展空间。雷诺方面认为,如果将雷诺项目放在花都,将大大降低前期进入成本,更可以让它与日产之间的协同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

  但是这位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角度考虑,并不倾向于把雷诺项目放在华南地区。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国家发改委也将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如何实现中部崛起?最终还是落实到项目上。一个50亿-60亿元的项目对华南地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中部地区的武汉却将之视为一个发展机遇。

  在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下,华南地区电力紧张导致对整体经济发展的拖累以及华南部分地区出现的民工短缺问题都是发改委在审批新的项目时要考虑到的因素。更何况国务院主要领导曾有批示,要解决好雷诺在湖北的遗留问题,如何理解这句话,国家发改委不得不掂量一下。

  对于东风公司来说,当然也希望项目能落在湖北。东风在其发展过程中历经了10年辉煌、10年沉落,湖北省始终对其支持巨大,特别是如果没有2000年的债转股,东风也不可能迎来全面合资的新局面。

  雷诺项目放在武汉对东风公司的一个直接的好处是可以部分解决十堰的产业工人的出路问题,有利于为东风稳定后方。据了解,武汉正准备针对该项目出台有关就业安置方面的优惠政策。

  虽然风传苗圩曾表示“谁跑下这个项目,就把项目放在哪里”,但从感情上说,东风仍然偏向湖北。

  武汉VS广州

  从汽车产业集群的角度看,广州确实胜过武汉不止一筹,这也是广州一直比较高调的原因之一。

  从1998年的广州本田开始,广州一扫标致失败的阴霾,逐渐成为日系车的中国大本营:

  2001年,日产持有25%股份的台湾裕隆汽车与东风汽车合资组建风神汽车公司,本来选择设在深圳,但后来却决定转到广州花都区。

  2002年9月,东风汽车与日产汽车合资成立东风乘用车分公司,风神汽车也并入新公司。东风乘用车目前的年产量为15万辆,到2007年将扩大到30万辆。

  2003年5月,本田公司与广州汽车集团、东风汽车公司进一步扩大合作,在广州出口加工区合资经营的轿车出口工厂正式动工,2004年2月本田年产24万辆的扩产工程正式达产。

  2004年2月,广汽与丰田合资的50万台发动机厂成立,9月广汽本田项目获批。

  至此,本田、丰田和日产三家最具影响力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已经齐集广州。到2005年,广州的汽车产量将达到80万台,汽车制造业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未来10年内,广州的汽车产能将突破100万辆,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而武汉虽有神龙、东风本田和中誉三家汽车整车制造企业,以及74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但整车企业产量偏低,市场占有率不高,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大多为神龙配套,配套能力不强,2003年汽车总产量仅为11.23万辆,完成工业总产值156亿元。

  “武汉的声音是弱了一点,但武汉的发展后劲不容小视。”武汉市政府的一位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他认为,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势必会在政策上给予中部地区一定的倾斜和发展机会,他认为大的产业投资应该考虑到国家大的方针政策的走向。其次从各项影响经济发展的长期指标上看,武汉也要优于广州:华南缺电而华中地区电力资源丰富,电力价格比华南地区便宜40%;武汉还是高素质人力资源的输出地,高等教育资源全国第三;武汉的物流成本低,武汉处于全国经济地理的中心点,离华东、华北、华南等汽车消费主市场都比较近,京珠沪蓉在武汉交汇,黄金水道长江穿城而过,武汉开发区还正在兴建15万辆的汽车滚装码头,物流体系基本完善。

  目前,广州的汽车配套能力确实强于武汉,但武汉周边同样也存在不少雷诺-日产联盟的配套资源,如十堰的商用车,襄樊的天籁,孝感的三江雷诺,在技术、管理和物资上,雷诺同样有相当大的整合空间,“更何况,广州的产业配套也不是一天形成的,他们可以搞一个日系车的产业链,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武汉搞一个法系车的产业链呢?”

  这位官员同时承认,广东省的领导公关能力确实比湖北强,但他提请记者注意:国务院领导批示,要妥善处理三江雷诺的问题,如何理解执行?广汽丰田项目刚刚批下来,广东再次向各部委发起公关攻势,胜算有多大?

  (本报记者 薛惟中)

  广州本田

(编辑:李颜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