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20万辆轿车下线 奇瑞--“汽车中国造”的希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2日 09:30  青年时讯

  一直以来,“汽车中国造”是一个尴尬的词汇。沸腾的汽车产业衍生了汽车产销量的高速增长,但在一系列合资重组的背后,我们的汽车工业却是他人之天下,从KD组装到技术空心化,从合资品牌的无孔不入到自主品牌的羸弱不济。一度,悲观的语调认为,我们已经失去了“韩国模式”的发展土壤,中国不过是又一个巴西。

  备受业界瞩目的奇瑞在2004年开始重塑形象。20万辆是一个新的起点,这个起点与其背后的生产、研发能力让我们看到了汽车中国造的希望……

  Opperman,65岁,德国人,是奇瑞总装车间的技术负责人,曾在德国大众工作了39年,并且在一汽大众的3年中,与奇瑞现任董事长尹同耀是搭档。4月15日,在奇瑞累计20万辆轿车暨东方之子MT2.0下线仪式上,记者在人群中找到了他,他说,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的时候他就已经在芜湖了。他告诉记者,自己曾在大众世界各地的工厂里工作过,奇瑞的发展速度太快了。

  新上任的奇瑞董事长尹同耀是技术出身,曾在一汽大众工作了12年半,是奇瑞汽车的创始人之一。他告诉记者:“从1万到10万,我们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从10万到20万,我们用了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他说,“我们争取在3~4年的时间里让奇瑞的累计产量达到100万辆。”

  从1999年12月18日的首辆奇瑞轿车下线到今天,4年多的时间,奇瑞以爆冷式的速度改写了汽车中国造的发展纪录。到目前,摆在奇瑞面前的首要任务是重塑品质形象,尹同耀说:“我们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就是我们不满意的产品不出去,所以请大家看一看我们后面做的产品怎么样。”

  20万辆的累计生产量给奇瑞带来了一个新的支点,奇瑞在市场博弈中有了足够的话语权;与此同时,20万辆也是一个起点,“黑马亟待变白”的奇瑞急需要一个更稳健、更成熟的形象。颠覆造车神话

  尹同耀对记者说:“野心和雄心的英文词都是一样的。我们教育我们的员工要从中国这一代人开始腰杆子挺直一些,教育新来的大学生时,我们先送他们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看一下,想一想,然后再谈。”

  当选过一汽“十大杰出青年”的尹同耀到芜湖的时候,计划中的厂区是一片长满荒草的空地。正是在这片荒地上,奇瑞开始了自己的造车梦。1999年12月18日,首辆奇瑞轿车下线的时候,还在大规模建设中的奇瑞给外界的除了新奇之外,更多的是疑虑,没有设备、技术基础,也缺乏足够的人才,在已经开始的汽车“大跃进”进程中,奇能否像其名字一样,给世人一个奇迹。

  2001年6月16日,奇瑞万辆轿车下线,四大工艺齐备的奇瑞厂区给人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00年的销量不过2000多辆,到2001年的生产3万辆,销售2.8万辆,实现销售额30亿元,奇瑞被业界称为“黑马”。

  2002年,奇瑞凭借单一车型当年销售5万辆,成功跻身于国产轿车八强之列。2003年,在5万辆的基础上,奇瑞一口气推出了旗云QQ、东方之子三款车型。3月1日,第10万辆奇瑞轿车下线,当年销售轿车90367辆。

  2004年4月15日,奇瑞第20万辆轿车下线。也许是厂家特意安排,第20万辆轿车恰巧是一辆新款东方之子MT2.0。从奇瑞风云、旗云、QQ到东方之子,短短4年的时间,奇瑞依靠自己的力量推出了3大平台,4个品牌。从低端的风云系列到中高端的东方之子,奇瑞在努力向业界传递一个信号,奇瑞不甘心在低端市场徘徊,不愿意给自己画地为牢,而是要在更大的市场空间里展示自己。

  一直以来,“汽车中国造”是一个尴尬的词汇。沸腾的汽车产业衍生了汽车产销量的高速增长,但在一系列合资重组的背后,我们的汽车工业却是他人之天下,从KD组装到技术空心化,从合资品牌的无孔不入到自主品牌的羸弱不济。一度,悲观的语调认为,我们已经失去了“韩国模式”的发展土壤,中国不过是又一个巴西。

