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郁知非:这辈子能做成F1什么都舍得(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4日 18:07  外滩画报

图为上海国际赛车场副总经理郁知非

  郁知非:f1我操纵

    上海国际赛车场副总经理郁知非专访

  陈黑/特约撰稿 小武/摄

  2004年6月26日,在离第一次F1中国大奖赛开幕还有整整3个月的时候,上海国际赛车场第二次响起了引擎轰鸣声。这是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的第二站,第一站因为法拉利的到访祝贺,已经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这是上赛场之前F1的最后一次正式演练,一个经过精心准备的F1赛事,马上就要像奶油巧克力一样,在全世界面前散发出诱人的味道了!”成功的演练让“F1的中国推广人”、中国汽联副主席、上海国际赛车场副总经理郁知非兴奋不已,尽管忙得不可开交,他还是在赛车场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让F1登陆中国的初衷

  记者:当初怎么想到要引进F1?

  郁知非:在规划上海嘉定汽车城的时候,只是想到引进F1赛事作为聚敛人气的手段。后来发现,引进F1后,受益的其实不仅仅是上海。这从我们的口号更换上也能反映出来,原来是“与上海共飞驰”,后来改成“乘势而上演精彩”。现在随着F1的临近,大家应该也感觉到这项赛事对中国的宣传推广作用了。

  郁知非的F1情结

  记者:你什么时候喜欢上F1的?

  郁知非:老实说,以前在申花队做足球,对F1还真的不是很关注。但是,我知道它是一项非常成功的体育赛事。我对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体育项目一直很感兴趣,1997年在摩纳哥的宾馆里,我贴着玻璃窗看了一回F1,那时候就感觉F1像过节似的,非常热闹。

  记者:F1让你感觉给自己带来了快感?

  郁知非:是的。因为这是一个极富挑战的项目。我在做足球的时候,在国外走动过,还没怎么看到F1。最难忘的是2001年,我带球队到澳大利亚墨尔本,我去看赛车场准备赛事,尽管还没有观众,但是当时就被赛车场的气势所感染了。 我当时就想,为什么墨尔本这么小的城市这么有名,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它?三样东西:赛马、网球和F1。我当时还感慨过,我这辈子如果能做成F1,我什么都舍得,后来这话竟然实现了。我也跟你聊过,我现在有的时候会感觉很累,但是绝大部分的时间,我感觉我充满活力,这是F1的激情带给我的。

  F1,玩的就是心跳

  记者:抛开商业层面,就单纯的F1比赛来说,你喜欢吗?

  郁知非:还是蛮喜欢的,而且随着越来越了解,也就更喜欢了,没有兴趣,是很难投入进去的。

  记者:听说你曾经坐过赛车?什么感觉?

  郁知非:那是前年的事了。我去拜访德国纽博格林赛道时,赛场陪同人员问我,想不想坐坐赛车,亲身体验一下极速的感受,我很开心地答应了。我坐的是一辆时速240左右的房车,戴上头套、头盔,然后被保险带牢牢绑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我开始被那气氛搞得有点紧张了,有点喘不过气来。

  那个车手冲我竖了竖大拇指后,“轰”地一下,就开始飞车了。前几秒钟,我还睁着眼睛。后来,根本不敢看前面。我紧紧地抓住门上的扶手,肚子里翻江倒海,说不出的难受,整个人好像要被抛出去了!飞了三圈,车终于停了下来,他们说我脸都白了,那时我就感叹,赛车真是刺激,但做一个赛车手,也真的不容易,真危险。

  F1本质上是个PARTY

  记者:F1作为一项西方兴起的运动,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怎样让它得到东方人的垂青呢?

  郁知非:其实,现在东西方文化已经互补得很好了。再说,我们现在推广的一个概念就是,F1是一个PARTY,是一个节日,大家都可以在F1的名义下团聚、狂欢,这在中国也完全行得通。而且,中国重视家庭的,到时候全家一起来,不是很热闹吗?

  记者:你曾经说,你向F1掌门人伯尼他们建议过,要将F1娱乐化,他们也很赞同你的观点?

  郁知非:我们是一直想将赛车运动娱乐化的。你上次告诉我,全锦赛开幕式的那次,模特、明星、法拉利的跑车方阵,不是搞得很轰动吗?全锦赛第二站,我们又加进了“成龙慈善杯房车赛”作为压轴大戏,你想,当国际影视巨星成龙携带15位知名的女星出场时,赛场还能不再次沸腾?这些,都是F1文化的延伸,也包含在F1的文化之内,它应该是一个时尚的文化。

  F1,如何才能不亏

  记者:F1很著名的一点就是,大家都说它是最烧钱的一项运动。中国举办F1,从申办费用到建设赛车场,无疑也投入了很大的一笔资金吧?

  郁知非:申办费用是不太方便透露的,呵呵。赛车场的投资倒也不是什么秘密——项目规划用地5.3平方公里,其中占地2.5平方公里的一期赛车场区域总投资达到26.45亿元人民币。

  记者:听说加上后面的休闲娱乐的定位,上海赛车场前后投资加起来,估计要50多个亿?这么大的投入,能收回来吗?或者说,能有什么产出?你在足球圈的时候,号称“郁老大”,点子自然不少。

  郁知非:(笑)过奖了过奖了。就赛车场公司本身来讲,收入来自几个方面。一方面是门票,尽管上海站的门票整体水平全球最低,但是第一年我们出票15万,纯粹门票收入将达到3个亿。第二是F1在中国的电视转播权,这也是一笔收入,当然,具体数额是商业秘密(大笑)。

  另外一方面,我们不会只当场地出租者,我们会找其他的途径,创造一些机会,成为F1运动的铸就者。比如CCC(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的创办,另外,我们会利用一些资源做旅游,或者其他赛事,毕竟F1每年就三天时间,剩下的362天赛场一定不会闲置的。除了汽车城本身的需要,F1赛事将极大带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旅游、酒店及餐饮业的发展。像2000年马来西亚站大奖赛,就为马来西亚带来了2.63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中国第一代F1车手需要呵护

  记者:现在国内车手像程丛夫、江腾一、李英健等人,发展势头都不错,能不能评价一下他们?

  郁知非:程丛夫、江腾一和其他年轻车手都非常不容易,他们付出的心血是难以估算的。我们当初在向迈克拉伦车队推荐程丛夫时就说,程丛夫是一位非常有潜质的车手,经迈克拉伦车队的培养之后,一定有机会成为第一个中国的F1车手。在这方面,程会得到我们全力的支持。我们作为管理者,自然要对这样的车手尽可能地提供便利———中国的F1车手不是靠想象就能诞生的。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对于他们的发展前景,你怎么看待?

  郁知非:中国的F1元年已经来到,中国概念已经在F1车坛开始风行了。各支车队为了吸引中国各方的眼球,肯定会培养本土明星车手。这是他们的大好机会,我们也会尽我们的力量支持他们,大家都希望看到中国的F1车手早日出现嘛。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