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自达6追尾后的无尽烦恼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 11:03  汽车007周刊

  去年6月7日,施先生购买了一辆马自达6,当时车价为27万元。原本应该享受驾驶乐趣的他万万没有料到,这辆车在今后的日子里给他的生活带来的却是无穷的烦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施先生拿出这一年来所收集的车辆维修资料,讲述了他一年来为车奔波的辛酸和烦恼。

  追尾事故成为导火线

  新车购进仅仅一个多月,一场追尾事故拉开了漫漫索赔路的序幕。那天,施先生驾车在高架上行驶,不料急刹车后被一辆出租车追尾撞到,汽车尾部完全变形毁坏,事故发生后,施先生立即找来当时购车的经销商(上海某著名汽车4S店)方面的工作人员,希望能得到一个车辆维修所需费用的大致报价,以便与保险公司方面达成赔偿协议。

  但4S店的工作人员在查看了事故车辆之后并没有当场给予答复,施先生原以为他们是回公司做进一步的核准与评估,可是直到第二天仍旧没有等到他们给予的答复。如此一来,交警事故处理处的车评组就无法对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核准,保险公司也无法进行及时的理赔。施先生焦急的拨通了经销商的电话,得到的回复是必须将车拖至4S店里进行检查评估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

  无奈之下,施先生打电话给经销商方面的负责人,幸好这位负责人的服务态度还是比较尽责的,在他的安排下,工作人员花费了两个半小时查看车体并进行维修评估,最终给出的价格是12万元。而这样的高价维修使得保险公司、车评组和4S店三方面无法达成统一的解决问题的协议。当时正值上海的高温天气,急于解决问题的施先生便要求经销商方面实事求是给出合理的报价,经过协调,在第三天经销商又给出了10万元的报价。而施先生与经销商个别谈话中得知,这样的事故修理费用只需6万元就可以了。有了这个估价垫底,他就以6万元的标准要求保险公司理赔。但就在双方即将确定6万元的赔款数额时,经销商方面又再次提出异议:6万元的定价只是维修的材料费而不包括人工费。又是一番妥协让步,施先生才从经销商处拿到了7万元的报价单。本以为这次可以把问题解决了,然而经销商又一次推卸责任,表示将不再过问此案。

  四天,四种不同的报价已经让施先生头疼不已,到头来经销商还不认账,这可把他气坏了,于是再次向经销商的总负责人投诉,结果得到的报价还是12万元。似乎是一个可笑的轮回,施先生被耍得团团转,又无法向保险公司交代,处境十分的尴尬。

  此前,事故刚发生时,另一家4S店(由由丰田汽车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曾经向施先生表示,希望他能将车放到由由店进行维修,当时施先生谢绝了。现在,施先生对那家几次三番失去诚信的所谓4S店已经是毫无信心可言,想想先把车修好要紧,就将维修的任务委托给了由由店处理。最后,由由店用7万元完成了这项维修任务。

  但事情并没有因此告一段落,恰恰相反,这正是主要问题的开端。由于由由店是丰田车的专卖和特约维修店,因此,并没有全套的马自达6的维修配件。而施先生的车又急需更换座位和排气管的尾骨,前一家经销商又不让他们查询相关的配件编号,所以最后只能从香港进口两个座位和两个排气管的尾骨安装上去。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对原车的改装,为今后的纷争埋下了伏笔。

  四万八大修无法上高速

  2003年12月31日,车辆再次出现严重问题,被拖至先前那家4S店进行大修,检查结果表示,汽车的发动机第四缸的连杆断裂,连杆大瓦与曲轴大瓦都被烧毁。这一次,这家曾经令他失去信心的经销商以“改装汽车无法索赔”的理由拒绝了施先生的索赔要求。这个理由应该说是符合规定的,不过施先生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经销商在当初售车时就应该对他讲明“改装汽车是不能索赔”的,但直到第一次5000公里保养时,经销商才将相应的索赔说明书送到他手中,这样的做法是不合理的。另外,经销商认为,施先生没有给车辆使用他们店中的机油,火花塞也更换过,所以导致了此次车辆的重大损坏。施先生觉得他用的机油是600多元的高档油,质量绝对比经销商提供的几十元的机油质量过硬,这不该成为车辆损坏的最终原因。不过他还是希望息事宁人,不想再兜兜转转耗费精力,于是支付了所有的大修费用共4万8千多元。

