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丰田在中国力图后来居上 7年产量要增20倍(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4日 11:22  北京现代商报

  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领先者,一位大众汽车公司高层私下这样说,在中国市场,短期内大众的对手是通用汽车,但从长远看,丰田才是最令他们坐立不安的。问题是,这个“长远”有多远?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专务董事丰田章男上月下旬在北京出席完花冠轿车的上市仪式后,马不停蹄地又来到广州,参加丰田与广汽出资22亿元建立的“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成立仪式,这个发动机厂将为将来国产的佳美轿车配套。

  作为丰田在中国事务的负责人,丰田章男在中国的时间越来越长。因为,按照丰田董事会的决议,到2010年,丰田要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10%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这家刚刚压倒福特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企业的公司,将要在中国与大众、通用等“先进入者”一争高下。

外资品牌中国汽车市场份额

  丰田在中国7年产量要增20倍

  丰田其实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汽车公司之一,只不过,当时丰田主要在中国以销售进口车为主。但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扩大,丰田在中国也由“有路就有丰田车”,发展到了要“更远、更自由”。并且,在2002年,明确提出了要在2010年占据中国汽车市场10%的目标。

  丰田的10%是这样计算出来的:根据预计,到2010年,中国汽车每年产量为1000万辆,而丰田要生产100万辆。这个要求并不算低!要知道,去年,丰田在中国的产量只有5万辆,这意味,丰田想在短短7年里,产量要增长20倍!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从2001年起,在中国市场一向保守的丰田汽车开始从新整合资源,先是促成一汽兼并天汽和四川汽车,实现将原来的天津丰田和四川丰田整合到“一汽丰田”的大框架之下,然后又瞄准了广州汽车,密谋甩开一汽,与广汽单独成立合资公司,生产在全球最受欢迎的佳美轿车。

  2002年,丰田推出在中国的第一款轿车——威驰轿车,2003年在中国热卖了5万辆。丰田又于去年推出了霸道陆地巡洋舰两款越野车和特锐SUV。尽管,后来因为两款越野车的广告被网友指责为有轻视国人之嫌,而闹出了丰田广告事件,但是霸道和陆地巡洋舰的销售情况却一直不错。

  今年2月23日,丰田的当家小生——花冠轿车又在北京正式上市,价格17-21万,预计今年生产5万辆。而明年,皇冠、佳美等车型也将在中国生产,这表明,丰田在最近3年里,至少会在中国推出7款新车。

  业内人士认为,以目前丰田的势头来看,凭借着其宽系列的车型,要在中国实现10%的市场份额应该问题不大。到2005年,丰田的车型将包括11万到30万的轿车领域,以及48-70万的越野车领域,和11-15万的紧凑型SUV、30-50万的中型客车柯斯达。如此多的车型,是其他国内合资汽车企业中很少看到的。

  大众、通用、丰田未来三足鼎立

  不过,丰田要想实现10%的目标,在自己推出新品的同时,也要看看其他汽车企业的“脸色”。

  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明显占据优势的是大众和通用,另外还有本田、福特、现代等暗自较力。其中,本田由于车型相对单一,不可能在整个的汽车市场中占具较高的份额,现代虽然想借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机,在中国做到100万辆的规模,但是,其综合实力难以与丰田抗衡。福特的实力到是够强,但由于其发展策略较为保守,更倾向于在中国CKD生产,或者进口整车,本土化进程不快,发展脉络也不够清晰,在短时间内,尚难与丰田抗衡。因此,真正摆在丰田面前的,只有大众和通用。

  在过去的20年里,大众应该是在中国笑得最甜的汽车企业了。凭借着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两大合资厂的优良业绩,德国人去年在中国赚了个杯满钵盈,产量达到了近70万辆,同比增长36%。虽然低于整个轿车83.25%的增长率,轿车市场份额也由2002年的46.6%下降到2003年的34.6%,但是,对于大众汽车,中国已成为其不折不扣的、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为此,大众高层表示,要到2008年在中国实现年产200万辆!

  通用虽然没有大众的市场份额高,但是,近两年来,通用增速飞快。特别是,通用与上汽集团结成“战略伙伴”,一起联手收购了上汽五菱通用、烟台大宇、金杯通用。在过去5年里,仅别克品牌,在中国就生产销售了45万辆。势头之猛,直逼大众。通用汽车公司CEO瓦格纳更是放言称,大众并不是通用的对手,在研发能力上,大众比通用落后了30年

  尽管如此,丰田还是个令所有汽车企业都忌惮的汽车公司。通用、大众、本田等许多在中国已经站住了脚跟的企业,提起丰田来,还是非常慎重的。大众的高层就曾透露说,大众今后在中国最大的对手不是通用,而是丰田;本田的高层更是表示,丰田是日本的老大,与丰田比,本田是小小的。

