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5年度车型评选标志
迄今国内最大规模的年度专业新车测评活动——“中国2005年度车型”评选已经正式展开,所有入围车型均已产生。这个由国内顶级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车坛盛事在正式开展的第三年迎来了新的挑战。
2004年的中国车坛呈现了不同往年的景象,制造商更加热衷小改款车型的推出,更改配置,改变造型,以更细的车型分类和更新鲜的视觉感受打动消费者;全新车型则由前年的经济型轿车、去年的中档车向今年的中高档车型演绎;整车的技术含量和工艺品质都达到了国际标准;自主品牌车型的重量级产品稀缺,与国际先进产品的差距依然明显。
正因如此,“中国2005年度车型”评选才更有意义。无论是顾问评委的组成、惟一大奖的原则还是严格细致的测评机制都是确立评选权威、客观和公正的坚实基础。但年度车型评选又不是仅仅热衷于大奖得主,所有入围车型都会得到详尽客观的推介,因为他们是在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的精英,只有这个精英团体才真正代表了中国年度本地化生产的水平,才真正反映了发展中的中国汽车市场的进步。
年度车型评选源于北美“Car of the Year”评选,该评选源自1949年,至今已成为北美乃至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汽车评选之一,去年当选的是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型Prius。 “Car of the year”评选的精髓在于,一部汽车的优秀与否并不取决于他的高技术装备多少,也不取决于性能测试成绩的好坏,更不取决于他的设计理念是否前卫。“Car of the year”是综合了汽车本身特点之后着重于对汽车市场的影响,站在更高层面评价汽车的性能、价格因素以及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力和消费者可接受的程度。这不是大型的对比测试,他的深度(全方位的汽车性能评比)和广度(所有新车型)正是他能够长久发展,广受消费者和厂家重视的原因。
中国年度车型评选继承并发展了“Car of the Year”的精髓,是站在专家角度的专业新车测评。它不同于消费者投票的评选方式,具有前瞻性和专业性特点,对消费者和制造商都具有相当的指导和激励作用。当然,它也不能包治百病,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中国2005年度车型”评选细则
入选车型标准:
1.2004年在中国本地生产并在2005年1月1日市场有售的轿车和SUV车型
2.必须是全新车型或发动机、底盘、车身有重大变化的轿车和SUV车型
评选规则:
1.本次评选,《汽车族》杂志将继续严格按照有55年历史的北美“Car of theYear”评选机制并结合中国汽车市场具体状况进行。
2.本次评选的第一步由评委组成员根据领先性、重要性和价值的评判标准从所有符合条件的候选车型中投票选出最终入围新车型。
3.所有入围车型进入最终的评选程序。最终评选的第一步是对汽车的基本性能作实地评价,包括动力性能、制动性能、操控性能等。第二步是一种更为细致更为客观的路试比较。所有入围车型都毫不例外地必须经过十项严格的测评内容,它们分别是:外型、整车技术、工艺、内饰、创新性、性能、安全性、趣味性、多功能性以及性价比。从重要性、领先性和价值等方面得出最终获奖车型,最终获奖车型即“中国2005度车型”只有一款(SUV与轿车分别测评)。
4.所有参与测试、驾驶以及评选的评委组以及专家顾问组成员均与各汽车生产厂家无关。评选结果将在2004年底揭晓。
5.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参加最终评选的车型,将自动失去本次评选入围资格,由顾问评委组商议后由候选车型替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