  大修之后,汽车的毛病也是接连不断,施先生再次找到经销商处讨个说法。这次,他是有备而来,因为大修之后他对汽车没有任何的改动,包括机油也是使用了指定的品种。他想知道经销商到底还有什么说法。结果经销商以他儿子驾车速度经常超过120公里/小时为由,认定是他使用不当造成事故。而说明书上明明提到该车的最高时速是220码。于是在多方努力下,施先生找来了汽车生产厂家的负责人,厂方在验车之后居然提醒他不要开车上高速,不要开到外省。这真让施先生哭笑不得,想想花了30多万的车,居然只能在上海转悠,这不是和摆设差不多吗?

  在施先生的不断催促下,厂方请来了一位日本专家,对此车进行全面的检查。说了一堆大道理之后,主要的意思就是两点:一是他保证马自达6的质量是非常好的,并且其配件也是经过严格检验的,不会出大问题;二是车辆改装之后就无法分析出真正的事故原因。

  对于这两个论断,施先生也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一是马自达6的质量好,是否能保证就十全十美、万无一失了呢?如果不能保证,那他的车就是一个次品的特例;二如果说改装车无法分析事故,那么可以用原厂车来进行实验,如果有同样的问题出现,那就说明是原厂车的质量不过关,而与改装无关。厂方对此也并没有反驳。

  于是,施先生提出自费4万元对车进行复原,也就是将原本所谓改装过的部件全部都换成原配部件,再进行测试,事先与厂方达成协议,如果测试结果说明与改装无关,厂方就必须进行全额赔付,相反,则施先生自己承担费用。试车的结果让施先生更加挺直了腰板,只是厂方坚持只赔付车辆复原后的维修费用,对第一次的事故仍旧不能妥善解决。一直拖到2004年5月1日之后还是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思。

  施先生苦笑道,自己是“下岗工人”,有的是时间和厂方就此问题进行周旋,并且他坚定了信心要周旋到底。虽然很多人都劝他放弃,要他知道这是中国的国情,但施先生觉得,中国的国情也不能是对厂家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情不闻不问,他就非要为自己讨回个公道不可。

  花去20万仍无满意结果

  前两次的索赔遇到巨大阻力之后,施先生醒悟到,只有靠自己来查清楚事故的最终原由。于是,他再次自费几万元对汽车进行了技术改装。凭着自己多年来的驾驶经验,他认为可能是车辆的供油系统出现问题,于是在车上安装了油压表、油温表等各种检测设备,然后进行各种路段测试。他发现,车辆在正常怠速时的油泵工作正常,而一但在急转弯时,油压急剧下降。原因就在于,在高速急转弯时油会起飘,吸油管无法吸到汽油导致发动机烧毁。这一次的事故,应该说是施先生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故意制造的。

  开始,厂方并不承认这个私人的测试结果,但当他们也将车放到跑道上测试的时候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事实胜于雄辩,厂方决定将这辆车作为特例处理。可这次同样是光打雷不下雨,负责人一去无踪影,“等待”与“催促”又成了施先生惟一能做的事情。

  今年8月初,施先生接到通知,马自达6由于油箱与排气管过近,可能引发排气管熔洞的问题被召回,他的车在加装了一块隔热板后就被告知可以正常使用了。这时候,施先生开始关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实施。10月1日在即,如果厂方还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的话,他决定拿起法律的武器,与有关方面对簿公堂,讨回自己的权益。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还没有熬到10月1日,这辆车在9月7日,再次因为同样的油泵问题导致发动机烧毁,这一次他又花费了5.5万元进行大修。记者给施先生算了一笔账,前前后后,他花在这辆车上的检测费与维修费总共将近20万元,都可以买辆新车了。叫谁谁都不愿意打落了牙齿往肚子里咽,施先生还在为车继续努力着,我们也将继续关注此案的最终处理结果,希望能令人满意。

  截稿前,施先生告知记者一个最新消息,一汽马自达同意赔给他一个新的发动机,具体事宜还在进行中。本报将跟踪报道此事件的发展。

  本报记者 郑嬿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友新闻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