  业内人士认为,与大众和通用相比,后来的丰田一时还难以与之抗衡。但是,以丰田在欧洲、北美的成功经验来看,丰田在弱势市场上,有后来居上的先例。因此,从长远来看,大众、通用、丰田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将是三足鼎立的局面。

  丰田的蜗牛战略

  业内对丰田的信心,显然是来自其最近几年的在全球的快速发展。2002年,丰田在全球的赢利超过了100亿美元,而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美国通用则只有10多亿美元。2003年,丰田更是以678万辆的产量,超过了美国福特,而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公司。

  “丰田的成功,很大得意于其在北美市场的成功”,一位参观过丰田本部的业内人士说,“由于丰田公司比较保守,在新兴市场往往介入较慢,但它对于新市场有种超常的开拓能力”。

  丰田的这套厚积薄发的、谨慎策略被人称为“蜗牛战略”,其与通用、大众这些动辄投资十余亿美元的欧美企业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要知道,直到2002年,天津丰田的投资额也才只有9800万美元。丰田公司也因投资少而被媒体指责为,并不想真正在中国投入。

  “丰田的这种蜗牛企业文化是与其公司前身有关的”,一位参观过丰田本部的业内人士说,“由于丰田是从生产织布机的乡镇小企业起家的,因此,其形成了保守、平稳、慎重的企业文化。”

  让丰田有信心后来居上的是其在生产成本控制、销售、车型等三方面的优势。

  丰田在汽车业内最有名的是,其开创的精益生产模式。由于有了这套生产管理办法,丰田的生产过程要比通用等精细得多,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一位曾经参观过大众、通用、丰田三个生产线的记者介绍说,三家公司中,丰田的生产效率是最高的。

  丰田先进的生产管理,使得丰田汽车在价格上要比欧美车型更具有优势。特别在中国,丰田车省油、经济的品牌已经深入人心,车型外观、内饰也比较符合中国人观点。

  在销售上,丰田更是个绝对的行家。在日本,有“销售的丰田”之称。为了进军中国,丰田曾对中国市场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丰田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了解,可能超过了中国人自己对中国汽车的了解”,业内人士说。

  另外,由于日本离中国近,零部件运输也方便。同时,也有利于丰田把中国作为其零部件生产的基地。

  隐忧给丰田在中国增加变数

  与丰田优势相比,丰田在中国也同样存在着隐忧,这给想要后来居上的丰田在中国的发展增添了许多变数。

  首先是,在大众、通用、本田等企业夹缝中生存,丰田的压力不小。例如,最近,一段时间,许多消费者就对花冠、威驰等车定价表示异议,认为价格过高。而先于丰田花冠推出的大众宝来、通用凯越等车型早已站稳了市场。

  其次是,丰田的投资还是略显保守,市场反应也比较迟缓。2003年,大众宣布要在中国增资60亿欧元,与大众相比,丰田在中国还是小打小闹。

  再有,丰田在中国的产业布局比较乱,目前,有天津、长春、成都、广州等几个生产基地,不利于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另外,中日之间非经济摩擦也给丰田增添了变数。例如丰田霸道广告事件,就让丰田在中国的信誉遭到了广泛抨击;而2001年由于中日贸易摩擦,也让丰田等日本车进口关税大幅上升。一位汽车经销商就说过,其不愿卖日本车,就是觉得非经济方面的因素太多。

  丰田能否后来居上

  尽管丰田增速很快,但要在量上超过大众和通用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在短时间内,在中国,丰田还不可能超过大众和通用”,北京汽车工业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说,“目前,大众在中国的位置非常稳固。”

  这与丰田介入中国的时机和力度有很大关系。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中国投资建厂的德国大众经过了20多年的历练,在中国已经有了很大的保有量,产品品牌和质量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同时,大众在中国也有了最有实力的两个合作伙伴——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同时,按照计划,到2008年,大众在中国的年产量就要达到200万辆,这样的数字是非常惊人的,也是丰田在几年内所难以达到的。

  通用在中国的历史虽然没有大众长,但是,其比起丰田来,在投入规模,合作伙伴选择上,技术研发、政府关系以及整体发展策略上,也有许多优势。目前,上海通用已经成为国内增长最快的汽车企业之一,并被汽车业内普遍认为是“最善于营销”的汽车企业。

  对于此,丰田也有自己的看法。丰田高层就曾表示,目前,通用和大众都是刚刚正式介入中国汽车的丰田公司所难以比拟的,但是,丰田也并不惧怕哪个竞争对手。

  业内人士认为,丰田在中国的发展非常有前景,但目前就说其能够赶超大众、通用尚为时过早“在最近10年,丰田在中国还难以在产量上超过大众和通用”。(商报记者 李瀛)

  

四大汽车厂商在华现有产品布局 (制表 李瀛)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