  奇瑞的快跑,颠覆了跨国汽车巨头一直宣扬的所谓造车神话。产品的背后

  去年上海车展期间,记者曾采访德国大众进口业务中国总经理韩尼克,问及对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的看法时,韩尼克的观点是不看好。用他的话说,德国大众有最好的技术,而小企业的技术瓶颈不是几年、几十年能够突破的。针对业界对奇瑞研发能力的质疑,奇瑞用最短的时间形成了国内几大汽车企业至今没有的研发能力。

  2003年,奇瑞成立了汽车工程研究院,形成了一支由国内外专家、知名院校的硕士、博士领衔的500人规模的科研队伍。在自主研发能力的基础上,奇瑞相继推出了QQ、东方之子、旗云3款新车。尹同耀告诉记者,单单在发动机方面,奇瑞将在国内创造十几个第一,如中国的第一个双VVT发动机,今年将在奇瑞公司诞生。TDI增压的发动机可能也是国内第一个。另外还有1.9升的全铝双涡轮轴的柴油机面市,还有中国第一个满足欧洲四号排放的V型发动机,明年上半年要面市。

  尹同耀说:“汽车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了,技术基本发展到头了,基本5~10年才会有一个大的项目发明出来。很多汽车技术是非常传统的技术。我想在这方面,我们完全有条件利用我们的市场优势、成本优势,外国人做到的东西为什么我们做不到?”

  与紧锣密鼓的研发相对应的,奇瑞的生产设备也不可同日而语。占地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涂装二车间已经投入使用,其生产线由德国DURR公司整体进口并承建。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金弋波告诉记者,这条生产线是继宝马、大众和奥迪等之后的世界第五条最先进的生产线。

  短短4年时间,奇瑞已经构建起35万辆的产能。一期80万平方米工程完工之后,二期工程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已于去年3月竣工并投入生产。奇瑞公司的一位高层告诉记者,二期工程股东投资的25亿元其实并没有动,支出的费用是奇瑞滚动经营的资金。股东投入的25亿元现在还在银行里,这是奇瑞后续发展的动力。

  尹同耀说,今年除了0.8LQQ、搭载CVT的旗云、东方之子2.0MT之外,后面还有一款东方之子V6和SUV投放市场;年底现代化的第二发动机厂将建成投产,可满足欧洲四号排放标准的各种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也将不断推向市场。尹说:“奇瑞四级工程正在开工建设,它将承载着奇瑞更高、更大的希望和梦想。”希望有多大?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Opperman用“中国特色”来形容奇瑞的发展。与华晨、吉利等其他自主品牌相比,奇瑞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个性。主要管理、技术人才来自一汽,核心研发人员来自东风,又挂靠上汽集团,虽然同样出身“草莽”,但相对正规化的运作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潜力。

  正因为这样一个基础,奇瑞现有产品的品质形象着实让人着急。Opperman用“发展太快了”来表达自己的赞许和担忧。他告诉记者,产品品质的不尽如人意一个原因是管理上的漏洞。新车型推的太快,零配件供应匹配变得复杂。Opperman用“扯皮”来形容自己的不满,“总装线上不合格的零部件,责任层层推下去,最后就推到供货商那里去了,影响了工作效率”。

  涂装车间的一位技术人员对记者说,奇瑞现在已经有8000多名员工了,大多数的一线工人都是刚从技术学校毕业来的,很多都不到20岁,要变成了一个熟练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另外,企业在急速的膨胀,每个环节都缺人,人才是个大难题。

  也正是源于此,奇瑞在市场上拼命扩张的同时,产品品质的急待完善已经迫在眉睫。尹同耀说:“最近我下了一个死命令,以最快的速度把车的内饰再上升一个档次,细微之处也要跟竞争对手去比。”尹说,“发动机那么复杂的东西我们都做好了,我们对于内在的精细度还做不好吗?我们能做好。”

  第20万辆轿车下线的仪式上,记者注意到,奇瑞高层谈论最多的是品质和服务的改进。尹同耀说:“现在最大的困难是要得到大家的理解,中国人要相信中国人。”

  一直以来,安徽芜湖以诞生了“傻子瓜子”和明星赵薇引以为荣。今天,奇瑞正成为这个城市新的希望,如果既定的目标能够实现,奇瑞也将是中国车业的希望……

  本报记者武卫强/文

奇瑞风云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